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重生在70年代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杨彩依(3)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杨彩依(3)

推荐阅读:九零白富美:重生娇妻辣又甜天道图书馆大唐:开局气哭李二传奇从重生开始虎鲸妹妹三岁半征战平行世界你星眸似海神级宠物进化系统帝道凌天傲世药神

    院子门口的保安室白天是三个人值班,院子外边停着两台车,随时用随时开。
    一台送哥哥他们上学去了,张兴明领着丫蛋上了另一台,巧了,开车的又是李保柱。
    张兴明就愣了一下,:“你不是昨晚班吗?没下班啊?”
    李保柱挠了挠脑袋,:“我替王一个,他去相对像去了,中午他回来了我再走。”
    张兴明:“能行啊?”
    李保柱:“行,晚上又不熬夜,睡半宿呢,足够了。”
    张兴明:“那行,走吧,去市局。自己约摸着点啊,身体重要。”
    李保柱发动汽车,拐个弯上路,奔市局开过去,:“没事,咱这不熬夜,不累。要是熬夜的话不行,那我也不敢出车呀。”
    车拐个弯,直接开向市政广场。
    每坐一次车,张兴明都要在心里感慨一下这个时代,不堵车的感觉真的是太爽了。
    马路上汽车已经明显比前两年多了不少,面包,轿车,卡车,张兴明还看到一辆重机突突的从车前面跑了过去,不禁感叹:“哇,重机啊,咱们这啥时候有这个了?看来有钱人还是有啊。”
    国内重型机车的发展从建国就开始了,从150、250到750,型号车型很齐全,也很国际化,主要产地就是南昌、江西,还有京城和上海。
    90年代,国内摩托车进入高速发展期,代表品牌就是春兰。
    1995年,春兰推出春兰虎,春兰豹,火暴全国,是国内第一款并列双缸发动机,至今销售不衰。
    1999年,春兰又是第一个推出V型双缸水冷四气阀发动机,同年造出了我国第一台V型双缸2V60M型汽油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国产太子车有了心脏。
    然而在事实上,国产的这些机车都比不上日本机车在国内的名声大。
    从80年代初开始,机械工业部开始在国内为日本排量机车造势,报纸电视新闻,到90年代中期,摩托车市场上已经几乎全是日系品牌,到今天再看,国内除了日系还有什么?
    ……
    到了市局,张兴明直接领着丫蛋去找了董。
    “董哥,忙不?”张兴明把办公室门推开一点,对董喊。
    董停下笔抬头看过来,一看是张兴明,放下笔站起来往门口走,:“二明,你咋来了呢?有事啊?进来呗?”
    张兴明站直身子往后退了一步,董就走了出来,轻声问:“咋了?有事啊?”
    张兴明指了指丫蛋,把丫蛋的户口本递过去,:“我妈的干女儿,要改下名字,我就来找你了。”
    董接过户口本翻开看,嘴上:“名咋了?哎呀我操,这是得改,这啥爹妈啊这是。”扭头看向丫蛋,:“长的这么俊的丫头,这咋连个大名也不给起呢?”
    东北女孩名叫丫蛋的简直不要太多,可也就是个名,哪有拿这个上户口本的啊。
    张兴明:“那些不了,现在我老妈认了闺女了,命令我今天把名改了,赶紧给我弄一下,完了我还得去十二中给她办转学呢,今天办不完回去我妈该发飙了。”
    董合上户口本,:“这不事嘛,来吧。”领着他们往户藉科走。
    在95年以前,内地居民要是想改个名,那也不比迁户口轻松多少,得上派出所申请,然后拿着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到分局户籍科(股级单位)盖章,再拿着上市局户籍科交材料,什么医院街道厂里,证明材料就要一叠。
    然后到市局这边把材料交上去,你就等着吧。
    改名这玩艺儿竟然需要主管副局长签字同意。
    咱就不别的,一个市局的副局长一天得有多少正事大事要办?所以一般就是材料交上去几天,户籍科这边直接盖个章驳回,不予改名。
    当然你有熟人是另外一回事,其实大部分改名的副局长都不知道,他哪有这闲心关心这个啊,也就是户藉科科长同意就行了。
    95年以后,改名相对就容易了,权力下放到分局了,各区县分局就可以变更,相对来改名的难度了不是一点,当然,这跟进入微机时代信息联网也有一定关系。
    来到户藉科,董直接领着张兴明进了科长办公室。
    这个科长正伏在办公桌上写着什么,听见门声抬头看过来,:“董啊,啥事?”就低下头接着写起来,一看就是比较熟了,没拿董当外人。
    董把丫蛋的户口本扔科长桌上,:“给这丫头改个名。”
    科长放下笔,拿起户口本翻着看:“杨智权?谁呀这是?”抬头问董。
    然后翻第二篇,第三篇,看了一眼,然后头一低,仔细看了一眼,扶了扶眼镜,认真看了一眼,抬头对董:“就是改这个吧?这个爹妈也是个人物了,孩子这么大了才给起大名啊?”看了丫蛋一眼。
    董问张兴明:“改叫啥?”
    张兴明:“杨彩依,彩色的彩,依靠的依,单人旁一个衣服的衣。”
    董对科长:“听清没?赶紧弄一下,我还有事呢一会。”马上又扭头对张兴明:“对了二明,你呆一会呗,我那头有事要问问你。”
    张兴明抬手看看时间,点点头,:“行,来得及。”
    科长看向张兴明问:“董,这谁呀?你亲戚哪?”
    董一拍脑门,:“操,光想事了,忘给你们介绍了。二明。这是祖科长,祖必武,他这个姓太容易占便宜了。祖科,这是张兴明,是咱市局的警改顾问,你别看他,是李局亲自聘的。”
    祖科长愣了一下,马上站起来向张兴明伸出手,:“啊呀,不好意思,这也没见过,慢待了慢待了,张顾问。”
    张兴明伸手和他握了一下,:“祖科你可别当真,那是李局逗我玩的。”
    祖科长打了个哈哈,没接这话,拿起户口本来,在抽屉里翻了半天,找出一叠没封皮的户口本来。
    那个年代的户口本不像现在这样的活页,是一个红色的塑料皮,里面就是订装的死页,是手工填写的。
    祖科长拿着丫蛋家的户口本,照着内容往新本上填。
    那个时候的居民信息和现在也不一样,没有身份证啊啥的这些,主要信息只有姓名,曾用名,户藉地址,上学否,结婚否,工作否,还有成份,就是你是贫下中农还是富农地主。
    把不变的内容填好,又问了张兴明一遍要改的名字,还让张兴明给写了一下,然后抄在了户口本的第三页上,丫蛋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大名了。
    填完,祖科长从抽屉里拿出印泥和户藉章来,啪啪一盖,然后再印上他的科长章,这就齐活了。
    孩子不像大人,在那个啥资料都是手动填写的年代,一个大人改名涉及的东西和工作量那就海了去了,孩没有那么复杂,户口本一改就没啥问题了。
    拿着新户口本,董问:“你家搬过来了,户口迁没?”
    张兴明:“没,迁不迁没事吧?”
    董:“那你粮食关系还是在南坟哪,回去买粮啊?”
    85年虽然各种供应票基本已经退出了市场,粮油买卖也基本上放开了,但是粮本还在,还有供应粮,价钱比市场上的议价粮便宜了不只一点。
    张兴明:“我妈没这事,我也没问。我回去问问吧。”
    董点点头,对祖科长:“那我领他们上去了啊祖科,谢谢了啊。”
    祖科长摆摆手,和张兴明握手告了个别。三个人离开户藉科往董办公室走。
    董在三楼,户藉科在一楼。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606/56554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