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皇后又打朕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突力出的难题

第一百三十二章 突力出的难题

推荐阅读:英雄再临(英雄?我早就不当了)巨星年代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洛丹伦之辉重生都市仙帝快穿反派又甜又野时空捉妖局爱缤纷妖孽王爷的独宠妃请神,开局关二爷上身

    “他们总觉得人家皇帝年龄小,会很蠢,实际上呢?我看梁国的小皇帝至少不比某个自作聪明的家伙差。”
    “他不是自作聪明,是真聪明,拿我们青部的命比草还轻贱,战胜了是他的功劳,败了,死的是我们。”
    “之前梁军说,辽东梁军攻击青部,打败我们的族人,他还说是谎言,是梁军编造出来乱我们军心的,结果呢?信报已经传来了,是真的,他们却丝毫没有救援的意思。”
    “我们在这里打仗,再英勇有什么用,保护不了自己的家人,不如偷偷逃回去,带着家人逃了吧。”
    是夜,十几名青部突力人连夜逃出,因为怕惊动人,没有用马。倒是逃出了军营,但是走不快,白日被追上,押回军营做逃兵论,斩杀当场,以儆效尤。
    于大梁朝廷想尽方法遮掩不和,显示“人和”不同,突力的分裂与不和,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贤亲王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请王兄派一队兵马去东面,以安军心,免得生乱。”
    “谁敢生乱,都砍了便是!你整日军心民心,顾虑这顾虑那,累不累!”
    这是不肯了!眼看军心散乱,贤亲王心想,要乱大家一起乱:“王兄,请把榆林俘虏放给梁国。”
    鞑靼王虎目圆瞪:“你说什么?”
    “带着还要吃粮食,还要派人去看管。不如放还梁国,给梁国出个难题。”
    “人还给他们,美死他们了,还是什么难题?”
    “蓝钰指挥失误一定会被重重处罚,守土之功不论,一失地就抄家灭族的罪,必然会寒了边关梁军的心。”
    突力王不耐烦:“又是心,我只认力量。行了,一点儿小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贤亲王摇头,没有人心,哪来的力量。
    最终,随着宁夏卫捷报送到京城的,还有蓝钰等人。
    捷报在文华殿传阅,小皇帝龙颜大悦,难得给谢傅詹好脸色:“朕真没想到,谢通政的儿子竟然有孔明之才。”
    谢傅詹老脸不知道怎么就红了:“一个文官,让他去安抚伤亡军士,他怎敢越俎代庖,插手军务。”
    这是胜了,朝野欢喜,这若败了,谢家满门给他陪葬。那个混小子,怎么就这么大胆!
    嗯,大胆其实随他,当初他也是提着谢家满门的脑袋跟先帝进谏。
    一时间,倔强又顽固的谢老头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骄傲。
    司马韧说:“难怪那日钱太傅初理政务,就坚持推荐谢监丞,原来是知人善任。”
    刑部尚书秦正高兴不起来,因为蓝钰被周文正派人押解回京,此人怎么处理很考验政治智慧:“这蓝钰,该怎么处理?”
    小皇帝笑容未敛地来了一句:“蓝钰是谁?”
    “榆林卫指挥使。”
    小皇帝懒懒地说:“不是早说了吗?交由刑部按律处理。”
    律法上规定了文官犯下公罪怎么处理,可没规定武将怎么处理。因为武将一旦决策失误,就战死或者被俘虏杀害了,这样被俘虏又被活着送回来的,仅此一人。
    杀吧,到底曾经在边关苦守,也曾多次打胜仗,带兵杀敌近万人,就算不念功业也得念几分辛劳。
    不杀吧,他的决策导致榆林失守,上万将士阵亡,十几万百姓在敌人铁蹄下任人宰割。
    小皇帝看出他的纠结:“如果你不能做决断,就去找钱太傅问吧。”
    距离那日十二台大轿进宫,又过了十天出头。钱明月身体不说大好,也基本能支撑了。
    她看小皇帝与臣工配合默契,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便不主动进宫。
    这江山迟早要交到他手里的,越扶着他,他可能越不会走,等他学会怎么处理政务,在臣工中树立起权威,她也好轻些压力。
    秦正带着难题进来,钱明月一点儿也不意外,小皇帝总会把为难事丢给她。
    钱明月问:“蓝钰的父亲是开国将军,太祖爷打江山时,蓝老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秦大人可是在为难蓝家人怎么处理?”
    秦正说:“蓝家倒是好处置,蓝钰一支受牵连流放,其余人无罪无罚。”
    “臣不能决断的是,这蓝钰是处死还是流放或者充军?”
    钱明月说:“不急一时,再等等。”
    “等?”
    “突力军中有聪明人,自己不杀俘虏反倒送给大梁,就是让我们为难,既然不易做决断,不如再等等,看看榆林事态怎样。”
    “如果能不花太大代价收回榆林,便放过他,如果榆林百姓受到屠戮,谁也不能怪朝廷狠心。”
    既然为难,就等,看命运往哪边加码,看看做哪个决定的理由更充足。
    秦正却敏锐地意识到,钱太傅怕是早起了杀蓝钰的心。
    收回榆林还想不花大代价,怎么可能!以突力的残暴习性,屠城,怕是迟早的事,迟迟没有屠城的消息传来,已经令人意外了。
    钱明月甚至不敢想“屠城”二字,她祈求命运放过榆林百姓,放过蓝钰。
    她算大梁最具权势的人之一了,她都要指望命运的时候,寻常百姓谁还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吃了败仗,军心浮躁,贤亲王迫切需要一场胜仗,但宁夏卫啃不动,榆林城外漫山遍野的大梁军队更难对付。
    探子回报说:“那宁夏城的指挥使跟梁国将来的皇后有亲戚,是她亲舅舅。”
    “那指挥打仗的,是梁国将来皇后的老师。一个六品官而已,梁军的元帅周方正跟他兄弟相称,对他非常恭敬。”
    贤亲王自觉深知中原文化:“难怪宁夏卫兵将那么多,周方正在讨好未来的皇后。大梁总共就那些兵马,宁夏卫多,其他卫就少。”
    “攻宁夏中卫,再占一城,扬我军威。”
    突力集中兵力,打得宁夏中卫节节败退,眼看拦截不住,退守中卫城,接连发信向宁夏城求救。
    之前说到,杨士钊和周方正两个元帅都带兵堵截榆林一带的突力兵。
    一个小地方有两个元帅可不是什么好事,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贻误战机。
    应谢文通建议,周方正主动将部分西路军交给杨士钊指挥,自己则和谢文通到了宁夏卫,防止再失重镇。
    周方正对谢文通心服口服:“敌人果真重点攻击宁夏中卫,贤弟认为该怎么办?”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857/57429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