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北将军武安侯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崇德殿。
刘宏开口问道:“众卿以为,应当如何封赏袁卿呀?”
这下没人敢乱说话了,说的高了,他们没有那个资格,会犯忌讳,说的低了,袁家四世三公可不是好惹的。
这时,窦武感受到袁逢的目光,心中叹道:“此次交易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呀,索性袁基此子我还是见过的,品行并不坏,应当不是大奸大恶之人。”
于是,窦武又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使匈奴中郎将乃智勇双全之辈,其年幼之时,就曾一言惊圣,天音九响,如今又率军大破鲜卑,歼敌十万,如此少年英杰,应当重赏。臣以为,可擢升使匈奴中郎将,为并州刺史,兼镇北将军,总督大汉北境边防。”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连忙有老臣站出来反驳,说道:“闻喜候此言差异,并州刺史之职何其重要,袁基从未处理过政务,如何能够胜任刺史一职,而镇北将军更是重号将军,其位仅次于四征将军,位列二品,袁基年岁不过束发,如何能承担如此重任。”
听到这里,窦武也不再说话,静静地站了回去。
朝臣们开始不断商议,该如何给袁基封赏。
就在争吵越发激烈之时,太尉陈蕃站了出来,说道:“天子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百官这才安静下来。
陈蕃继续说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袁基应当重赏,但是念及年岁尚幼,可先封赏一部分,等其再立功勋一并封赏。”
“老臣提议,使匈奴中郎将原为四品杂号武职,可升其为三品安北将军,负责北境治安,兼监察北境番邦之责。然并州刺史之职确实太过重要,不宜封赏给袁基,可赐其爵位,以示嘉奖。”
百官听到这里,不由得有点头赞同,纷纷出声附和。
刘宏听后又问道:“那赐什么爵位给袁卿才好?”
陈蕃看到没有人说话,心中一叹,继续说道:“老臣建议,可赐其冠军侯之位,以示其功冠全军,并激励其效仿霍侯爷,继续扬我国威。”
这下有些人,听不下去了,连忙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此言不妥,我大汉以来,冠军侯之位何其尊贵,袁基何德何能,竟能获封冠军侯,还望陛下三思。”
这时,袁逢看了那人一眼,袁隗在袁逢身后小声说道:“河东卫家的人。”
袁逢冷笑一声,没有说什么,看了袁隗一眼,袁隗会意,站了出去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刘宏早就在窦太后的要求下,记住了每一个重臣的名字,连忙说道:“袁司徒但说无妨。”
袁隗说道:“启禀陛下,我侄儿袁基曾对臣说过,他之愿,仅仅是为大汉开疆拓土,保境安民仅此而已。勇冠三军,在他看来不过是逞一时之勇罢了,实在非他所愿,他还说,冠军侯有三位就够了,事不过三,他不想为第四个冠军侯。”
这时,窦武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既然袁基之愿乃是开疆拓土,保境安民,那不如封其为武安侯,以武安天下,再赐其封地,冀州,邯郸武安县。”
刘宏听后,也觉得这个爵位不错,却看见伏完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袁基不过给陛下献上了贡礼,又小胜鲜卑一场,就封其侯爵,莫不是太过儿戏,而且袁基年岁不过十五,这让那些还为封爵的老臣作何感想,还望陛下三思。”
刘宏听后,脸色不喜,心中想到:“什么叫不过给自己献上了贡礼,你们这些人连贡礼都没献上呢。更不要说歼敌十万,这是小胜吗?真当自己是三岁小孩吗,而且年龄小又怎么了,自己不也只有十一岁,还不是当上了皇帝。”
这时,闻喜候窦武站出来,说道:“臣认为年岁不是问题,古有甘罗十二岁授上卿,今袁基不过获一侯爵,臣以为,当之无愧。”
说完,看了一眼窦太后。
窦太后这时开口说道:“闻喜候所言在理,哀家认为,可封袁卿为武安侯。”
于是,刘宏连忙说道:“如此,那就封赏袁卿为安北将军,负责北境治安,兼监察北境番邦之责,再赐袁卿武安侯之位,封地冀州邯郸武安县。尚书令,草拟诏书吧。”
此话一出,百官中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面露不虞。
袁逢和袁隗相视一笑,袁逢站出来躬身,说道:“臣袁逢,替犬子,谢陛下恩典。”
........
并州,雁门郡阴馆。
“主公要求封地武安县,是为了落子冀州吧?”
书房中,程昱和袁基正下着棋。
虽然面对程昱,袁基依旧是胜少败多,但已经可以和程昱僵持一段时间了。
袁基笑了一下,说道:“仲德怎知,我不是为了武安这个名号?”
程昱听后,也是笑了一声,落下一子,说道:“主公说笑了,武安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号,不管是武安君还是武安侯,除了高祖皇帝这个武安侯外,其余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哈哈哈哈,果然还是仲德深知我心,根据家父传信,此次封赏,重号将军中,获封四平将军,应当是没有问题,能不能达到四安将军,就看袁家的能量了,毕竟我的年纪太小,这是个硬伤。至于文职,我是想利用此次封赏,让仲德来担任这雁门太守之职,但此事,还需要和师兄商量一下,毕竟师兄现在是雁门太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宏开口问道:“众卿以为,应当如何封赏袁卿呀?”
这下没人敢乱说话了,说的高了,他们没有那个资格,会犯忌讳,说的低了,袁家四世三公可不是好惹的。
这时,窦武感受到袁逢的目光,心中叹道:“此次交易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呀,索性袁基此子我还是见过的,品行并不坏,应当不是大奸大恶之人。”
于是,窦武又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使匈奴中郎将乃智勇双全之辈,其年幼之时,就曾一言惊圣,天音九响,如今又率军大破鲜卑,歼敌十万,如此少年英杰,应当重赏。臣以为,可擢升使匈奴中郎将,为并州刺史,兼镇北将军,总督大汉北境边防。”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连忙有老臣站出来反驳,说道:“闻喜候此言差异,并州刺史之职何其重要,袁基从未处理过政务,如何能够胜任刺史一职,而镇北将军更是重号将军,其位仅次于四征将军,位列二品,袁基年岁不过束发,如何能承担如此重任。”
听到这里,窦武也不再说话,静静地站了回去。
朝臣们开始不断商议,该如何给袁基封赏。
就在争吵越发激烈之时,太尉陈蕃站了出来,说道:“天子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百官这才安静下来。
陈蕃继续说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袁基应当重赏,但是念及年岁尚幼,可先封赏一部分,等其再立功勋一并封赏。”
“老臣提议,使匈奴中郎将原为四品杂号武职,可升其为三品安北将军,负责北境治安,兼监察北境番邦之责。然并州刺史之职确实太过重要,不宜封赏给袁基,可赐其爵位,以示嘉奖。”
百官听到这里,不由得有点头赞同,纷纷出声附和。
刘宏听后又问道:“那赐什么爵位给袁卿才好?”
陈蕃看到没有人说话,心中一叹,继续说道:“老臣建议,可赐其冠军侯之位,以示其功冠全军,并激励其效仿霍侯爷,继续扬我国威。”
这下有些人,听不下去了,连忙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此言不妥,我大汉以来,冠军侯之位何其尊贵,袁基何德何能,竟能获封冠军侯,还望陛下三思。”
这时,袁逢看了那人一眼,袁隗在袁逢身后小声说道:“河东卫家的人。”
袁逢冷笑一声,没有说什么,看了袁隗一眼,袁隗会意,站了出去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刘宏早就在窦太后的要求下,记住了每一个重臣的名字,连忙说道:“袁司徒但说无妨。”
袁隗说道:“启禀陛下,我侄儿袁基曾对臣说过,他之愿,仅仅是为大汉开疆拓土,保境安民仅此而已。勇冠三军,在他看来不过是逞一时之勇罢了,实在非他所愿,他还说,冠军侯有三位就够了,事不过三,他不想为第四个冠军侯。”
这时,窦武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既然袁基之愿乃是开疆拓土,保境安民,那不如封其为武安侯,以武安天下,再赐其封地,冀州,邯郸武安县。”
刘宏听后,也觉得这个爵位不错,却看见伏完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袁基不过给陛下献上了贡礼,又小胜鲜卑一场,就封其侯爵,莫不是太过儿戏,而且袁基年岁不过十五,这让那些还为封爵的老臣作何感想,还望陛下三思。”
刘宏听后,脸色不喜,心中想到:“什么叫不过给自己献上了贡礼,你们这些人连贡礼都没献上呢。更不要说歼敌十万,这是小胜吗?真当自己是三岁小孩吗,而且年龄小又怎么了,自己不也只有十一岁,还不是当上了皇帝。”
这时,闻喜候窦武站出来,说道:“臣认为年岁不是问题,古有甘罗十二岁授上卿,今袁基不过获一侯爵,臣以为,当之无愧。”
说完,看了一眼窦太后。
窦太后这时开口说道:“闻喜候所言在理,哀家认为,可封袁卿为武安侯。”
于是,刘宏连忙说道:“如此,那就封赏袁卿为安北将军,负责北境治安,兼监察北境番邦之责,再赐袁卿武安侯之位,封地冀州邯郸武安县。尚书令,草拟诏书吧。”
此话一出,百官中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面露不虞。
袁逢和袁隗相视一笑,袁逢站出来躬身,说道:“臣袁逢,替犬子,谢陛下恩典。”
........
并州,雁门郡阴馆。
“主公要求封地武安县,是为了落子冀州吧?”
书房中,程昱和袁基正下着棋。
虽然面对程昱,袁基依旧是胜少败多,但已经可以和程昱僵持一段时间了。
袁基笑了一下,说道:“仲德怎知,我不是为了武安这个名号?”
程昱听后,也是笑了一声,落下一子,说道:“主公说笑了,武安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号,不管是武安君还是武安侯,除了高祖皇帝这个武安侯外,其余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哈哈哈哈,果然还是仲德深知我心,根据家父传信,此次封赏,重号将军中,获封四平将军,应当是没有问题,能不能达到四安将军,就看袁家的能量了,毕竟我的年纪太小,这是个硬伤。至于文职,我是想利用此次封赏,让仲德来担任这雁门太守之职,但此事,还需要和师兄商量一下,毕竟师兄现在是雁门太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163/55152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