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咋还有大门呢(3)
推荐阅读:天道图书馆、九零白富美:重生娇妻辣又甜、大唐:开局气哭李二、传奇从重生开始、虎鲸妹妹三岁半、征战平行世界、你星眸似海、神级宠物进化系统、帝道凌天、傲世药神、
晚上五点半,车过来接了姥姥姥爷和张兴明、老爸四个人,还有孙爹孙娘大胜哥兰姐平姐,一起来到饭店。
这时候商场还没下班,饭堂里只有送货组的还有轮休的,十几个人,老妈带着哥哥他们四个单独坐了一桌。
一进门,弟弟在椅子上大喊一声:“姥姥……,”跳下椅子冲了过来,张兴明赶紧冲上前一步,把弟弟抱了起来,弟弟在他身上还挣扎着双手伸向姥姥。
这一下要不是张兴明反应快,直接就得把姥姥撞摔在那。
张兴明在弟弟屁屁上拍了一下,:“老实点。”把他放到地上,弟弟马上投入姥姥怀抱去了,这个亲哪,也是,他可是有阵子没见过姥姥姥爷了。
“来姥,快坐下,要吃饭啦,我给你拿筷子。”弟弟向姥姥献着殷勤。
张兴明:“你光管姥,不管姥爷啊?”
弟弟回头看看姥爷,有点纠结,然后放开姥姥,跑过去扶着姥爷的手:“来姥爷,我帮你找座,跟你,这家做饭可好吃了,全是肉啊,可香了。”
大伙全都笑起来。
哥哥和毛兰低着脑袋在那声不知道着什么,毛军拿着筷子看着厨房那边,看来是饿了。
老妈起来招呼孙爹孙娘,本来挺安静的饭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一桌是坐不下了,只好在边上在开一桌,孙爹孙娘他们一家和老爸直接坐那桌了。
孙娘一边坐一边念叨:“哎呀,这个麻烦哪,在家对付一口得了呗,上这得多少钱哪。”
孙爹拿起桌上的白酒倒了一杯,眯着眼睛先来了一口,啧的一声,匝巴几下嘴,满意的点点头,他在家里都是喝几毛钱或是一块二一瓶的白干,这里备的全是茅台和老窖,能不好喝嘛。
话孙爹这一辈子,就是好喝一口,孙娘去世以后,他每天屋都不出,弄几颗花生,坐在床边,一喝就是一天,睡一觉起来接着来,有时候半个月就没见他换过姿势。
服务员过来问人来齐了没,老妈点点头,服务员喊了一声,开始上菜。
这一年多这些服务员也练出来了,工资发着,这边一个月给补几十,一天固定的几顿饭,幸福的不要不要的,服务态度直线上升。
东北人吃饭,真的是吃饭,菜上桌饭就盛上来了,一口饭一口菜的吃,喝酒的一般也是先吃点饭,然后慢慢喝,除非是礼节性的喝酒,那个不好先吃饭。
像西南地区,就是吃菜,菜吃差不多了弄点饭,或者干脆就不吃主食了,他们也没有主食副食的叫法,就是面,饭,菜。
到这里,在四川人(包括重庆)眼中,好像除了他们,全是吃面的。
东北人你们是吃面的哈,俺们没馒头啊,到西北还是你们是吃面的哈,我们不吃面啊。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能吃面的地区,甚至一天三餐全是面条,馒头是空口吃的,不用菜。
东北,在2000年之前,想找个面馆是真的挺难的,是真不吃面啊。
2000年之后,兰州拉面开始多了起来,后来又有了酸辣粉,不过和四川地区光吃粉不同,在东北是必须配上锅魁的,酸辣粉只能当菜吃。
再后来,有专门的面馆了,不过生意照比四川地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东北人的早餐还是油条豆浆包子饼豆腐脑为主。
……
大伙相互让让,开始吃饭。
张兴明站起来给姥姥姥爷倒上酒,给他们端了饭过来,然后看看弟弟,看看哥哥,都吃上了,回头看看那桌,孙爹喝的美滋滋的,孙娘也吃上了,自己才坐下来端起饭碗。
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不太话,由其是桌上有老人,东北在这方面规矩还是挺大的,话也是声凑到耳边嚓嚓几句。
员工那边也有喝酒的,而且还是女孩子,拿着杯滋溜一口,美滋滋的。
上一世,张兴明认识一个女厨师,一顿一斤半,喝完一点也看不出来喝过。她孩一岁多,还在吃奶,天天除了吃就是一个睡啊,有人:“这孩子也太能睡了,这咋一睡一天的。”
然后另一个人:“喝醉了。”是真醉了,她的奶水度数肯定比啤酒高。
她家孩子上初中就一顿一斤像喝水似的。就是有点笨笨的。
吃过了饭,服务员上来收拾盘碗,老妈就招呼着孙爹孙娘上楼,张兴明:“还上啥楼啊,拿了东西回家唠去呗。”
老妈拍拍脑门,:“忘了,习惯了。”
上楼拿了东西,两辆车把大伙送回新家。
下了车,每个孩子抱着自己的包,跟着大人往里走。
进了院子弟弟还有点紧张,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那种紧张,拉着老爸的手声问:“爸这谁家啊?咱们来嘎哈?”
老爸:“咱家呗,以后就住这了。”
弟看了看张兴明:“二哥,我爸的是真的不?”
张兴明:“嗯,是咱家,以后住这,怎么样?好看不?”
弟弟看看楼,又回头看看院门,:“这也不像是家啊,咋还有大门呢?要是锁了出不去了咋整啊?”
那时候还没有区的概念,居民楼都是出门就是路,没有围墙,只有公家单位才会有围墙和大门,而孩子跑到公家单位里一般都是会挨骂的。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院门到楼前有几十米远,假山景石树木花草,确实不太像是住家院子。那时候就算有院子的,也是光溜的一个场院,没有弄啥景的。
张兴明跑到门卫室里,把电闸推上,一下子院子里藏在各处的灯全亮了起来,楼前面还向上打了漫光灯,灯光下整栋楼金碧辉煌的,院子里因为亮了起来也显得格外漂亮。
那时候的人啊,基本上都没见过这么打灯光的,大伙都很惊奇,情不自禁的四下里看起来,不时的啧啧几声。
老妈:“哎呀,这灯弄的好看。来二宝,领大伙逛逛吧,咱也算是有花园的人了,里面都有啥?这家伙真不,夏营天蚊子不得多呀?”
张兴明:“还是先把东西拿上去吧,就这么抱着逛啊?灯又不关,一会儿下来逛呗,明天白天逛也行啊,又跑不了。”
这时候商场还没下班,饭堂里只有送货组的还有轮休的,十几个人,老妈带着哥哥他们四个单独坐了一桌。
一进门,弟弟在椅子上大喊一声:“姥姥……,”跳下椅子冲了过来,张兴明赶紧冲上前一步,把弟弟抱了起来,弟弟在他身上还挣扎着双手伸向姥姥。
这一下要不是张兴明反应快,直接就得把姥姥撞摔在那。
张兴明在弟弟屁屁上拍了一下,:“老实点。”把他放到地上,弟弟马上投入姥姥怀抱去了,这个亲哪,也是,他可是有阵子没见过姥姥姥爷了。
“来姥,快坐下,要吃饭啦,我给你拿筷子。”弟弟向姥姥献着殷勤。
张兴明:“你光管姥,不管姥爷啊?”
弟弟回头看看姥爷,有点纠结,然后放开姥姥,跑过去扶着姥爷的手:“来姥爷,我帮你找座,跟你,这家做饭可好吃了,全是肉啊,可香了。”
大伙全都笑起来。
哥哥和毛兰低着脑袋在那声不知道着什么,毛军拿着筷子看着厨房那边,看来是饿了。
老妈起来招呼孙爹孙娘,本来挺安静的饭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一桌是坐不下了,只好在边上在开一桌,孙爹孙娘他们一家和老爸直接坐那桌了。
孙娘一边坐一边念叨:“哎呀,这个麻烦哪,在家对付一口得了呗,上这得多少钱哪。”
孙爹拿起桌上的白酒倒了一杯,眯着眼睛先来了一口,啧的一声,匝巴几下嘴,满意的点点头,他在家里都是喝几毛钱或是一块二一瓶的白干,这里备的全是茅台和老窖,能不好喝嘛。
话孙爹这一辈子,就是好喝一口,孙娘去世以后,他每天屋都不出,弄几颗花生,坐在床边,一喝就是一天,睡一觉起来接着来,有时候半个月就没见他换过姿势。
服务员过来问人来齐了没,老妈点点头,服务员喊了一声,开始上菜。
这一年多这些服务员也练出来了,工资发着,这边一个月给补几十,一天固定的几顿饭,幸福的不要不要的,服务态度直线上升。
东北人吃饭,真的是吃饭,菜上桌饭就盛上来了,一口饭一口菜的吃,喝酒的一般也是先吃点饭,然后慢慢喝,除非是礼节性的喝酒,那个不好先吃饭。
像西南地区,就是吃菜,菜吃差不多了弄点饭,或者干脆就不吃主食了,他们也没有主食副食的叫法,就是面,饭,菜。
到这里,在四川人(包括重庆)眼中,好像除了他们,全是吃面的。
东北人你们是吃面的哈,俺们没馒头啊,到西北还是你们是吃面的哈,我们不吃面啊。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能吃面的地区,甚至一天三餐全是面条,馒头是空口吃的,不用菜。
东北,在2000年之前,想找个面馆是真的挺难的,是真不吃面啊。
2000年之后,兰州拉面开始多了起来,后来又有了酸辣粉,不过和四川地区光吃粉不同,在东北是必须配上锅魁的,酸辣粉只能当菜吃。
再后来,有专门的面馆了,不过生意照比四川地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东北人的早餐还是油条豆浆包子饼豆腐脑为主。
……
大伙相互让让,开始吃饭。
张兴明站起来给姥姥姥爷倒上酒,给他们端了饭过来,然后看看弟弟,看看哥哥,都吃上了,回头看看那桌,孙爹喝的美滋滋的,孙娘也吃上了,自己才坐下来端起饭碗。
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不太话,由其是桌上有老人,东北在这方面规矩还是挺大的,话也是声凑到耳边嚓嚓几句。
员工那边也有喝酒的,而且还是女孩子,拿着杯滋溜一口,美滋滋的。
上一世,张兴明认识一个女厨师,一顿一斤半,喝完一点也看不出来喝过。她孩一岁多,还在吃奶,天天除了吃就是一个睡啊,有人:“这孩子也太能睡了,这咋一睡一天的。”
然后另一个人:“喝醉了。”是真醉了,她的奶水度数肯定比啤酒高。
她家孩子上初中就一顿一斤像喝水似的。就是有点笨笨的。
吃过了饭,服务员上来收拾盘碗,老妈就招呼着孙爹孙娘上楼,张兴明:“还上啥楼啊,拿了东西回家唠去呗。”
老妈拍拍脑门,:“忘了,习惯了。”
上楼拿了东西,两辆车把大伙送回新家。
下了车,每个孩子抱着自己的包,跟着大人往里走。
进了院子弟弟还有点紧张,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那种紧张,拉着老爸的手声问:“爸这谁家啊?咱们来嘎哈?”
老爸:“咱家呗,以后就住这了。”
弟看了看张兴明:“二哥,我爸的是真的不?”
张兴明:“嗯,是咱家,以后住这,怎么样?好看不?”
弟弟看看楼,又回头看看院门,:“这也不像是家啊,咋还有大门呢?要是锁了出不去了咋整啊?”
那时候还没有区的概念,居民楼都是出门就是路,没有围墙,只有公家单位才会有围墙和大门,而孩子跑到公家单位里一般都是会挨骂的。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院门到楼前有几十米远,假山景石树木花草,确实不太像是住家院子。那时候就算有院子的,也是光溜的一个场院,没有弄啥景的。
张兴明跑到门卫室里,把电闸推上,一下子院子里藏在各处的灯全亮了起来,楼前面还向上打了漫光灯,灯光下整栋楼金碧辉煌的,院子里因为亮了起来也显得格外漂亮。
那时候的人啊,基本上都没见过这么打灯光的,大伙都很惊奇,情不自禁的四下里看起来,不时的啧啧几声。
老妈:“哎呀,这灯弄的好看。来二宝,领大伙逛逛吧,咱也算是有花园的人了,里面都有啥?这家伙真不,夏营天蚊子不得多呀?”
张兴明:“还是先把东西拿上去吧,就这么抱着逛啊?灯又不关,一会儿下来逛呗,明天白天逛也行啊,又跑不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606/56553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