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青粟米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一位大儒,去做县令?
修到大儒境界,若入官场,起码是从五品起步。
小小的七品县令,实在是大材小用。
杨子义有些愣神。
宋濂目光扫过,点点头道:“韩啸说的不无道理,我等虽修了一身玄黄气,却并未为百姓做多少事情。外放州县,亲历百姓疾苦也是好事。”
说着,他看向韩啸道:“你放心,此事我会禀告郡守,并且上告皇城书院,让那边立下规矩,所有大儒,须为任一方后,方可执教书院。”
“老师体察百姓,此必是万世功德。”韩啸轻轻拍了个马屁。
的确,此事若是定了规矩,这功德,怕是海量。
宋濂此时也是方才想起这一点,一时间,老脸有些涨红。
一来,若有如此功德,他更进一步的可能大了不少,二来,这功德,本该是自己弟子的。
韩啸似乎窥破宋濂心思,一躬身道:“老师放心,若是能凭此功德有所突破,弟子也能跟着沾光,宗师弟子,便是皇城也能横行。”
这倒是不假。
如果宋濂突破到儒道宗师,那定会入皇城书院。
那是,韩啸就算去皇城,也有后台了。
不过在宋濂看来,这完全是宽慰他的话。
这弟子,真是为自己着想。
“呵呵,好,那我便去写条陈。”他呵呵一笑,然后道:“你自去读书,我这有一份书院的课程目录,你可自行安排,每日晨昏来此处,我要考校。”
“弟子明白。”接过宋濂递过的目录,韩啸一躬身,转身离去。
“哎,院长收了个好弟子啊……”看着离去的韩啸,杨子义有些颓然的开口。
“哼,才来一日便将子义兄给弄走,也不知三个月,会不会给我这书院拆了。”宋濂话虽这么说,脸上神情分明是得意。
弄走一个大儒,又新晋一个,书院其实不亏。
“不过他说的不无道理,子义兄你去河远走一遭,说不定就是一场机缘。”宋濂转首郑重的看向杨子义。
杨子义点点头,目中露出沉思之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去做一任县令也不错。
韩啸一边走一边翻看课程目录,刚走过后院的小径,便见沈真昌立在道旁,向着他一躬到地。
林筱儿眉头一皱,就要上前。
这家伙昨日就是这般拦道的。
韩啸伸手将林筱儿拦住,然后一拱手道:“沈师兄,不知何故在此。”
“韩兄见谅,沈某之前枉做小人。”沈真昌再次躬身,然后低声道:“家父就在城外富人家赶车。”
原来如此。
韩啸看着沈真昌一脸赤诚模样,不禁点头。
之前沈真昌不忿自己入书院,那是觉得自己抢了他们贫寒子弟的机会。
但刚才听到自己在偏厅与车马夫同席,并且说无尊卑之分时,已是醒悟过来。
“沈师兄,出身如何,决定的是起点,却绝不是终点。我辈有机会入书院,习儒道,当百般努力,方不辜负此身啊……”
韩啸伸手轻轻扶起沈真昌,语重心长的开口。
这话语,像极了一位大儒。
“真昌受教。”沈真昌忙再次躬身。
韩啸眼珠一转,开口道:“沈师兄,我初来书院,对这些课程还不够了解,不知可能请沈师兄帮我引路?”
沈真昌是书院中寒门子弟的代表人物,得到他的亲近,以后在书院中行事就方便多了。
听到韩啸的话,沈真昌微微一愣,沉吟片刻,拱手道:“固所愿也,请——”
韩啸轻轻一笑道:“请——”
等他们离去,周公子从树丛中窜出来。
“乖乖,这家伙不是一般的厉害啊……”看着韩啸的背影,他轻声嘀咕着。
连沈真昌这等人都能收服,实在了得。
韩啸上午先去的学堂是教授先贤文集的,不少治世语录、先贤圣言早掩没在历史长河,他在后世根本没有听说过。
此时再重温,顿时觉得受益匪浅,听得津津有味,等下学时,还颇为可惜。
这一幕让讲授此课的教习连连点头。
午间,当韩啸与沈真昌一起去饭堂时,立时一片哗然。
一个连拿五份荐书的世家子,竟然来饭堂吃饭。
那些世家子,哪个不是吃的家中带来的美酒佳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韩啸竟然是与沈真昌同席。
昨日可是沈师兄将这位阻在书院门外的啊!
若说沈师兄是那种屈于权势之人,书院中的众弟子是不会信的。
再看此时两人同席模样,分明是这世家子折节下交,曲意奉承。
说实话,若不是那些世家子自视尊贵,不与寒门交往,谁也不会真的与他们过不去。
现在韩啸在饭堂中与沈真昌聊的火热,其他人也是颇为羡慕。
“沈兄,这青粟,产量如何?”看着盘中那大半碗青色的粟米,韩啸看向沈真昌。
这米味道有些苦涩,入口坚硬,与那软糯的香米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修到大儒境界,若入官场,起码是从五品起步。
小小的七品县令,实在是大材小用。
杨子义有些愣神。
宋濂目光扫过,点点头道:“韩啸说的不无道理,我等虽修了一身玄黄气,却并未为百姓做多少事情。外放州县,亲历百姓疾苦也是好事。”
说着,他看向韩啸道:“你放心,此事我会禀告郡守,并且上告皇城书院,让那边立下规矩,所有大儒,须为任一方后,方可执教书院。”
“老师体察百姓,此必是万世功德。”韩啸轻轻拍了个马屁。
的确,此事若是定了规矩,这功德,怕是海量。
宋濂此时也是方才想起这一点,一时间,老脸有些涨红。
一来,若有如此功德,他更进一步的可能大了不少,二来,这功德,本该是自己弟子的。
韩啸似乎窥破宋濂心思,一躬身道:“老师放心,若是能凭此功德有所突破,弟子也能跟着沾光,宗师弟子,便是皇城也能横行。”
这倒是不假。
如果宋濂突破到儒道宗师,那定会入皇城书院。
那是,韩啸就算去皇城,也有后台了。
不过在宋濂看来,这完全是宽慰他的话。
这弟子,真是为自己着想。
“呵呵,好,那我便去写条陈。”他呵呵一笑,然后道:“你自去读书,我这有一份书院的课程目录,你可自行安排,每日晨昏来此处,我要考校。”
“弟子明白。”接过宋濂递过的目录,韩啸一躬身,转身离去。
“哎,院长收了个好弟子啊……”看着离去的韩啸,杨子义有些颓然的开口。
“哼,才来一日便将子义兄给弄走,也不知三个月,会不会给我这书院拆了。”宋濂话虽这么说,脸上神情分明是得意。
弄走一个大儒,又新晋一个,书院其实不亏。
“不过他说的不无道理,子义兄你去河远走一遭,说不定就是一场机缘。”宋濂转首郑重的看向杨子义。
杨子义点点头,目中露出沉思之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去做一任县令也不错。
韩啸一边走一边翻看课程目录,刚走过后院的小径,便见沈真昌立在道旁,向着他一躬到地。
林筱儿眉头一皱,就要上前。
这家伙昨日就是这般拦道的。
韩啸伸手将林筱儿拦住,然后一拱手道:“沈师兄,不知何故在此。”
“韩兄见谅,沈某之前枉做小人。”沈真昌再次躬身,然后低声道:“家父就在城外富人家赶车。”
原来如此。
韩啸看着沈真昌一脸赤诚模样,不禁点头。
之前沈真昌不忿自己入书院,那是觉得自己抢了他们贫寒子弟的机会。
但刚才听到自己在偏厅与车马夫同席,并且说无尊卑之分时,已是醒悟过来。
“沈师兄,出身如何,决定的是起点,却绝不是终点。我辈有机会入书院,习儒道,当百般努力,方不辜负此身啊……”
韩啸伸手轻轻扶起沈真昌,语重心长的开口。
这话语,像极了一位大儒。
“真昌受教。”沈真昌忙再次躬身。
韩啸眼珠一转,开口道:“沈师兄,我初来书院,对这些课程还不够了解,不知可能请沈师兄帮我引路?”
沈真昌是书院中寒门子弟的代表人物,得到他的亲近,以后在书院中行事就方便多了。
听到韩啸的话,沈真昌微微一愣,沉吟片刻,拱手道:“固所愿也,请——”
韩啸轻轻一笑道:“请——”
等他们离去,周公子从树丛中窜出来。
“乖乖,这家伙不是一般的厉害啊……”看着韩啸的背影,他轻声嘀咕着。
连沈真昌这等人都能收服,实在了得。
韩啸上午先去的学堂是教授先贤文集的,不少治世语录、先贤圣言早掩没在历史长河,他在后世根本没有听说过。
此时再重温,顿时觉得受益匪浅,听得津津有味,等下学时,还颇为可惜。
这一幕让讲授此课的教习连连点头。
午间,当韩啸与沈真昌一起去饭堂时,立时一片哗然。
一个连拿五份荐书的世家子,竟然来饭堂吃饭。
那些世家子,哪个不是吃的家中带来的美酒佳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韩啸竟然是与沈真昌同席。
昨日可是沈师兄将这位阻在书院门外的啊!
若说沈师兄是那种屈于权势之人,书院中的众弟子是不会信的。
再看此时两人同席模样,分明是这世家子折节下交,曲意奉承。
说实话,若不是那些世家子自视尊贵,不与寒门交往,谁也不会真的与他们过不去。
现在韩啸在饭堂中与沈真昌聊的火热,其他人也是颇为羡慕。
“沈兄,这青粟,产量如何?”看着盘中那大半碗青色的粟米,韩啸看向沈真昌。
这米味道有些苦涩,入口坚硬,与那软糯的香米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7/17425/61641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