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二百五十三章:朱元璋遣使北元,赎回朱棣!

第二百五十三章:朱元璋遣使北元,赎回朱棣!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诸卿,谁还有事启奏?”
    蒋瓛靠近奉天殿门口,就听里面,即将退朝的声音,忙大喊:“陛下,臣有急报!”
    殿内……
    群臣膝盖微曲,都准备行礼了。
    面露诧异,纷纷循声转头……
    蒋瓛急切走入殿内,站定后,高举信报,“陛下,辽东最新消息。”
    群臣紧盯蒋瓛双手捧着的,并不大的纸条。
    魏国公徐达匆忙离开金陵,赶往辽东后,大家慢慢打听,以及随后,朱四郎被困辽东的消息传回。
    大家就已经知晓。
    朱四郎陪太孙辽东之行,同时还肩负,为朱皇帝寻回传国玉玺的秘密任务。
    难道朱四郎带着,朱皇帝心心念念的传国玉玺,被徐达营救回来了?
    许多人隐晦看向朱元璋。
    ‘皇帝又要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朱元璋本眉头微皱。
    听闻辽东消息,忙催促:“给咱呈上来!”
    什么传国玉玺。
    他若是知道,混账老四此行会被纳哈出重兵围堵,他绝不会为了一个传国玉玺,让混账老四去冒险。
    太监匆匆跑下去,将信报取来,呈送朱元璋。
    一个卷着的细长纸条。
    朱元璋按捺着紧张、焦虑心情。
    在群臣眼巴巴,好奇注视中,缓缓将卷着的纸条捋展。
    上面是很的蝇头字,密密麻麻。
    这些年,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好了。
    看东西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楚。
    举着纸条,伸展手臂,上面密密麻麻的模糊字,才渐渐清晰。
    群臣紧盯打量朱元璋神色……
    起先,满脸震惊、惊喜、激动,嘴角高兴的都快咧到耳根了,渐渐,嘴角开始收缩,神色变得极为凝重,一双向来充满威严和冰冷的龙眸中……
    竟然流露出担忧、焦虑之色。
    两只手也微微颤抖。
    群臣的心,也跟着朱元璋神色变幻,起起伏伏。
    百爪挠心般难受。
    片刻后。
    朱元璋缓缓放下手,一只手放在御案下的膝盖上。
    在群臣看不到的地方,紧紧攥住。
    天德还是去晚了。
    混账老四在纳哈出围剿下,不得不率众突入草原。
    而眼下,恐怕正在草原,以数百兵力,承受二十万骑兵集群合击共剿!
    平安否?
    要是扛不住,这个脾气死倔死倔的混账,会不会放下武器,向元朝投降。
    他希望,这混账,这个时候,不要犯倔。
    投降也没什么。
    保住命。
    他可以想办法和北元做交换,把他换回来。
    一时荣辱算不得什么,勾践还卧薪尝胆呢。
    殿内寂静的没有一丝响动。
    百官急的百爪挠心,此刻也察觉气氛不对,不过没人敢做出头鸟。
    胡惟庸悄悄和李善长对视。
    李善长随即跨列而出,心试探:“陛下……”
    胡惟庸这段时间做的很不错。
    经过他提醒,虽然升任左相,但没翘尾巴,夹着尾巴兢兢业业,并且还在等机会,和朱皇帝摊牌。
    所以这种时候,不适合开口。
    其他同僚,更不敢。
    所以只能他。
    朱元璋回神,视线在李善长身上,然后环视群臣。
    将群臣眼巴巴好奇神色看在眼中,犹豫一下,吩咐:“取辽东地图,蓝玉……”
    右侧武将序列中,蓝玉微微愣怔,随即跨列而出,“臣在!”
    “等取来辽东地图后,你给众人讲一讲。”
    他本不想公布。
    可他不,这些人一定会胡乱打听,胡乱揣测。
    到时,指不定会传出很难听的谣言。
    比如老四已经战死辽东芸芸。
    与其如此,还不如明明白白告诉他们。
    老四冲入草原,被二十万骑兵群合击共剿,可混账打得了,奔袭辽阳,折返设伏这种仗。
    或许……或许,可以在二十万骑兵群合击共剿中。
    再次打出惊艳军事史的经典战例。
    蓝玉满脸错愕看着朱元璋,有种受宠若惊感。
    回神后,忙抱拳:“臣遵命!”
    很快,两太监就抱来一卷辽东地图返回。
    殿内四个太监,将地图撑开。
    朱元璋把信报交给太监,由太监转交给蓝玉。
    群臣视线,定格在蓝玉身上。
    蓝玉不由有些轻飘飘。
    在战场上,他被士卒万众瞩目。
    可这种被满朝同僚瞩目,还是第一次。
    竟然是沾了朱四郎的光?
    蓝玉满嘴苦涩,收敛思绪后,展开纸条,扫了一眼,眼睛瞬间瞪大,难以置信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下巴微扬,有点骄傲,‘哼!震惊了?你们再不收敛,咱就把你们一脚踢开,全都给咱去当愚公,咱有老四就够了!’
    想到朱棣。
    朱元璋又不由想到朱棣现在的处境。
    微扬的下巴缓缓放下,默默捏紧拳头。
    群臣急的,暗暗问候蓝玉家眷。
    咳咳……
    朱标咳嗽一声。
    蓝玉这才回神,瞥视同僚,随即走到辽东地图前,指着通远堡,“这则消息是十几天前发生在辽东的一次战斗。”
    “通远堡!”
    “朱四郎当时领兵攻占通远堡,却面临纳哈出统帅三路骑兵,自西向东,密织成一道大网,徐徐碾压而来……”
    尽管信报上没有指出,纳哈出三路大军具体行军路线。
    可蓝玉还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根据辽东地形地貌,准确的推断出来。
    手指在地图上,‘唰唰’划过。
    “北边,同样有三路大军,分别是辽阳路大军、本溪路大军、抚顺路大军,这三路大军,自北向南而下……”
    “此时,朱四郎其实已经陷入绝境,向东南撤退,最终会被大海和鸭绿江所阻,且向东南,地域会越来越狭窄,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
    “蓝将军,六路大军中间有那么广阔的空隙空间,朱秀才完全可以从这些地方走啊!”
    蓝玉瞥了眼提出这个白痴问题的文官。
    文官一直想压着他们武将。
    真要是让这些文官领兵。
    朝廷要倒霉!
    军中士卒也得倒霉!
    今天倒是个机会,让这些文官,有点自知之明。
    当然,也不是所有文官,都会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
    就好比李善长、胡惟庸这种文官,就不会如此。
    “王大人,你以为行军是游山玩水?你可知一千人行军……”
    ……
    “的确有一些道,可人家纳哈出也不傻,这些能行走骑兵的道,只需派出少量骑兵即可,一旦在这些羊肠道发现朱四郎的踪迹,迅速报讯,行走大道的元军骑兵,就能迅速追击、包抄……”
    “而反观朱四郎,行走在道,战马跑不快,最终一定会被包抄围杀……”
    ……
    “蓝将军,还是给我们讲讲,朱秀才如何在这种不可能的绝境中,跳出包围吧。”李善长恰当时候开口。
    蓝玉这才放过提出质疑的王大人。
    呼!
    深吸一口气。
    老朱家难不成,真是受命于天?
    蓝玉腹诽一句,继续道:“朱四郎不但跳出了包围,还奔袭了纳哈出的老巢辽阳……”
    “什么!”
    “奔袭辽阳?”
    “这怎么可能!”
    百官震惊,瞬间打断蓝玉的话。
    胡惟庸、李善长也一脸震惊。
    李善长盯着通远堡和辽阳,拧眉思索,不由摇头,‘不可能,绝不可能,他都想不出任何办法。’
    蓝玉把所有人的反应看在眼底,见众人全都皱眉摇头,不敢相信。
    暗暗苦笑。
    所以,他才怀疑,老朱家真是受命于天。
    要不然,朱四郎凭什么这么优秀。
    反正这种仗,哪怕不愿承认,他都很明白,他打不了。
    “朱四郎在通远堡,放弃了战马,转为步兵,带着麾下一千人,通过昼伏夜出,避开沿途部的方式,耗费四天时间,神兵天降,出现在辽阳……”
    胡惟庸、李善长,以及一些懂点兵法、军事的文官,瞬间瞪大眼。
    一群在朝武将,更是忍不住惊呼讨论。
    “在蒙古人的地盘,放弃战马!朱四郎怎么敢!”
    “可不,反正咱想不到,即便想到,也不敢这么干!”
    “一旦被发现,在蒙古人的地盘,只剩两条腿,就是普通部,都能追着他们打!”
    ……
    武将议论时,悄悄看向朱元璋。
    他们都知道,这样的仗,多么惊艳。
    能打这种仗的人,军事指挥天赋多么高。
    朱四郎可是皇帝的嫡四子。
    人家儿子这么优秀,大家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有部分文官,一时间,反而有些狐疑,可刚才王大人被蓝玉好一顿损贬,此时宁愿不懂装懂,都不敢轻易质问了。
    蓝玉瞥了眼文官,眼底嘲弄一笑,“很多同僚,肯定会,咱刚才,一千人无法通过包围圈,朱四郎为何又能做到呢?”
    “纳哈出密织的大网,是针对骑兵的。”
    “而朱四郎舍弃战马,转为步兵,这张网是网不住步兵的……”
    ……
    不懂装懂的文官,听了蓝玉的讲述,明白了。
    各个惊的瞪大眼。
    朱四郎文能考取甲等第一名秀才。
    武略也如此厉害?
    老朱家真是受命于天?
    蓝玉将文官的震惊尽收眼底,满嘴苦涩,这算什么,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呢!
    “奔袭辽阳后,朱四郎抢夺了一批战马,然后又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折返安平山设伏……”
    蓝玉指着地图讲述,根据有限的信息,基本把朱棣的设伏经过,全部呈现出来。
    “安平山距辽阳其实很近,辽东的敌人,怎么也想不到,朱四郎偷袭辽阳后,还敢在安平山埋伏。”
    “同时,朱四郎也抓住了纳哈出得知辽阳被袭后的心理、情绪变化,断定纳哈出一定会带少量兵马,快马加鞭赶回来……”
    ……
    马后炮,他能完美分析出,朱四郎指挥战斗的经过。
    但,当时如果是他偷袭辽阳。
    他想不到设伏。
    不是欠缺勇气。
    是他没有这么细致入微的思考力,在那么凶险、紧张的情况下,还能合理恰当的分析,敌方统帅听闻消息后的心理、情绪,以及会做出何种反应。
    “后来呢?”胡惟庸忍不住追问。
    “对,后来呢?”
    “现在,朱四郎在哪儿?”
    ……
    其他人纷纷追问。
    这朱四郎是不是太优秀了?
    到了此刻,经过蓝玉全面复盘,所有人都明白,奔袭辽阳、安平山设伏,多么惊艳!
    无论怀着什么目的。
    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朱棣目前的情况。
    蓝玉扫了眼信报后续内容,五味杂陈。
    即觉,朱四郎回不来也挺好的。
    太优秀了!
    可作为一名骄傲的将领,他又很想和朱四郎,在军事上比一比!
    朱四郎若是活着回来,肯定有这种机会。
    朱皇帝将来肯定会用朱四郎的军事才能,虽然不能直接两军对垒交锋。
    但可以在打击北元中,比一比,谁的战果更大!
    “安平山设伏后,朱四郎马不停蹄奔袭本溪,当夜,又连推十几个部,从辽阳、沈阳中间,奔冲转进,进入草原。”
    “消息最后提及,北元益王脱古思帖木儿和纳哈出联手,集结二十万骑兵群,提出了合击共剿方略,在草原,猎杀朱四郎。”
    二十万!
    骑兵群!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朱四郎还能活着回来吗?
    一个大大疑问,悬浮在所有人脑海。
    朱元璋心情很沉重,起身,“退朝吧,标儿、李善长、蓝玉跟咱去御书房。”
    百官这才回神,忙恭送朱元璋。
    朱标三人则忙跟上。
    等朱元璋离开后,奉天殿瞬间响起嘈杂议论。
    “这也太优秀了吧!”
    “可不,竞拍包税、乡土村社、考秀才,眼下又打出这么惊艳的仗,文治武功样样都能!”
    “能从二十万合击共剿中存活下来吗?”
    “应该能吧?毕竟奔袭辽阳,安平山设伏这么惊艳的仗都能打。”
    “绝不可能!二十万骑兵群合击共剿,就算变成牛羊身上的蚊虫,蒙古人也能找出来!”
    “打不过,打不过,除非投降苟活!”
    ……
    百官激烈争论时。
    朱元璋已返回御书房,刚坐下,就迫不及待问:“百室、蓝玉,你们给咱,有机会从二十万骑兵群合击共剿中,冲出来吗?”
    这大明江山,虽然也是他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但此刻,他心乱如麻,无法做出准确分析。
    眼下身边,最懂军事的就是李善长和蓝玉。
    他们也是旁观者。
    或许能给他一点乐观判断。
    李善长诧异看着朱元璋。
    他察觉了皇帝的担忧和关心。
    ‘朱四郎,还真成,朱皇帝心头肉了。’
    收敛思绪后,李善长就开始认真琢磨……
    “陛下,冲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非投降,或许有一条活路。”
    某刻,蓝玉率先开口,“至少,换做是臣,臣没有办法。”
    朱元璋眼神抖了抖。
    朱标不由握紧拳头,紧张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看看朱元璋、朱标,苦笑摇头,“陛下、太子,臣思来想去,得出和蓝将军一样的结论,除非投降,或许有条活路!”
    朱元璋仿佛被抽空力气,肩膀垮下。
    缓缓低下头。
    片刻后,抬头,“百室……”
    李善长三人抬头,不由惊讶……
    朱元璋眼眶微红,“百室,你代表咱出使北元,如果朱四郎战死,就把他的尸首给咱带回来,如果没有,北元胃口不大,通商之类的……只要不涉及割地、赔款,都可以替咱答应,把朱四郎平安给咱带回来!”
    李善长内心卷起惊涛骇浪。
    朱皇帝的隐晦。
    可他听懂了。
    愿意拿出一笔北元草原,紧缺的盐巴、茶叶,赎回朱四郎!
    北元只要象征性给一个铜钱都可以。
    这等于是,为了朱四郎,做好了丢面子的准备!
    自从做了皇帝后,朱皇帝多在乎颜面啊!
    现在为了朱四郎,竟然……
    当然,他出使回来,恐怕也要被罢官免职,替朱皇帝承担一些民间压力。
    不过替皇帝背黑锅,这是美差!
    会得到皇帝感激。
    风头过后,就能官复原职。
    “臣明白,臣马上动身!”李善长郑重抱拳,暗暗补充一句,‘希望赎回一具尸体,这样很多人都能把心在肚子里了。’
    朱四郎文治武功表现出的能力,太优秀了。
    捧杀虽然可以。
    可如果朱四郎战死草原,岂不更一劳永逸?
    朱四郎留下千古美名。
    惊艳整个历史。
    很多人也能松口气。
    你好我好大家好。
    当天,李善长就低调启程。
    尽管很低调,可还是很快被朝堂察觉。
    临近天黑。
    李善长出使北元,赎回燕王或燕王尸首的消息,就开始在整个金陵城疯传……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968/48730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