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基地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第二十九章:基地
    不一会儿,杨少冬和徐志辉等一行人,来到了这所小学。
    到了门前,这里原先的栅栏门,都被镶上了铁片,彩钢瓦。
    不留任何缝隙,尽量避免外面能看见里面的情况。
    以免过路的掠夺者或者图谋不轨的人们,看到里面住着人,会惦记上这里。
    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些许个游荡至此的骸体,看到了里面有猎物,会抵在门外吼叫,让人看了有心理上的不舒服。
    数量少了虽然不足威胁,但是少数会引来多数,那就不容小视了。
    徐志辉站在门前,从大门上的某处拼接口,用手一拉,打开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小窗口。
    又将兜里的手电筒拿了出来,抵进窗口里,照着一个方向,有规律的闪了三下亮光。
    亮光冲着的那个方向,便是大门里面一旁的警卫室里,
    他们将警卫室,设成了站哨的哨岗,
    而此时,在警卫室里面正站哨的人,像是接收到了什么信号,
    便走出警卫室,给他们打开了门。
    那正是夜间巡逻兵的开门信号。
    在夜间出入,要尽量的保持安静。所以才选择了这个办法,也能通过暗号,认清敌我。
    不可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的。
    众人进去了之后,
    里面的环境,映入眼帘。
    这所小学规模不大,正前方往里走最深处,只有一栋坐北朝南的教学楼。
    虽然只有三层,但是占地面积非常庞大。
    学校所有会议厅办公室,还有所有教室,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都在这一栋楼里。
    在学校的后院,还有一个硕大的仓库房,曾经是用来放置课桌椅子,***书用具,杂货什么的。
    不过里面的那些东西,早就被这里的人搬空,全校所有的桌椅之类的东西,拆卸之后,废物利用,做成了床,柜子,隔板等用品。
    隔板则是用来将一个教室,隔成几个小房间,供人居住。
    一个教室就能隔出四间房间出来。
    所以说这里地方很是赋予,容纳上百人家子人居住都不是问题。
    杨少冬一进门,左侧就是小学的操场,
    可以看到有很多类似帐篷的小棚子,依次排列扎营在了操场上。
    大致扫了一眼,应该有几十来个。
    明显看出,那里也是住人的地方。
    只不过教学楼里居住的,都是幸存者平民。
    而睡在这里的,则是战斗人员,主要做防御工作,外出搜刮,应敌等具有风险性的武力工作。
    在这里的制度,平民和战斗人员是分开的。
    由于工作需要,和为了避免些某些杂碎小事,战斗人员和平民必须分开居住。
    操场地方最为宽敞,可以看到很多用来摆放武器的货架,排列摆放在那里上面都摆满了武器。
    还有几个用来练习射击的靶子。
    靶子上面还插着几支箭,可以推断出他们这里应该具有弓弩之类的武器,会使用的人,应该不多,还正处于练习阶段。
    原来的操场,就当成了他们这里的兵营区。
    有些有家人的战斗人员们,和家人也得分开住,住在兵营区,还做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工作,什么危险事都是他们先上。
    如此的付出,也就代表着他们这些人,在日常会享有优待,比如吃食方面,用品方面等等。
    有家人的,还会额外得到一份口粮补助,赠给他的家人。
    这是拿命换来的回报,应得如此。
    拟出这个条件,也是为了避免战斗人员会有不平衡的心态,付出的比平民多,回报的却一样。
    本来还没有几个自愿参加的战斗人员,因为这个条件一出,颇有改善,不少人为了那份优待和额外的补助,而主动加入。
    当然,平民也没有闲着,只要是这里的一份子,就需共同努力,带动所有人可以利用的地方,这里才会得到完善的运作。
    库存的粮食提供给这里的人,而他们就得干活,作为交税性质的回报。
    因为通过观察,杨少冬往学校深处走去,见学校的右侧,曾经闲着很大的一块地方,也被他们利用了起来。
    搭建了几间小工坊。
    为了让这里保持正常运作,生产制作一切消耗品。
    每间小工坊,代表着不同的消耗品维持生产。
    同时每个工坊都需要人力的维持,
    这也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分配了岗位工作。
    第一个看到的是武器装备工坊,生炉铸铁,备足了工具和材料,做武器和装备。
    安排了一位早些年在村里打造农具的手艺人老师傅,来当把式,做指挥工作。
    第二个看到的就是加工吃食的工坊,主要是做某些食物的风干和储存工作,还有食品二次加工,生产军粮等。
    还有裁缝工坊,穿的、盖的、铺的、垫的,布匹被褥衣物,等缝补工作,外带晾洗。
    再一个就是木匠工坊,专门是做修补和定做家居用品。
    杨少冬也还看到曾经学校里的草坪和花园区域,也被他们种上了粮食庄家蔬菜,开始注重起了农业产物。
    在学校正中央的区域,被篱笆圈起了一块地方。
    可以看见里面有一头猪,还有一只羊。
    对于牧业,他们也开始了起步,没有先宰杀了解决燃眉之急,而是圈养了起来。
    之前这里也养过几条狗,将村子里剩下的那几条看家狗,全都喂养了起来。
    起初的目的是为了,看门,以防外敌入侵。
    但之后才发现,有很多狗子在半夜听到外面的动静之后,总会叫个不停,
    这只能半夜引来更多的骸体,有一次就差点酿成了大祸,
    并且狗叫声也会引来敌军注意,让图谋不轨的人们更早的发现了这个根据地。
    最后人们发现养狗可不是个好主意,所以决定,全部宰杀,加工风干,制成口粮。
    得到饱餐一顿的人们,也是在那次,才意识到了牧业的重要性,所以才不惜风险回到村里,将户里所剩的最后一只羊和一头猪,迁到了这里饲养。
    从表面上来看,这里似乎过的还算赋予,最起码不会为了吃食而发愁。
    但是杨少冬却发现,即使是表面上看去富裕,一切运作的度是那么循环流水,
    但如果要是供着将近百人的吃食,并且还是持之以恒长久的消耗,那就显得非常紧迫了。
    从这些人的状态上来看,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补给的压迫。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6/16650/59598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