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萧燕燕生花棒,金国调停

第三百一十一章 萧燕燕生花棒,金国调停

推荐阅读: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最强雄狮老婆入我怀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龙城,大都护府。
    后院主宅中,这一日清晨的宁静被一阵清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
    “呜哇哇哇~”
    “呜哇哇哇~”
    “生了,生了,夫人生了。”
    “是个娘子。”
    “还有呢,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萧燕燕院中的仆妇和秦大妮等人忙活的时候,另一边的二丫正抱着襁褓中的铁剑喂哺奶水。
    虽府中早有乳娘伺候,但她总觉胀奶难受,少了李骁帮忙疏导,便索性亲自喂养儿子。
    大丫一边收拾着刚缝制好的婴儿衣物,一边轻声道:“主院那边有动静了,生了对花棒。”
    这段时间里,大丫一直留在大都护府,悉心照拂妹妹的饮食起居,几乎扛起了母亲的担子,将二丫和铁剑照顾得无微不至。
    当然,她主要也是担心妹妹一个人在府中无依无靠,容易遭人算计。
    二丫低头逗着怀里喝着奶水的铁剑,听到大丫的话,脸上也露出了惊讶。
    “花棒?那可真不容易呢。”
    “李家生了这么多子嗣,还是头一回生花棒呢。”
    “萧姐姐还真是有福气,这一来便是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真让人羡慕。”
    “可不是嘛,天下的好福气都往她身上堆呢。”大丫应道。
    先前还暗自担心,萧燕燕身为辽国公主,母亲又是辽国赫赫有名的女帝,打浸淫权术,怕是能把别人算计死死地,二丫在她手底下肯定不好过。
    可相处日久,才发现她虽性格强势,却颇为宽容。
    只要后院这些妾室守规矩、安本分,她便极少为难,颇有大妇的气度。
    这底气,自然不是凭空来的。
    不她显赫的出身,单论在北疆的影响力,便远非旁人能及。
    何况李骁出征草原前,任命的“监国”人选正是她,这份信任,足以压过后院所有波澜。
    萧燕燕不是不争,而是不屑于在琐事上耗费心神。
    而二丫对此也早就看的透透的,所以从来都是恪守本分,对萧燕燕甚是敬重。
    “大姐,你让姐夫帮我备些礼物,不用贵重,合心意就好。”
    二丫轻轻拍着铁剑的背,柔声道:“我这月子也出了,过两日正好去探望萧姐姐。”
    大丫点头应下,又起近来的东征战事:“虎子这次立了大功,活捉了那个叫铁木真的草原首领,被大都护任命为中海将军了。”
    “以前觉得,西海离咱们已经够远的了,现在又去了更东边。”
    大丫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道:“哎,以后,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能见几面呢。”
    二丫柔声劝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是好事。”
    “哥哥这般能耐,是他自己肯拼敢闯,咱们该为他高兴才是。”
    “真把他拘在龙城,恐怕还会闲得慌呢。”
    大丫眉头依旧没舒展:“我倒是为他高兴,可就是担心孩子。”
    “二凤虽然已经生了个儿子,但是一个哪够啊?”
    “他们俩总也见不着面,日子长了怎么行?”
    正着,苏无疾从外边蹬蹬地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嚷嚷着:“姨母,我来看铁剑啦!”
    他跑到二丫身边,探头探脑地看着襁褓中的铁剑,眼睛瞪得溜圆:“姨,铁剑好像长大了点呢!”
    上次见他还是皱巴巴的一团,现在脸蛋都圆乎乎的了。
    二丫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孩子长得快。”
    “你刚从学堂回来?今天学业怎么样?”
    金州武备学堂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因为师资力量有限,所以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招。
    苏无疾得意道:“姨娘,不是我跟你吹,学堂教的东西都太简单了,我看一眼就会。”
    “今天的骑射课上,只有我跟大馕射中了靶心呢。”
    一开始是他给罗文忠起外号叫‘大锣’,可罗文忠随即给他起外号叫‘太监’,可把他气的不行。
    无疾,不就是无鸡嘛!
    于是,又将罗文忠的外号升级为‘大馕’。
    铜锣,不就像个馕饼嘛!
    听见这些外号,二丫笑的奶疼。
    这些孩子哪来的这么多心思,真是个比个的孬。
    “不许随便给人起外号!”二丫道。
    苏无疾道:“那又咋了,就叫他大馕。”
    二丫轻轻摇头,也不再管孩子的事情,继续问道学业:“那认字和思想课呢?”
    提到这个,苏无疾脸上的得意劲儿更足了:“认字我都会了,先生教的那些字我都记住了。”
    “先生还给我们讲了北疆以前的事,咱们以前被异族欺负,受了好多苦,还我们要好好学本事,将来为北疆崛起、为华夏复兴出力呢!”
    二丫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明白这些就好,一定要好好学本事。”
    苏无疾重重地点头,又把目光投向铁剑,声:“铁剑,等你长大了,我带你一起去学堂,教你骑射,咱们一起保护北疆。”
    看着两个孩子,二丫和大丫相视一笑。
    三日后,二丫抱着铁剑,来到了萧燕燕的房间探望。
    一同前来的还有黄秀儿、嗦鲁和帖尼等几位府中的女眷。
    秦大妮也早早到了,作为奶奶,她虽然对每个孙子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视同仁,但却从不缺席每个孩子的出生。
    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看着房间里的热闹景象,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萧燕燕斜靠在床头,气色红润,精神很好。
    她目光柔和地看着床边,两个奶娘正各自抱着一个襁褓,里面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见众人进来,她轻笑道:“你们可算来了,我这房间里正冷清呢。”
    二丫走上前,将铁剑递给身旁的乳娘,笑着:“萧姐姐刚生了孩子,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我们可不敢来太早打扰。”
    黄秀儿等人也纷纷送上礼物,向萧燕燕道贺。
    萧燕燕笑着道谢,随后看向奶娘怀里的孩子,满脸慈爱的笑容:“大都护上次的来信中,已经给孩子取好了名字。”
    “男孩就叫‘世晔’,女孩便叫惜月。”
    “没想到是两个孩子,正好都用得上。”
    她顿了顿,又道:“至于儿子的名,我也起好了,叫玄甲。”
    着,她伸手轻轻碰了碰两个孩子的脸颊,眼中满是母性的光辉。
    现在她有两儿一女,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不过啊,还是觉得以后得多生几个儿子才行。
    北疆将来的根基,还得靠男人们去稳固。
    二丫闻言笑了:“惜月世晔?都是好名字呢。”
    黄秀儿也跟着点头:“是啊,玄甲和惜月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孩子,眉眼间都带着精神气。”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着话,房间里的气氛温馨而融洽。
    就在这时,一名仆妇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在萧燕燕耳边声了几句话。
    萧燕燕听完,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收,露出几分惊讶,随即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耶律堇。
    此时的耶律堇正一边轻轻抚摸着自己还不明显的肚子,一边用羡慕的目光看着玄甲和惜月。
    她已有了身孕,是李骁出征之前的那几个晚上怀上的。
    得知自己有了身孕后,她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即将为人母的高兴,又有对未来的惆怅。
    她不奢求像萧燕燕这样一下子生对龙凤胎,只求能生个儿子,这样在府中也能更有底气。
    正这样想着,耶律堇忽然发现周围女眷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心中顿时一紧。
    有些不安地看向萧燕燕,问道:“姑母,发生什么事情了?”
    萧燕燕收回目光,缓缓道:“王廷派来了一支使团,是来探望你我。”
    这话一出,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心里都清楚,来看耶律堇还算正常,毕竟她是耶律直鲁古的亲生女儿。
    就算是父女关系不太好,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和亲公主。
    可探望萧燕燕又是什么鬼?
    萧家兄妹和耶律直鲁古可是生死大敌,萧思摩就是被耶律直鲁古的人害死的,萧燕燕对他的仇恨不共戴天,他怎么可能会派人来探望?
    嗦鲁合帖尼忍不住撇了撇嘴:“这耶律直鲁古怕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吧?”
    塔吉古丽也是附和道:“定然是有什么事情想求咱们,不然怎么会突然想起探望萧姐姐。”
    萧燕燕眼神微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不管他打的什么主意,来了便知道了。”
    “只是这礼,可没那么好受。”
    她看向耶律堇道:“你也做好准备,毕竟是你父亲派来的人,少不了要见一面。”
    耶律堇心中更是忐忑,轻轻点了点头。
    ……
    王廷使团将要来北疆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骁这里。
    此时,他已经率领第一镇大军抵达了斡罗孩城。
    阳光透过金帐窗户,映照着李骁棱角分明的脸庞。
    他手里捏着锦衣卫传来的密信,脑海中飞速回想着关于西辽的种种消息。
    史书上记载的西辽历史本就寥寥无几,李骁只是模糊记得,西辽与古尔王国再次爆发战争的时间,约莫就在这两年之内。
    可如今的局势早已和史书上的轨迹大相径庭,他也拿不准这场战争还会不会如期而至。
    “难道是耶律直鲁古的缓兵之计?”李骁低声自语,眉头微微蹙起。
    他推测着耶律直鲁古的心思,对方怕是担心北疆会趁其南下进攻古尔王朝的时候,再次发动西征,才想办法来稳住北疆。
    只是历史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廷的实力在之前的战事中已经大损。
    能否像史书里记载的那样打败古尔王国,实在是个未知数。
    “耶律直鲁古……”李骁眼眸微眯,语气里带着几分玩味,又有几分冷冽。
    “不着急,等摆平了夏国的事情,就轮到你了。”
    随后,亲卫百户张雄走了进来,抚胸道:“大都护,战俘已经安排好了,您可以过去了。”
    李骁轻轻点头:“走吧!”
    “夏国把咱们北疆宣传的都是一群恶魔,把那些战俘都给吓坏了吧。”
    “呵呵呵~”
    随后,便走出了金帐,来到了斡罗孩城墙上面。
    此时,城外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一万多名战俘。
    他们全部被清缴了武器甲胄,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衫、狼狈的坐在地上。
    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庞上写满了不安和忐忑。
    “你……北疆人会不会把咱们都杀了啊?”一名年轻战俘声音发颤地问身旁的人,眼神里满是恐惧。
    旁边的老兵叹了口气:“不好啊,听北疆军打仗狠得很,谁知道他们会怎么处置咱们。”
    他们早就发现看守的北疆军已经换了一批。
    原本大部分都穿着红色甲胄,现在换成了清一色的黄色甲胄。
    这些士兵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看着气势更胜一筹,让战俘们心里愈发没底,讨论起北疆军会如何处置自己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但人群中也有人面不改色,显得很是放松,还劝周围的人:“瞎担心啥啊?不会有事的。”
    有人好奇地问:“你怎么这么肯定?”
    那人却是嘿嘿一笑道:“我碰见了一个老乡。”
    “那人原本跟咱们一样都是威福军的兵,前年参加了河西之战后就没了消息。”
    “谁成想,这次竟然在这里碰见他了。”
    “他跟我,北疆军很少滥杀俘虏,咱们只要老老实实的不惹事,肯定就不会有事的。”
    毕竟每个俘虏都有价值,要么纳入北疆军中,要么安排去种地放牧,实在是十恶不赦的,也都会被送去挖矿。
    “依我看,咱们这些人,大概率都会被安排去种地或者放牧。”
    听他这么一,周围的战俘们脸上的紧张稍稍缓解了一些,不安的情绪也平复了些许。
    “那也不错了。”
    “能给口饭吃就好。”
    而就在这个时候,斡罗孩城上方忽然传来一声巨响。
    “轰~”
    一门虎尊炮发射了空包弹。
    巨大的轰鸣让很多战俘脸色煞白,仿佛瞬间回到了之前北疆军攻城之时,再次被火炮支配的恐惧笼罩全身,不少人吓得蜷缩起了身子。
    但这声巨响也制止了他们的喧哗,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城墙之上。
    那里,出现了一道高大的身影,正是身穿暗金甲胄的李骁。
    甲胄上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面前则是放着一个铁皮大喇叭,目光如炬地看向下方所有战俘,大喝道:“我是北疆大都护、腾格里古尔汗李骁!”
    “也是夏国朝廷口中的‘北奴贼酋’。”
    他的声音通过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空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有战俘全都惊讶起来,纷纷窃窃私语:“这就是北疆大都护啊!”
    “好生威武。”
    “没想到,我等人物竟然也有亲眼见到北疆大都护的一日。”
    “当真不凡。”
    在他们看来,北疆大都护可是跟夏国皇帝一样的大人物,高高在上,寻常贱民兵丁哪能轻易见到?
    可现在,李骁却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很多战俘都远远地望着李骁,眼神中满是好奇,想把这位传中的人物看得更清楚些。
    李骁环视着下方的战俘,声音再次通过喇叭传出:“本都刚刚从漠北而来,那里的草原蛮子对我北疆不敬,被本都灭了族群。”
    “你们可知,我在草原上杀了多少乞颜部的人?”
    “十万!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这个数据到底是否真实,战俘们根本无从得知,但却是被吓得脸色惊恐,生怕李骁将他们也全部坑杀了。
    就在战俘们惶恐不安之际,李骁话音一转:“但我李骁是汉人,你们其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汉人。”
    “看在炎黄祖先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们一次活命的机会。”
    战俘们顿时安静下来,眼睛紧紧盯着城墙上的身影,生怕错过一个字。
    这个时代的百姓和士兵,见识有限,根本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想让他们敬畏,只有施加威和德。
    先震慑住他们,让所有人收敛起心思,然后再加以收服利用。
    李骁继续道:“只要你们老老实实听话,便能活命。”
    “从今往后,你们就不再是夏国人了,而是北疆的臣民。”
    “只不过,你们不能留在斡罗孩城了,都要去草原上放牧、种地。”
    其实,这是因为漠北草原的汉人比例太低,李骁打算从夏国向北迁移人口,至少要让汉人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此时的草原,人口尚未达到峰值,足够养活更多人。
    况且斡罗孩城离河套很近,这些战俘、百姓对放牧生活并不陌生,到了草原熟悉生活规律后,很容易就能适应。
    至于夏国移民所造成的空缺,继续从金国劫掠就是了。
    总之,李骁的既定国策就是将华夏的百姓向外迁移,解决中原土地矛盾的同时,更是让更多的疆域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
    随后,李骁又简单讲了讲牧场制度:“到了草原,你们会被分散,与草原人混编组建一个个千户。”
    “你们可以租种牛羊和草场,只要勤恳劳作,以后会慢慢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牛羊和房子。”
    “日子会比在夏国时好上十倍百倍。”
    “不用担心苛捐杂税,因为我北疆只收两成的租子和两成的牧税,不会再向你们收取其他任何钱。”
    “你们更不用担心战乱流离,因为有强大的北疆铁骑保护着你们和家人的安全。”
    “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安稳度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李骁大饼画着,战俘们听着,脸上的恐惧渐渐消退,眼中多了几分向往和期待。
    他们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穷苦出身。
    靠着给人种地维持生计,仅仅是田租便有五六成,还要忍受很多苛捐杂税,一年到头连饭都吃不饱。
    就算是去当兵、服兵役,拿到手的军饷也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
    况且,夏军一直在打败仗,想去劫掠都没条件。
    但是李骁的这些事情,让很多人都激动了起来。
    虽然要去漠北那片茫茫未知的苦寒之地生活,但至少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过的更好。
    这就比什么都强。
    人群中的议论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不再是惶恐不安,而是带着些许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这些战俘们的反应,李骁微微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这种人吃人的年代,别管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那就是好国家。
    别是漠北了,就算是再冷的地方,也有人去。
    随后,李骁又去了其他几个战俘营进行演讲。
    斡罗孩城之战中,共俘获五万多夏国军民。
    将其聚集在一起的话,若是引发混乱,便不好收拾,所以分批次的来。
    果真,当李骁将北疆的政策告诉所有军民的时候,很多人的心思都被吊了起来。
    与其在夏国忍受着高昂地租以及苛捐杂税,倒不如去漠北闯一闯。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去漠北,但却也容不得他们。
    李骁可不是在跟他们商量。
    等到五轮演讲结束,李骁回到金帐,大口喝着水。
    看向身旁的传令官,问道:“克夷门有没有消息传来?”
    斡罗孩城之战后,李东江便率部迅速南下直逼克夷门,可惜夏国的援军已抢先抵达,凭借有利地形,将北疆军死死挡在贺兰山以北。
    “回大都护,李将军的兵马还在克夷门外鏖战。”传令官道。
    “夏国军队虽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夫,战力有限,但克夷门的地形对我方十分不利。”
    “那里道路狭窄,高低不平,易守难攻,我大军根本无法发挥大规模骑兵冲锋的优势,进展颇为艰难。”
    李骁微微点头,这个结果并未出乎他的预料。
    克夷门乃是夏国的北大门,更是固守兴庆府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真那么容易被攻克,游牧部早就趁机南下了。
    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脑海中回忆着蒙古人攻破克夷门的战事。
    当年铁木真也遇上过这般困境,蒙古骑兵受限于地形,只能单队单队地向前冲,完全成了添油战术,初期损伤极大。
    后来铁木真决定撤军,不再攻打克夷门。
    当时的守将嵬名令公以为蒙古人粮草不足、军心不稳,是真的撤了,便率军随后追杀。
    结局可想而知!
    离开了克夷门的狭窄地形,来到宽阔的戈滩后,夏军被蒙古骑兵彻底吊打。
    “试试吧!”
    李骁心中暗暗道,却也没有太大把握。
    毕竟历史早已发生诸多改变,此时的克夷门之战,比历史上提前了好几年。
    夏军会不会出兵追击,全看主将的决断。
    而如今镇守克夷门的主帅嵬名宏烈,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位嵬名令公,李骁也搞不清楚。
    毕竟“令公”只是个尊称,就像杨业被叫做杨令公一样。
    嵬名宏烈身为枢密副使、镇北大元帅,倒也当得起一声“令公”。
    思索间,李骁提笔开始写一封亲笔书信,打算交给李东江依计行事。
    亲卫百户张雄忽然快步走进帐中:“大都护,李东江将军派人来报,金国使者已经抵达了克夷门,是为调停战争而来。”
    “调停战争?”
    李骁一愣,握着笔的手顿在半空,他抬眼看向张雄,又低头看了一眼没写完的书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或许,这是个机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7/17366/93854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