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地方官的难处
推荐阅读:武德充沛、大佬穿回末世之后、甲午之军工霸世、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小村那些事、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我折的纸人有点强、横推从养生拳大成开始、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别硬来、重生真千金,杀疯娱乐圈、
听闻王朴不伦不类的吹捧,叶宰摆手打断道:“行了行了,知道你是无心之失。吃饭吧。”
接着转向王府左长史,抛出新的话题道:“李长史,潞王殿下病得重不重?本官方便前去拜访吗?”
李长史不敢怠慢,恭敬抱拳道:“叶部院,潞王近段时间夜里常常盗梦出汗,白日则精神萎靡,实在不方便接待外人。请叶部院见谅!”
“这样啊,本官本想与潞王谈谈捐资助饷的事,没想却到底缘悭一面。”叶宰好像并不在意,面无表情伸出筷子夹菜。
殊不知,他这番表情却吓坏了李长史。要知道大明的藩王在文臣眼中堪比豕犬,一省的最高长官巡抚要收拾一个藩王,手段有得是。
李长史和叶宰不熟,上哪儿知道叶宰对外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是面瘫脸?故以为叶宰对潞王不满,遂麻起胆子承诺道:“叶部院,军粮的事好说。毕竟肃清怀庆匪患潞王也责无旁贷。下官代表王府,捐出……”
他伸出一根手指,本来想说“一千石”的,可发现叶宰自顾吃菜并不搭理自己,遂再伸出一根手指头,惶急道:“二千石粮食。”
“哦……”叶宰不置可否,舞动筷子再去夹另一样菜,嘴里啧啧有声。
李长史暗骂“贪得无厌!”,索性一只手五根手指头全伸出来,道:“再加五千两银子。”
说完后眼巴巴看着叶宰的反应。
叶宰搁下筷子,慢条斯理道:“五千两银子,河南粮价如今高企,差不多六两一石,算下来也就800多石,不太够呀。”
李长史脸皮立刻涨成猪肝色,结结巴巴道:“那……那……”
他还没“那”个所以然,又听叶宰继续说道:“其实本官对银子没啥兴趣,给得再多也买不到多少粮食。李长史,潞王府里有马吗?”
“有……有一百来匹。”
“给本官如何?”
“可,可这是潞王用于……用于……”
“嗯?潞王想抛弃他的子民跑路?”
“不是不是,叶部院千万别误会!”
“要想本官不误会就把马交出来。唔……全拿走也不好,潞王出巡没了马拉车,世人会说本官苛待宗藩,留四匹吧。”
王长史低头下,精神萎靡道:“就依叶部院所言。”
“哈哈,潞王爷高义,本官会如实向陛下为潞王请功!”叶宰皮笑肉不笑说道,随之又看向马广波。
马广波全程旁观了叶宰压榨潞王府的一幕,心里正幸灾乐祸呢,不防事情又转到自己头上。
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瞄了眼仍低头计算的王长史,心想死道友不死贫道,硬着头皮叫苦道:“抚台,下官这个知府苦哇,河内城内城外大半产业都是潞王府所有。一年的赋税就收个三瓜两枣,除开上交、划拨的,三班衙役都养不起,书吏也一减再减……”
王长史倏地抬起来,眼中射出仇恨的光芒,骂道:“马广波,休要血口喷人,无中生有……”
马广波理也不理,继续给叶宰算帐:“还有临时加派。栗如今年上半年:
三月间,布正司突然下达公文,要取豆米两千石、草一千束,运到鄣德天平山百户所交纳;五月,布正司下文,叫下官于怀庆当地购健骡百头、布袋五百条,送到河阴广武山百户所交纳。这两地挨着怀庆,路途近任务也算轻省。
再说点重的远的,同是五月,布正司双下了一道公文,勒令怀庆府制作铜锅百口、买战马百匹,送到河南府弘农卫。就不说路途遥远了,我们怀庆哪里来的铜,哪里买得到马?
抚台,下官真不是在叫苦。您看,这些采购的银两都得怀庆府出,而且都不说明应在哪项钱粮中开支,以后又该怎样报销核算。只是说延误了便以军法论处!”
叶宰点点头听进去了,便问:“你都说没收到多少赋税,又哪里来的银子?”
马广波神情一黯,摊手叹道:“上峰指派,我等底下官吏哪敢拖延,不得以……只能分派于民间……”
霎时,叶宰心头的怒火顿时一股一股往脑门上窜,真想跳起来一巴掌抡圆了打向马广波,可转念一想,这种事又岂能只怪马广波?大明何处不是如此?
后世有句话叶宰非常赞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叶宰在镇正府虽然工作不久,但对这句话却深有体会。上级政府、上上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个部门的各种政策,最后都得经过基层干部来传达、组织和落实。
有时候命令来得急要求立即反馈,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些不那么“规矩”的事。
当然,后世网络普及,想随便欺负小民就得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想到这儿,叶宰叹息道:“私派多于正赋,混乱多于秩序,以至民不堪命,怨声四起啊……”
“谁说不是呢?”马广波陪着叶宰叹了一口气。
叶宰斜眼看了眼马广波,心里给他下了个定义:此人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官僚!
接着转向王府左长史,抛出新的话题道:“李长史,潞王殿下病得重不重?本官方便前去拜访吗?”
李长史不敢怠慢,恭敬抱拳道:“叶部院,潞王近段时间夜里常常盗梦出汗,白日则精神萎靡,实在不方便接待外人。请叶部院见谅!”
“这样啊,本官本想与潞王谈谈捐资助饷的事,没想却到底缘悭一面。”叶宰好像并不在意,面无表情伸出筷子夹菜。
殊不知,他这番表情却吓坏了李长史。要知道大明的藩王在文臣眼中堪比豕犬,一省的最高长官巡抚要收拾一个藩王,手段有得是。
李长史和叶宰不熟,上哪儿知道叶宰对外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是面瘫脸?故以为叶宰对潞王不满,遂麻起胆子承诺道:“叶部院,军粮的事好说。毕竟肃清怀庆匪患潞王也责无旁贷。下官代表王府,捐出……”
他伸出一根手指,本来想说“一千石”的,可发现叶宰自顾吃菜并不搭理自己,遂再伸出一根手指头,惶急道:“二千石粮食。”
“哦……”叶宰不置可否,舞动筷子再去夹另一样菜,嘴里啧啧有声。
李长史暗骂“贪得无厌!”,索性一只手五根手指头全伸出来,道:“再加五千两银子。”
说完后眼巴巴看着叶宰的反应。
叶宰搁下筷子,慢条斯理道:“五千两银子,河南粮价如今高企,差不多六两一石,算下来也就800多石,不太够呀。”
李长史脸皮立刻涨成猪肝色,结结巴巴道:“那……那……”
他还没“那”个所以然,又听叶宰继续说道:“其实本官对银子没啥兴趣,给得再多也买不到多少粮食。李长史,潞王府里有马吗?”
“有……有一百来匹。”
“给本官如何?”
“可,可这是潞王用于……用于……”
“嗯?潞王想抛弃他的子民跑路?”
“不是不是,叶部院千万别误会!”
“要想本官不误会就把马交出来。唔……全拿走也不好,潞王出巡没了马拉车,世人会说本官苛待宗藩,留四匹吧。”
王长史低头下,精神萎靡道:“就依叶部院所言。”
“哈哈,潞王爷高义,本官会如实向陛下为潞王请功!”叶宰皮笑肉不笑说道,随之又看向马广波。
马广波全程旁观了叶宰压榨潞王府的一幕,心里正幸灾乐祸呢,不防事情又转到自己头上。
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瞄了眼仍低头计算的王长史,心想死道友不死贫道,硬着头皮叫苦道:“抚台,下官这个知府苦哇,河内城内城外大半产业都是潞王府所有。一年的赋税就收个三瓜两枣,除开上交、划拨的,三班衙役都养不起,书吏也一减再减……”
王长史倏地抬起来,眼中射出仇恨的光芒,骂道:“马广波,休要血口喷人,无中生有……”
马广波理也不理,继续给叶宰算帐:“还有临时加派。栗如今年上半年:
三月间,布正司突然下达公文,要取豆米两千石、草一千束,运到鄣德天平山百户所交纳;五月,布正司下文,叫下官于怀庆当地购健骡百头、布袋五百条,送到河阴广武山百户所交纳。这两地挨着怀庆,路途近任务也算轻省。
再说点重的远的,同是五月,布正司双下了一道公文,勒令怀庆府制作铜锅百口、买战马百匹,送到河南府弘农卫。就不说路途遥远了,我们怀庆哪里来的铜,哪里买得到马?
抚台,下官真不是在叫苦。您看,这些采购的银两都得怀庆府出,而且都不说明应在哪项钱粮中开支,以后又该怎样报销核算。只是说延误了便以军法论处!”
叶宰点点头听进去了,便问:“你都说没收到多少赋税,又哪里来的银子?”
马广波神情一黯,摊手叹道:“上峰指派,我等底下官吏哪敢拖延,不得以……只能分派于民间……”
霎时,叶宰心头的怒火顿时一股一股往脑门上窜,真想跳起来一巴掌抡圆了打向马广波,可转念一想,这种事又岂能只怪马广波?大明何处不是如此?
后世有句话叶宰非常赞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叶宰在镇正府虽然工作不久,但对这句话却深有体会。上级政府、上上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个部门的各种政策,最后都得经过基层干部来传达、组织和落实。
有时候命令来得急要求立即反馈,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些不那么“规矩”的事。
当然,后世网络普及,想随便欺负小民就得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想到这儿,叶宰叹息道:“私派多于正赋,混乱多于秩序,以至民不堪命,怨声四起啊……”
“谁说不是呢?”马广波陪着叶宰叹了一口气。
叶宰斜眼看了眼马广波,心里给他下了个定义:此人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官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6/16908/60272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