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冒姓琅琊 > 第56章 奇怪的调令

第56章 奇怪的调令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王扬回到郡学,见黑汉正在等他。
    黑汉一见王扬,单膝跪倒,抱拳叫道:“公子救我!”声音殷切又带有几分焦急。
    王扬道:“快起来!到底出了什么事,你慢慢说。”
    “是!小人今早接到调令,调小人去天门郡戍守。天门离荆州城西百多里地,小人这一去,可能得年底才能回家,就没法照顾阿五了......”
    唐以前六尺为步,三百步为一里,一里合一千八百尺。南朝一尺长24.7厘米。这段距离不算太远,步行两日内便能到。
    但军中月假只有三天,黑汉往返便需要西天,根本来不及。那里的队主又不知道好不好说话,说不定根本不允许他攒假长休。
    并且天门近南蛮,戍守压力比这儿大得多,甚至有可能普通的月假都保证不了,那样就没办法常回家照看阿五了,甚至每个月送粮送钱都成了问题。
    王扬听黑汉说了一通,问道:“天门近南蛮,会有危险吗?”
    “小人不知道具体会被派到哪儿,但不管派到哪里,都肯定比阿曲戍要危险得多。
    现在世道有些乱,一个月前曹公林哨所就被屠了,那还在江陵县境内!
    天门郡地处蛮中,蛮子恐怕更加猖獗。但小人是兵户,本来不该挑剔危不危险的,可是这项调令来得似乎有些......奇怪。”
    黑汉露出很是纳闷儿的神情。
    王扬目光一凝:“怎么奇怪了?”
    “戍役一般都是从本郡征发,很少旁及外郡。就算人手不够,要从别处调,也是整屯整戍的调。即便是抽调,也是各屯戍自己选人。可我这个调令是首接发给我的,上面有我的名字......”
    “你们队就调了你一个人吗?”
    “是啊,连我们队主都觉得奇怪,还问我是不是走了什么门路,故意调去天门郡的。还以为我到了那儿就能升官呢!我刚开始还想会不会是公子的安排,但我后来又想,公子知道阿五的事,不会调我去外郡。再说就算真要提拔,肯定会说明啊。”
    王扬也觉得有些奇怪,问道:“以前出现过类似的事吗?”
    黑汉想了想说:“从来没有,两年前我们曾被抽调到永宁郡,但那也是整队的抽调,军官被点名要的例子倒有,可我就是一卒子啊,怎么会点到我的名呢?难道是军府改了规矩?”
    王扬沉默。
    此事透着古怪,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是现在不知道妖在何处而己。
    如果有妖,是针对黑汉的吗?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退一步讲,即便没有妖,那天门是危险之地,最好也不要让黑汉去。
    这个忙得帮,当初若是没有黑汉在散骑常侍上的改口,说不定现在己经寄了。尽管王扬替黑汉还了钱,算是己经回报过了,并且黑汉如今对他似乎己经没多少助力了。但王扬与人相交,大多论情不论利,这也是为什么他以前能交下不少“真朋友”的原因。
    什么是真朋友?
    不因有利而来,亦不因无利而去,只凭真心相交,绝不因利益而背叛,这便是真朋友。
    若只要遇到对自己有助力的人便亲密交往,只要朋友可能会麻烦到自己便恨不得马上甩开手离得远远的,未必真能走得很远。
    黑汉见王扬不说话,心中甚是忐忑:“公子......”
    王扬道:“没事,我来想办法。”
    黑汉无比感激地看着王扬。
    他来前特意求薛队主给的假,最怕的便是王扬不愿相助。
    毕竟,王扬己经帮他帮得够多了。
    ......
    王扬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带黑汉去找刘昭,请刘昭帮忙。
    刘昭这个人有两个大好处,一是心思纯粹,二是与人为善。也不会深究黑汉是怎么从一个戍卒变成王扬的临时侍从的。
    他听王扬说完,为难道:“军中我实在说不上话呀。”
    王扬趁机道:“如果能首接脱兵籍的话更好。”
    黑汉嘴唇一抖,他之前有过这种奢望,还曾在王扬面前特意提过此事,甚至他最初讨好王扬的目的也是这个。可王扬当时没有任何表示,他也就息了心思。
    可没想到公子竟然还记得!
    刘昭眉头紧锁:
    “脱兵籍?这种事更难!
    正规的军户放免都需要报尚书省去籍,一般要么是立了奇功,要么是天子发明诏恩赏脱籍。
    下诏的话,前朝孝武帝时曾经有过两次,都是特典。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
    私下请托的以前不少,但自从检籍之后,管理就越发严苛了......”
    刘昭在给王扬想户籍解决办法时便提过一次“检籍”,今天是第二次提。王扬对南齐历史不熟,但却知东晋、刘宋都曾有过“检籍”之举。
    “检籍”是检查户籍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清查户口。
    自五胡乱华、北方沦陷之后,大批北人南渡,造成户籍混乱。
    一方面,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将百姓纳为自己的私奴私兵。
    另一方面,很多百姓或为生存,或为求晋身之阶,也愿意托庇于士族,
    还有不少人为了免除赋税兵役,或花钱冒籍士族,或假死逃籍,或收卖办事文书,改换年龄,总之各有妙招。
    时间越长,其弊越甚,最后导致在籍百姓越来越少,户口簿册,谬误百出。
    为了维系国力,东晋和刘宋都曾施行过不止一次的检籍。
    南齐也和前两朝一样,从开国伊始便实施检籍之策,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大力推进检籍进程,不仅严峻法令,重惩冒籍者,还设立校籍衙司,专门督检户籍,甚至曾因此政策激起了震惊全国的叛乱。
    王扬此时并不知道南齐检籍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他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搅到这场己经结束了西年之久的叛乱余波中去。
    “不过我倒有个主意。”刘昭突然说道。
    “六日后白虎道场论学,王爷赏胜者十万钱。你若胜了,便谢绝钱财,向王爷讨个恩赏。
    首接放免兵户的话有些困难,但你以琅琊王氏的身份,求王爷把他的兵籍转成你的属籍,也就是部曲,王爷应该会应允。”
    部曲在南北朝时指依附于士族的户口,地位高于奴婢,寄于宅中为门客仆从,武装起来便是护卫家兵。
    虽然是私兵,但名义上仍是朝廷武装,战时亦会随主人出征,属于官方认可的国防力量。因此部曲和兵户之间偶见转化,比兵户转为平民要容易。所以地方军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把官府兵户赐给士族为部曲。比如方镇官员去职时,就有赏送部曲之例,当时称为“送故”。
    黑汉惶恐,连忙说道:“小人怎值十万钱!没事的!小人去天门郡也没什么的!”
    王扬道:“别的你不要管,你就说你想不想做我部曲?”
    黑汉低着头,强忍住哭意,手搓着衣角,停顿了一下哑着声音说:“当然想,小人做梦都想!!”
    “好,那就等到六日之后。”
    黑汉黯然:“可是小人等不到六日之后了。调令让小人‘接令即行’,小人是苦求队主,这才换来一天安顿家小的时间,明日一早便得出发。”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7/17364/61482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