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汉锦衣卫 > 第129章 刷新认知

第129章 刷新认知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小王原本准备立刻回答‘没有’的。
    但经过了之前之事,所以这次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下。
    “没有,我保证!”随后小王才拍着胸口道。
    他确实是没看到,这个没有一点含糊。
    不过这样做,感觉是他经过了回忆,得到了确定,才说出的回答。
    “很好。
    继续监视吧。”武凡点了点道。
    随后便带着衡毅等人转身离开。
    “诺!”小王对着武凡等人的背影,一拱手道。
    随即才退回了他监视的位置。
    回到房舍后,颜蓝梦和沙灵韵率先入睡。
    郝修和衡毅商量了一下,以后监视人手要怎么安排,一次监视多久安排换班等问题,才进入睡眠。
    也就武凡,一直在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如果自己是某一方的,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会既对自己有利,又还能坑对政敌。
    同时猜测另外几方又会如何应对等等……
    这样总会有一方得利最大,那么黑手可能就是那一方的。
    直到天亮……
    “见过武百户!”
    “见过衡小旗、郝小旗……”
    都天亮了,武凡自然不可能继续睡,只好带着一行人前往飞虎堂点卯。
    而新人们也是惯例见礼。
    对此颜蓝梦越发觉得,她一定要尽快晋升小旗,否则总感觉被衡毅这小子给比下去了。
    哪怕是平时对什么都不在意的沙灵韵,听多了也有点触动。
    “武凡,李顺的死,你怎么看?”武凡一到自己的位置,张头便直接询问道。
    武凡:……
    我怎么看?
    我有没有相关经验,你还不清楚吗?
    我躺着看,坐着看行不行?
    “头有什么指示?”武凡沉吟了一下,虚心求教道。
    不管是之前的原主,还是武凡自己,都没有处理这种案子的经验,所以张头肯定不是要问自己怎么看,而应该是想给自己指点一下。
    “我是在问你的看法!”张头眉头一挑道。
    武凡:……
    原来不是指点?而是真问我的看法?
    那我肯定是坐着看,最好能躺着看……
    “李顺不是自尽?”只是那些话,武凡也就敢在心理吐槽一下,随后试探性的回答道。
    “你是怎么判断李顺不是自尽的?”张头随后又询问道。
    “这个啊……”武凡随后把自己昨天初步尸检情况,给张头说了一遍。
    尤其是脚踝处的勒痕,出现的有点突然。
    “脚踝上的勒痕?
    这点没什么用,如果要定性为自尽。
    这个勒痕可以说是带脚镣带的。”张头摇了摇头道。
    “头,别说李顺不是要犯,他连犯人都不是。
    怎么可能会给他带脚镣?”武凡辩解了一句。
    对于要犯,因为要防止逃跑,带脚镣很正常。
    但这种要犯,通常出现在府衙大佬与刑部大牢。
    至于锦衣卫大牢,能进锦衣卫大牢的要犯,那都是有身份的人,人家也不会想着逃跑。
    何况李顺连犯人都不是,就更不要说逃跑了。
    看看李元杰,好歹也是背了一个杀害兵部尚书之子的‘罪名’,你看李元杰带脚镣了吗?
    武凡突然发现,这锦衣卫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但抛开锦衣卫几个字不谈,这官场处事风格,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怎么给李顺带脚镣,是那些人应该考虑的说辞。
    但只要能给出个合理的说辞,这脚踝有痕迹,也就属于正常情况。
    总之是与不是,还是那些看守大牢的说了算!
    所以你不能因为脚踝有痕迹,就认为李顺不是自尽的!”张头随口回答道。
    “但我认为,这事已经不单单是李顺是不是自尽的问题了。
    而是锦衣卫内是否有内鬼的问题!”武凡沉吟了一下道。
    继续纠缠脚踝痕迹显然没啥意义,所以只能抛出另一个猜测。
    “有没有内鬼,这个不需要你操心,自有该操心的人去操心。”张头平静的说了一句。
    随后又补充道:“何况在现在这个关口,就算明知道某人是内鬼,锦衣卫也不会处理他。
    一是,会让人看锦衣卫的笑话。
    二是,内鬼有内鬼的作用。
    三是,锦衣卫可以说是最难安插人手的地方,不是你认为有内鬼,就是有内鬼的。”
    十二亲卫中,为什么只有锦衣卫是子承父业制,就是因为这个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外人安插内鬼。
    也正因为锦衣卫很难安插内鬼,所以武凡的说法,上头不一定会认同。
    当然,如果说难以安插内鬼是好处,那缺点也是有的,就是新鲜血液难免不足。
    一旦出现重大损失,可能会出现招不满人的情况。
    就拿他的飞虎百户来说,就因为有几家不但没有子嗣,甚至连叔伯都没有,又或者有叔伯却没有子嗣,或者有子嗣但年龄不够的,都会出现空缺。
    短时间内这些空缺或许无所谓,但时间长了,这个制度的弊端就会越来越大。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6/16011/57908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