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333章 真正的失传之物(4100)

第333章 真正的失传之物(4100)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孙先生的意思是……”
    听了孙业的话,吴良已是心中惊讶,并且不由的脑补出了一些东西。
    或许这个同名同姓的人就是孙业的先祖之一!
    而若是如此的话,事情就变得十分更有意思了。
    既然连孙业这个后人都知道葬入这些竖葬棺的孩童,最终都成了公输冢中的“绝户桩”,并且知道“绝户桩”对一个家族的深重影响。
    那么孙业的先祖定然也对“绝户桩”的危害一清二楚。
    因此孙业的先祖若是不希望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自己这一族在三代之内“绝户”,便极有可能对“绝户桩”做些什么。
    比如……偷偷潜入公输冢,将自己家这个被打成了“绝户桩”的孩童“偷出来”。
    若非如此,这口竖葬棺定然不可能以这种显然是从外部挖掘的方式打开,里面的尸首也没有理由不翼而飞,而其他的竖葬棺却还安然无恙。
    这显然是有的放矢。
    可能也正是因此,孙业这一族才最终延续到了他这一代,尽管依旧承受着一些十分厉害的诅咒。
    除此之外。
    再结合孙业之前观察这些竖葬棺给出的结论。
    这些棺材全都出自大师之手,只不过从手艺的细节上来看,应该是出自不同的大师,几乎没有雷同,并且那些棺材上刻着的名字,姓氏也是各有不同……
    吴良顿时又脑补出了更多的东西。
    或许……
    这些竖葬棺全都是《公输经》的传人所造,也就是说他们都是鲁班的得意门生。
    而这些竖葬棺里面葬入的孩童,可能也正是这些得意门生的家中子嗣,并且应该是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助鲁班完成了这处“绝户桩”。
    至于原因。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传承了鲁班的《公输经》,而《公输经》又在天下犯下了可能令匠师一脉永远断绝的恶行,鲁班自己都可以为了给匠师一脉正名,纵身一跃跳下城墙以死明志。
    那么要求自己的亲传弟子采用这样的方式,逐渐断了《公输经》的传承,亦是一种颇为不错的办法。
    这或许才是《公输经》的诅咒!
    不过这些亲传弟子在遵照祖师爷的愿望办理此事时,是否提前知道最终会被打下“绝户桩”,这就不得而知了。
    吴良比较倾向于“不知”。
    因为寻常的“打sheng桩”非但不会令自家香火断绝,还有传言说自家子嗣自此得了鬼神青睐,日后还会回过头来保佑自家福禄双全。
    再加上这是祖师爷的要求,这些亲传弟子就算舍不得自家孩子,也只能忍痛照办。
    但若是知道自家孩子最终其实是被打成了“绝户桩”,那可能就未必有多少人能够心甘情愿的照办了,人本来就是这么现实,就算古人有时候有些愚忠,却也不至于愚忠到这种程度,这么多人因为师傅的一句话,便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家族命运全部交出去,这关乎人性。
    所以吴良觉得。
    应该是鲁班以自己的陵墓需要“打sheng桩”为由,要求自己那些传承了《公输经》的亲传弟子每个人献上了一个子嗣,并且自己打好棺材送了过来,最终又瞒着这些亲传弟子布下了“绝户桩”。
    从而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公输经》诅咒的传闻。
    警告后来者不要再修习《公输经》,更不要利用《公输经》行不端之事,从而保住匠师一脉永不断绝。
    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这件事最终还是会有人知道,比如……孙业的先祖。
    孙业的先祖亦是依照祖师爷的要求献上了棺材与子嗣,后来得知竟是被打下了“绝户桩”,为了家族香火不断,这才不惜兴师动众进入公输冢,想方设法将自家的“绝户桩”给偷了出去。
    为此,孙业的先祖定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那些溶洞与地宫中的尸首,应该便是他们留下来的。
    如此便能够解释孙业身上为什么会有地宫的“钥匙”,为什么知道“绝户桩”的事情。
    可惜此举似乎并未完全扭转“绝户桩”给孙业家族带来的影响,他们虽然勉强保住了一丝香火,但却也只能是苟延残喘,如此才勉强传到了孙业这一代。
    也是因为办了这件事,孙业家中才会每年前来此处祭祀祖师爷。
    因为掘了祖师爷的陵墓,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大逆不道的孽障,世世代代来此赔罪祈求原谅,亦是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
    《公输经》的诅咒,其实本质可能是“绝户桩”的诅咒。
    此前孙业说过,当年鲁班的亲传弟子达到了上千人,即是说世间定有些《公输经》的传人并未受到诅咒。
    不过这样的传闻、甚至活生生的“绝户”例子出现时,也足以震慑到这些人。
    使得他们不敢再将《公输经》传给自己的后人,甚至连自己都不敢再用,免得自己的家族也受到相似的诅咒,最终“绝户”。
    如此《公输经》最终失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5/15105/5496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