第804章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两天之后。
    钦天监和卜筮官,就给出了回复。
    钦天监说此纪年法,有利法统,关乎传承,利在千秋万代。
    卜筮官则说此事大吉。
    既然如此。
    那就由钦天监等相关官员,正式制定纪年方案。
    同时在翰林、朝中儒臣中选人,增注史书,目的是把时间线梳理清楚。
    在陆知白去幼儿园讲了故事之后,朱元璋召他过来。
    老朱笑盈盈的夸赞道:
    “知咱者,驸马也~”
    陆知白笑道:
    “父皇过奖啦,这件事的主要功劳,还是在于皇孙。是他有一双慧眼,又勤于思考,发现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笑说:
    “咱心里有数。”
    说着,又想起一事,道:
    “对了,咱听说京杭运河已经快疏通好了。
    此番,你也算是有监督之功。咱,赐你衣四袭,玉如意一双。”
    陆知白赶紧笑着谢恩。
    虽说不缺这些东西了,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朱元璋眯起眼睛,望着外面蓬勃的绿色树木,悠悠道:
    “殿试到现在,也有半个月了。咱思来想去,朝中缺人,现在就不挑庶吉士了。
    倒是会试中落榜的那些,叫礼部再组织一次‘廷试’,还可以再筛一筛……”
    陆知白只点头,还没弄明白,朱元璋与他说这些是什么意图。
    顿了一顿,朱元璋便望着他,说到了正题:
    “这一次科举,又取中了四五百人,算是暂时缓解了用人之缺。
    但也不能指望他们刚放下书本,就能处理政务。所以指派到各部观政。”
    观政,就是明朝的实习制度。
    朱元璋接着说:
    “至于一甲的那三人,按照往常惯例,应该去翰林院那样的清贵地方。
    可是咱对他们的期望,不止于此。咱希望他们既会读书作文,又能做事……”
    陆知白仍然点头称是。
    朱元璋终于说道:
    “所以,一甲的这三个人也要去各部观政,不过……
    那个榜眼,上书提出,想要去栖霞……”
    陆知白略作回想:“是练子宁?”
    朱元璋颔首道:
    “不错。咱记得,他对经济颇有心得。
    但文里很多地方,俨然就是脱胎于栖霞之政……他对你倒是颇为崇敬。”
    陆知白露出无奈的笑容,说:
    “他最敬重的,肯定是陛下。
    至于儿臣,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
    “你莫慌,栖霞的诸多新政,虽然与别地不同,但达到了咱想要的效果,就是比其他地儿好。
    至于练子宁……咱记得,此前也有一个国子监的学生,随你观政学习?”
    陆知白点点头说:
    “不错,那个叫赵致远。之前儿臣出了一套行测卷子,他在国子监五百人中,得分最高。
    只是后来儿臣不在户部,他便也去了栖霞……”
    陆知白飞快想了一想,补充说:
    “赵致远算学颇佳,也很会记账、对账,心思也细。”
    朱元璋点点头,沉吟片刻,道:
    “栖霞总不至于比咱还缺人手。
    咱觉着,赵致远也学了一年有余,可以出来做事了。
    就让练子宁去栖霞观政。赵致远嘛……”
    朱元璋沉吟起来。
    陆知白思索片刻,提议道:
    “儿臣以为,此子虽然适合户部……但现在大明日渐繁荣,以后各种税收账目会越来越多,这也对监察御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如,就让赵致远,协同户部官员,对监察御史进行培训,传授他们记账对账的经验,也好使他们担好‘财务审计’之职。”
    “审计……”朱元璋眯着眼睛思索。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之后,朝廷的官制就进行了大改革。
    御史台改成都察院,设置了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地方。
    审计这个细分职责,当时陆知白也提过。朱元璋也赞同。
    但是现在,他对审计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朱元璋道:
    “你言之有理。监察御史可不容易,除了性格品行要正直耿介,还得有手段有本事……”
    朱元璋又思索了一番,点头说:
    “就让赵致远去教授监察御史做账。再从户部点派几个老手……先就这么着吧。”
    听他的意思,以后还会有变化。
    陆知白与老朱谈妥了此事,心底也是稍松了一口气。
    现在,郭桓那个“隐形炸弹”还在户部呢。
    赵致远虽然不是陆知白的门生,但也算半个学生了,暂时还是不要往户部塞。
    或许不会被牵连到,但是如果郭桓案爆发,也会影响心情啊,提心吊胆的……
    第二天,练子宁就来找他报到了。
    这家伙彬彬有礼的,深深鞠了一躬。
    陆知白笑容满面地接待他。
    勉励了一通。然后……
    就把他扔给夏原吉管教了。
    夏原吉真是妥妥的大师兄,在一众师兄弟的心中,地位无人能及。
    ……
    四月初五。
    出征辽东的捷报,到了。
    原本的历史中,这一次打了挺久,要八月份才能班师回朝。
    但是现在,明军的装备何其恐怖。
    当见识过地雷、火枪齐射、大炮等等之后。
    纳哈出及其部下根本就没像历史中那般犹豫,直接就同意了投降。
    然而,即便如此。
    和捷报几乎同时抵达京城的,仍然有冯胜对自家女婿常茂的抱怨奏疏……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774/66271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