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在较量之前,最为紧张的不是两位高手,而是夹在高手之间的人。
这个人就是汴州知州,孔循。
孔循之前给租庸使孔谦做过副手,这位副职向正职学到了很多东西,无底线、不要脸、偷奸耍滑这些技能那是信手拈来。
在孔循看来,李存勖和李嗣源两个人正在神仙打架,打来打去还打到自己的汴州来了,这可不是好事儿。
最后无论是双方谁打赢了,自己能落条小命就不错了。
为了活命,孔循开始了两头押宝的骚操作。
他派使者给李存勖送去一封奏表,言辞恳切地恭迎皇帝陛下巡幸汴州。随后他又给李嗣源送去一封信,郑重其事地表示汴州的大门永远为您打开。
这里面有个问题,双方如果都来了,你孔知府怎么办呢?
这点小事还是难不住孔循同学的,人家开了南门,迎接李存勖;同时打开了北门,迎接李嗣源。
汴州嘛,就是一块奶酪,你们两个先到先得!
我孔循呢,就在这里等着,哪儿也不去,你们谁先来了,我就认谁做主子。
好算计!
结果还是李嗣源先到了,确切来说是石敬瑭代表着李嗣源先到了。
到了还没法入城,因为有一个名叫西方邺的骑将奉了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命令,驻守汴州。
你想进城?可以,有本事杀进来撒。
石敬瑭也不含糊,既然你敢挡道儿,那我就要掂一掂你的斤两。
石敬瑭派副将李琼出战。这个李琼是个不要命的,带着那三百个骑兵一鼓作气突入封丘门,石敬瑭紧随其后,打入西门,就势守住。
西方邺被打服了,顿首请降,随后李嗣源赶到,汴州就这样被其收入了囊中。
李存勖失了汴州,有点急了,找来龙骧指挥使姚彦温嘱咐了一句话:
“你也是汴州人,我不想让其他人带兵攻城,扰乱你的家室,你要好自为之!”
随即命令姚彦温带兵前驱,攻打汴州。
龙骧军隶属于禁军的范畴,可以称得上帝国的顶尖战力,把这一批人派去攻城,说明李存勖是真的急了。
姚彦温信誓旦旦,对李存勖说皇上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带军直捣汴州——投敌了。
投敌还不算,为了向李嗣源表功,他还向对方进言:
“现在京师空虚,主上被元行钦迷惑,万众背离,事不可为了。现在去打,一打一个准儿!”
李嗣源却并不领情:“你本人就是个不忠之人,还敢说别人!”
随即夺了姚彦温的兵权,弃之不用。
这也很正常,李嗣源本身以忠臣自居,当然看不惯降将。再一个,姚彦温的投降只能算得上是锦上添花,这种可有可无的货色把军队留下就行了,还真没必要给他安排位子。
接下来,李嗣源要先解决兵粮的问题。
听说王寨有个大粮仓,由将领潘环带兵守护,李嗣源开始打这个地方的主意。
但是你不知道敌方虚实,肯定要派人先去查探一番,好为下一步的进军提供现实依据。
于是乎,李嗣源派了一波斥候过去。
事实证明,李嗣源想多了,人家潘环见到斥候来了,二话不说,开门投降,打都不用打的。
好嘛,现在的李嗣源是兵强马壮,又不愁吃喝,可以展开拳脚练一练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李嗣源正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正是李存勖最为伤心落魄的时候。
他现在的情况是要兵有兵,要地有地,要皇位的话,他现在也还是皇帝。
但是问题是万众叛离,人心不再,兵不愿替他打仗,地方将领都铆足了劲儿等着投降,这可咋整?
望着四散的逃兵,李存勖心灰意冷,登高长叹:“吾事去矣!”
叹完这一声,仗也不打了,班师回京。
李存勖出征的时候带出来两万五千人的精兵,现在一仗也没打,连跑带降,手底下只剩下万把人了。
仗打到这份儿上,也真是没话说。
就这,返回去的路上也不太平。
为啥不太平?倒不是担心土匪恶霸出来劫道儿,而是担心身边的这些士兵搞哗变。
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毕竟士兵心里边都憋着怨气,现在又算是打了败仗,士气低迷,路上要真是出个啥事儿,还真不好说。
大军路过子谷,道路狭窄,乱兵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李存勖每当遇到拿着兵器的士兵,总会好言抚慰一番,给大家提气:
“你们放心,魏王(李继岌)马上要从西川回来了,他带来了金银五十多万,回到京师后朕会都分赏给你们。”
士兵们眼中也早就没这个皇帝了,拿话奚落道:
“陛下您早干嘛去了,现在赏赐已经晚了,众人也不会感念您的圣恩了!”
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听了这话,李存勖还不好拿出皇帝的架子来整人,又是伤心,又是憋屈,默默流泪不止。
英雄气短,夫复何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人就是汴州知州,孔循。
孔循之前给租庸使孔谦做过副手,这位副职向正职学到了很多东西,无底线、不要脸、偷奸耍滑这些技能那是信手拈来。
在孔循看来,李存勖和李嗣源两个人正在神仙打架,打来打去还打到自己的汴州来了,这可不是好事儿。
最后无论是双方谁打赢了,自己能落条小命就不错了。
为了活命,孔循开始了两头押宝的骚操作。
他派使者给李存勖送去一封奏表,言辞恳切地恭迎皇帝陛下巡幸汴州。随后他又给李嗣源送去一封信,郑重其事地表示汴州的大门永远为您打开。
这里面有个问题,双方如果都来了,你孔知府怎么办呢?
这点小事还是难不住孔循同学的,人家开了南门,迎接李存勖;同时打开了北门,迎接李嗣源。
汴州嘛,就是一块奶酪,你们两个先到先得!
我孔循呢,就在这里等着,哪儿也不去,你们谁先来了,我就认谁做主子。
好算计!
结果还是李嗣源先到了,确切来说是石敬瑭代表着李嗣源先到了。
到了还没法入城,因为有一个名叫西方邺的骑将奉了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命令,驻守汴州。
你想进城?可以,有本事杀进来撒。
石敬瑭也不含糊,既然你敢挡道儿,那我就要掂一掂你的斤两。
石敬瑭派副将李琼出战。这个李琼是个不要命的,带着那三百个骑兵一鼓作气突入封丘门,石敬瑭紧随其后,打入西门,就势守住。
西方邺被打服了,顿首请降,随后李嗣源赶到,汴州就这样被其收入了囊中。
李存勖失了汴州,有点急了,找来龙骧指挥使姚彦温嘱咐了一句话:
“你也是汴州人,我不想让其他人带兵攻城,扰乱你的家室,你要好自为之!”
随即命令姚彦温带兵前驱,攻打汴州。
龙骧军隶属于禁军的范畴,可以称得上帝国的顶尖战力,把这一批人派去攻城,说明李存勖是真的急了。
姚彦温信誓旦旦,对李存勖说皇上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带军直捣汴州——投敌了。
投敌还不算,为了向李嗣源表功,他还向对方进言:
“现在京师空虚,主上被元行钦迷惑,万众背离,事不可为了。现在去打,一打一个准儿!”
李嗣源却并不领情:“你本人就是个不忠之人,还敢说别人!”
随即夺了姚彦温的兵权,弃之不用。
这也很正常,李嗣源本身以忠臣自居,当然看不惯降将。再一个,姚彦温的投降只能算得上是锦上添花,这种可有可无的货色把军队留下就行了,还真没必要给他安排位子。
接下来,李嗣源要先解决兵粮的问题。
听说王寨有个大粮仓,由将领潘环带兵守护,李嗣源开始打这个地方的主意。
但是你不知道敌方虚实,肯定要派人先去查探一番,好为下一步的进军提供现实依据。
于是乎,李嗣源派了一波斥候过去。
事实证明,李嗣源想多了,人家潘环见到斥候来了,二话不说,开门投降,打都不用打的。
好嘛,现在的李嗣源是兵强马壮,又不愁吃喝,可以展开拳脚练一练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李嗣源正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正是李存勖最为伤心落魄的时候。
他现在的情况是要兵有兵,要地有地,要皇位的话,他现在也还是皇帝。
但是问题是万众叛离,人心不再,兵不愿替他打仗,地方将领都铆足了劲儿等着投降,这可咋整?
望着四散的逃兵,李存勖心灰意冷,登高长叹:“吾事去矣!”
叹完这一声,仗也不打了,班师回京。
李存勖出征的时候带出来两万五千人的精兵,现在一仗也没打,连跑带降,手底下只剩下万把人了。
仗打到这份儿上,也真是没话说。
就这,返回去的路上也不太平。
为啥不太平?倒不是担心土匪恶霸出来劫道儿,而是担心身边的这些士兵搞哗变。
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毕竟士兵心里边都憋着怨气,现在又算是打了败仗,士气低迷,路上要真是出个啥事儿,还真不好说。
大军路过子谷,道路狭窄,乱兵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李存勖每当遇到拿着兵器的士兵,总会好言抚慰一番,给大家提气:
“你们放心,魏王(李继岌)马上要从西川回来了,他带来了金银五十多万,回到京师后朕会都分赏给你们。”
士兵们眼中也早就没这个皇帝了,拿话奚落道:
“陛下您早干嘛去了,现在赏赐已经晚了,众人也不会感念您的圣恩了!”
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听了这话,李存勖还不好拿出皇帝的架子来整人,又是伤心,又是憋屈,默默流泪不止。
英雄气短,夫复何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7/17042/64758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