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我能召唤诸天神魔 > 第170章 古旧的书籍

第170章 古旧的书籍

推荐阅读: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最强雄狮老婆入我怀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大宋朝出动了多少人马?”那名句丽大将依旧不可置信地问道。
    “不到一万。”
    句丽王子郑重其事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句丽大将一脸不信地大叫。
    “若是大将军不信,可以派人去大草原上打探一番,便清清楚楚了。”
    句丽王子冷笑了一声,“小王以人头担保,此事为真,如今蒙元大汗恐怕已经奄奄一息,命不久矣了!”
    句丽王子这话一出,句丽王的脸色几乎绝望。
    这种事情,只要派人去大草原上打听一下,便可知晓。
    句丽王子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便说明,此事是真的。
    可笑的是,五十万蒙元铁骑都败了。
    他们刚刚却想发动二十万句丽军,出征大宋朝。
    二十万句丽军,简直给大宋朝塞牙缝都不够。
    过了好一阵子,句丽王方才勉强站了起来,终于有了决策,“传本王的旨意,立刻去准备珍宝和马匹,本王要亲自前往大宋朝京师,向大宋朝皇帝谢罪!”
    “并且,让智恩公主随本王同行,准备和大宋朝和亲!”
    句丽王说完这些话,整个人仿佛一下子瘫倒在了王座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僵硬地扭了扭脖子,望着大宋朝的京师方向,句丽王仿佛看到了那位坐在皇宫中的皇帝陛下。
    帝威如天!
    掌控四海!
    正是因为这男人的一句话,便让他整个句丽王室战栗不已。
    搜罗句丽全国的珍宝和良马,都未必能够平息大宋朝皇帝的怒火。
    逼得他不得不献上他最疼爱,且最美貌的女儿。
    浓浓的屈辱,充斥在句丽王的心头。
    这段历史,必定会被载入史册之中!
    他句丽王,定会被嘲讽为昏庸无能的君王。
    但句丽王知道自己只有这个选择。
    否则,句丽王室将不复存在,甚至于整个句丽国,都将被从地图上抹去!
    一念及此,句丽王的心中一片悲哀。
    若不是他派兵去抢占烈火帝国的国土,妄图和大宋朝重新划界,他句丽国也不会无端遭此横祸!
    因为他的贪婪,不仅葬送了句丽国唯一的大宗师强者,如今连自己的女儿都赔上了!
    ……
    大宋朝,京师。
    城东,一座新建的府衙之中。
    这座府衙,正是科学院衙门。
    两道身穿寻常百姓衣服的人影,出现在了府衙门前。
    正欲进入这府衙之中。
    “科学院重地,不得擅闯!”
    两名守卫拦住了二人。
    其中较为年轻的一人,陡然亮出了一面金牌。
    “陛…陛下?”
    守卫大惊失色。
    “不必声张,朕只是来参观参观,不想惊动任何人。”
    这位手持金牌的人,正是赵麟。
    在他的身侧,则是曹正淳随行。
    “是。”
    两名守卫小心翼翼地退了回去。
    眼神依旧恭敬无比。
    赵麟和曹正淳二人,走进了科学院府衙之中。
    科学院刚刚成立不久,这府衙之中,显得十分冷清。
    就连仆役都还没有招齐。
    比起那六部衙门而言,无疑就更相差甚远了。
    不过,赵麟此行前来,并不在意这个,他是为了看看,科学院的进展如何。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科学院的深处。
    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科学院官员的研究。
    赵麟信步来到了其中一人的身侧。
    此人一副农夫打扮,浓眉大眼,满身的泥巴,脏兮兮的。
    但他的眼睛却炯炯有神。
    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在其身前,俨然是有着一方田地,上面长着青苗。
    “你这是在做什么?”
    赵麟的神色略显诧异。
    “这是新培育出来的禾苗。”
    农夫打扮的男子开口说道:“再过一段时间,这禾苗,便能长出稻谷了。”
    此时,旁边的曹正淳忍不住嗤笑了一声,“科学院中,怎么还有田野村夫?”
    他此番跟着陛下前来,本来还想着要好好见识见识这科学院。
    毕竟能得到陛下如此重视。
    此地定然不简单。
    却没想到,眼前所见,让他大失所望。
    “你这禾苗,和农民稻田里种植的,有何区别?”
    赵麟托着下巴,问道。
    “不一样。”
    农夫打扮的男子摆了摆手,眼中陡然浮现出了一丝热切,“这是我花费了十年时间,用最优秀的种子培植出来的禾苗,它们的产量,比寻常禾苗要高三成左右。”
    “能高三成?”
    赵麟的眼睛一亮。
    民以食为天,粮食为万民之本。
    历史上,为何会发生农民起义?
    都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粮食短缺。
    平民百姓没有饭吃,只能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若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那无疑能让大宋朝的根基愈发稳固!
    只不过,从培育种子,到建立试验田,再到推广,这期间需要很长的时间。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560/56422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