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

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

推荐阅读: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最强雄狮老婆入我怀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他拿来随身携带的箭袋,从里面取出三支箭来,一支一支地交给李存勖。交一支,嘱咐一件事情。
    这三件事情分别是灭梁、灭燕、逐契丹。
    我们说过,李克用是性情中人,他最讲义气,最受不得别人背叛。
    朱温就不用了说了,自从上源驿与李克用结仇,两个人打打杀杀斗了一辈子。
    没奈何李克用没有对方脸皮厚,也没有对方心黑手辣,起点高于朱温的他斗着斗着竟然还落在了下风,这能不气吗。
    没办法,老天爷既然要收我,那我就让儿子去接着跟你斗,斗不死你!
    从这里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情:仇恨这东西,是真的可以代代相传的。
    而李存勖这个儿子也真争气,竟然在后面的时间里斗死了朱温,斗趴了朱友贞,赢得了大梁的天下。
    不得不说,养儿真的很重要,有一种胜利叫做我的儿子比你的强!
    灭燕这件事情其实也很好理解,之前李克用真心实意把刘仁恭当成自己人,让这个好兄弟替他守幽州。未曾想刘窟头是属白眼狼的,占了幽州就不听使唤了,非但不听使唤,还要掉过头来打自己的恩人。
    这家伙比朱温也强不到哪里去,此仇不报,李克用死都不甘心,所以把这件事也交给儿子李存勖去办。
    最后一件事就是驱逐契丹。
    契丹这个民族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后文再仔细介绍,这里只简单说一下他与李克用的过节。
    话说朱温篡唐建梁的那一年契丹派使者去朝贡,朝贡完了就要打李克用。
    当时派了多少兵来打呢,号称二十万。
    当然,这是个虚数,打个折以后,五六万人应该是有的。
    这五六万人气势汹汹向李克用的云州城扑来。
    李克用丝毫不怕,带着子弟兵就去迎战了。
    契丹头领耶律阿保机一看李克用有备,不打了。
    其实想打也讨不到便宜。游牧民族的进攻讲究一个快、准、狠,最重要的是出其不意,抢了就走。现在人家都已经严阵以待了,还打个什么劲呢。
    不打就这么回去也不像话,回头找谁来报销差旅费呢,所以说要搞个仪式。
    这个仪式就是拜把子。
    李克用是沙陀族,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两个人都是本族翘楚,盖世英雄。
    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既然打不起来,那就拜把子结为异性兄弟吧。
    然后两人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在李克用看来异性兄弟和亲兄弟是一个样子的,两人喝了血酒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血浓于水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是兄弟,那就要有兄弟的样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一起去打朱温。咱两个人之间是一辈子也不能动刀兵的。
    未曾想耶律阿保机完全没这个觉悟,他能够统一契丹八部靠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不按规则出牌的刁钻与狠厉。
    这样的一个人是不会被兄弟之情拘束住的,在他的眼里部族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现在我与你结盟,是因为这样做对我的部族有利,哪天利益不在了,我照样会打你。
    所以,不久以后耶律阿保机毫无悬念地在背后捅了李克用刀子,占了好多土地去。
    李克用最恨这个,指天发誓要把场子找回来。
    结果老天爷不给力,在他找场子之前就要让他归位了。
    没办法,这件事还要拜托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李存勖。
    李存勖也还真不含糊,放在平常人身上,这三件事能办成一件就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李存勖不是一般人,一口气还真就把这三件事给办成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李存勖每逢出战,必定以一少牢(祭祀诸侯的礼节)来祭奠李克用,取出一支箭来背负在身上,时刻警醒自己来完成父亲遗志。
    他用了十年时间灭燕、逐契丹、灭梁,随后建立了后唐政权。
    这一整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毫无阻滞,一气呵成,完美无双,真是天纵奇才。
    就是这样的一位奇才,在建立后唐后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诛杀功臣,宠信优伶,荒废政治,短短几年时间就身死国灭。
    为此,《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专门写了《伶官传》来警醒后人。
    此情此节总会让人唏嘘感叹,大呼可惜。
    我甚至会想,如果当初李克用多留给李存勖几支箭就好了,多给点压力,多给些目标,也许五代十国历史就要改写了。
    当然,这是戏言。
    李存勖后来的败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的,这个我们后文会细讲,现在言归正传。
    李克用薨逝了,他的死很有一些悲情的味道。
    他有很多缺点:治军不严、嗜杀、意气用事,甚至还缺乏识人之明。
    但是,他是条汉子,是一位充满人情味的英雄。
    他自始至终忠于大唐,这一个忠,还不是像杨行密、王建等人那样充满功利主义的忠,而是发自于内心,践行于行动的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7/17042/60572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