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二百零二章:卸磨杀‘吕’,秀才考张榜!

第二百零二章:卸磨杀‘吕’,秀才考张榜!

推荐阅读:都市神医虎婿天路杀神十方杀神决神仙求我刷副本玄幻之从卧底成大反派大隋废太子开局无敌蛋NBA之最佳队友精灵之天眷者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翌日。
    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
    “谢万岁!”
    简单君臣礼毕后,群臣纷纷起身,眼神余光暗暗瞥视礼部尚书吕本。
    吕本脸色苍白,站着都摇摇晃晃。
    昨晚,他在东宫跪了一整晚。
    膝盖都差点跪废了。
    不过没关系。
    太子爷现在,肯定对他充满了亏欠吧?
    这份亏欠,等太子登基做了皇帝后,都会加倍补偿给吕家。
    眼下,该做另一件事。
    主动让皇帝卸磨杀‘吕’!
    吕,驴……
    唇角控制不住抽抽,他吕本从效忠元朝,再到如今,荣为大明新朝正二品大员。
    从未栽如此大跟头。
    更未受如此大屈辱。
    “陛下,臣请罪!”屈辱的沙哑声突兀响起,在殿内回荡。
    群臣精神一震,纷纷转身。
    吕本跨列而出。
    屈膝,噗通跪倒,额头杵地,匍匐,“陛下信赖臣,简拔臣为礼部尚书,臣本想对科举选拔,做一些革新创举,未曾想,能力不足……”
    群臣暗暗点头。
    把针对朱四郎,成一次不成熟的科举革新尝试。
    这借口找的好!
    有这个借口,皇帝的责罚,应该会轻很多吧?
    这借口是谁想出来的?
    吕本自己?
    太子爷?
    朝臣一边听吕本陈述罪责,一边暗暗观察朱标。
    ……
    “臣事前考虑不周,在革新过程中,又犯了步子太大,盲目冒进的错误,导致应天府读书人,对朝廷不满,臣请陛下降罪!”
    话音下,殿内回音也渐渐息。
    一片安静中……
    群臣看看匍匐的吕本,又看向朱元璋。
    哈哈!
    龙庭之上,朱元璋居高临下俯视吕本,心中放声冷笑。
    好个巧言令色!
    针对老四的行为,经由吕本之口,就成了新官上任,急于出政绩,考虑不周,盲目冒进的革新尝试?
    这可是个万金油借口。
    往后大明的官,犯了错,都可以用这个万金油借口,为自己自圆其了。
    “好,吕卿认错态度很好,有功当赏,有错当罚。”朱元璋看了眼身侧太监。
    太监拿着折子,站出,大声宣读:“吕本升任礼部尚书,主持监督院试……”
    太监先历数吕本主持院试,犯下的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
    “罚吕本杖责五十,贬为北平按察司佥事!”
    嘶!
    百官倒吸凉气,瞪大眼,错愕抬头。
    惩罚之重,出乎意料!
    正二品贬为正五品。
    这种贬谪,都差不多是一撸到底了!
    这也就罢了。
    杖责五十才最要命。
    他们这些文官,可不是那些皮糙肉厚的粗鄙丘八。
    根据历朝历代的杖责记载。
    五十板子就是文官的生死线。
    打完后,能不能活,就全凭造化了。
    朱皇帝动了杀机!
    可为什么?
    吕本脸色苍白,抬头,眼神剧烈颤抖,惊恐看着朱元璋,‘为什么和预想不一样?!’
    随即,转头,哀求看着朱标……
    如今,只有太子能为他求情了。
    朱标跨列而出,“父皇……”
    “把人拖下去!”朱标刚开口,就被朱元璋打断。
    殿外值守禁军,快步入内,架起呆滞的吕本,拖行离开。
    啊……
    “陛下,臣知错了,饶臣一次……啊……”
    很快,惨叫声从外传入。
    群臣低着头,每一声凄厉惨叫,都让所有人脸色更苍白一点。
    当惨叫声越来越弱时,群臣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浑身发寒。
    声音越来越弱,表明吕本可能不行了!
    胡惟庸余光瞥视朱标,‘这是打给太子看吗?太子做了什么?让朱皇帝如此不满?还是朱皇帝对太子的支持,已经不那么坚定了?’
    吕本可是太子侧妃之父。
    如今,皇帝对吕本隐现杀意。
    尤其,最近朱四郎风头正盛,同时,皇帝还表现出对朱四郎极大的偏爱。
    所有信息,综合起来,太引人遐想了。
    ……
    这一日早朝。
    百官战战兢兢。
    下朝后。
    从奉天殿,鱼贯而出,三三五五交好者,就凑到了一起。
    蓝玉追上徐达,神色严肃低语:“三哥,如果陛下要废太子爷,支持朱四郎,我们兄弟是不是就只能站在对立面了?”
    徐达顿足,看着蓝玉……
    ‘蓝玉,也开始学会拐弯抹角试探了。’
    腹语一句,平静道:“你想多了。”
    话罢,不作停留,快步离开,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嘛。
    回府!
    闭门不见任何人!
    反正他早想如此了。
    ……
    “恩师。”
    右相官房,胡惟庸关上门,便迫不及待询问:“朱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对吕本隐现杀意。
    可提拔的礼部尚书继任者赵翥,以前做过东宫太子赞善。
    太子赞善就是太子伴读。
    也是根正苗红的太子系。
    如此,他之前判断,皇帝对太子的支持已经动摇,就不成立了。
    这回,他是真有些搞不清朱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请恩师教我。”胡惟庸一边给李善长斟茶,一边迫切盯着李善长。
    李善长端起茶杯,掩饰眼中异样。
    朱皇帝多半是看透了吕本所作所为的目的。
    摸透太子的性情,让太子产生亏欠,为长远谋划布局。
    任何一个帝王,只要看穿了,都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此刻,朱皇帝就为什么对吕本隐现杀意!
    这个主意是他给吕本出的,他当然不可能告诉胡惟庸了。
    此刻,他最应该深深藏起来,千万不能让皇帝发现,是他为吕本出谋划策。
    李善长放下茶杯,笑道:“赵翥这个曾经做过太子伴读的人上位,就能明一切了,皇帝对太子的支持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动摇。”
    “至于皇帝对吕本隐现杀意,可能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缘故。”
    话罢,迅速转移话题,询问:“那个用口技,把吕本搞得生死全凭造化的读书人,找到了吗?”
    “快了。”胡惟庸压下心底狐疑,笑道:“已经圈定范围了,是最后出考场的一群考生,这些人的名单,也已经详细列出来了,学生会派人一一调查。”
    这个人才,他势在必得!
    ……
    御书房。
    “父皇,为什么!”
    朱标跟在朱元璋身后,刚进御书房,就情绪有些激动开口。
    朱元璋转身挥手。
    等宫女、太监全都出去,御书房门关上后,才反问:“父皇为什么要卸磨杀驴对吗?”
    朱标唇角动动。
    这件事,最开始时,父皇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纵容。
    如今如此对待吕本。
    这就是典型的卸磨杀驴。
    会寒了人心的。
    他不是为吕本一人。
    而是担心朝臣寒心。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座同时,道:“父皇身为皇帝,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但你是父皇选的太子,也是唯一人选!”
    “父皇愿意把一切都教给你……”
    “不错,从最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咱就准备卸磨杀驴,吕本公器私用,肯定要受到一定惩罚,这就是帝王……”
    ……
    本来借口他都找好了。
    夏时敏一旦在这么难的院试中,都能考中秀才。
    那么,夏时敏为何却在国子监的录用考中选?
    国子监归礼部管辖。
    这个借口,不轻不重,打吕本十几板子,震慑朝堂足够了。
    可谁知道,混球老四搞出一个口技事件。
    “口技是老四做的?!”朱标听闻,惊的瞪大眼。
    朱元璋笑着点头。
    其实,论心肠硬、出手狠辣果断,标儿真的不如老四。
    老四多狠。
    蓝玉去土桥村挑衅,他差点把蓝玉的命留在土桥村。
    吕本上蹿下跳针对。
    老四一直懒得搭理。
    可只要一出手,就让吕本栽的很彻底。
    换做老四是标儿,恐怕吕本就是在东宫跪死,老四都不会产生亏欠感。
    一直以来,他为什么猜忌老四,对老四总是不能彻底放心?
    因为他察觉,老四虽然喜欢土桥村那种平凡、惬意的日子。
    并且乐在其中,也非伪装。
    但老四的骨子里,有一种冷漠!
    老四似乎想用平凡的生活淡化、消融他骨子里那种冷漠,可通过锦衣卫的监视,以及他观察。
    这种冷漠一直存在。
    只有对妙云、对两个孩子、对土桥村村民……
    总之只有被他真正接纳认可,他那种冷漠,才会消失。
    一旦老四有了野心,这种冷漠,会让他如虎添翼。
    其实,这种冷漠,如果出现在标儿身上,才最完美。
    外圣内王!
    朱元璋摇了摇头,收敛思绪,拿起一道折子,递给朱标。
    朱标接过,打开……
    这是一道处罚吕本的旨意。
    不过明显是一道废弃的旨意。
    从三品两浙盐运使,这个处罚可轻了很多。
    朱标抬头,“父皇……”
    “奇怪,咱为何改主意?”朱元璋冷笑,“父皇改主意,也只是打算让吕本去北平任按察司佥事。”
    “五十板子,是父皇听闻他去东宫跪着请罪,加上去的!”
    ……
    随着朱元璋讲述,朱标终于明白了缘由。
    “他胆敢仗着摸清伱的性情,试图让你产生亏欠感,为长远谋划布局,若非他是你岳父,咱会直接杀了他,而非打五十板子,是死是活,看造化!”
    啪!
    朱元璋的手,猛地拍在案牍上。
    朱标沉默了。
    在此之前,他的确觉得很亏欠吕本。
    ……
    许久后,朱标抬头,“父皇,孩儿想去给四弟道个歉……”
    “他跑了!”朱元璋顿时没好气笑骂:“昨天,做下好事后,回到你徐叔府中,他就带着一家四口,脚底板抹油,溜了!”
    “你也不用给他道歉,老四不会因为吕本,而生你的气。”
    他知道标儿为什么想给老四道歉。
    但以他的了解。
    混账老四不会把吕本等同于标儿。
    不会因此和标儿产生隔阂。
    他对吕本出手,也仅针对吕本,并非剑指标儿。
    朱标也不由被逗笑了。
    这个活宝老四,搞出这么大事情,他倒好,第一时间跑了。
    “父皇,老四考的怎么样?有没有把握,给咱们家考个秀才回来?”朱标笑着询问。
    “他跑的比兔子还快,父皇也没问他有没有把握,等一个月后放榜看结果吧!”朱元璋笑骂。
    混账要是不给他考个秀才回来。
    看他怎么收拾!
    ……
    望仙楼。
    昨日抵达江宁时,天已经黑了。
    带着两个家伙,朱棣和徐妙云也不敢连夜赶路。
    就在江宁住下了。
    清早,听到消息的周世显,就赶来了。
    “朱先生,考的怎么样?蒋县令来过一次信,要晚辈随时写信,告知朱先生冲刺科举的情况。”周世显十分好奇,迫不及待询问。
    朱棣看着周浪从辽东送回来的信。
    这封信,是大哥张玉、丘老二、朱老三三人,打着周浪的名义写来的。
    前天送到江宁。
    信中介绍。
    丘老二现在成了大辽河卫指挥使。
    冯胜把整个大辽河沿线的五个卫所,整合成一个卫,交由丘老二统帅。
    这是一个直接面对辽阳王纳哈出的前沿卫。
    丘老二这个卫,没有后方,全都在边界上。
    冯胜此举挺阴险的。
    好在,丘老二没有后方,却有大哥张玉配合。
    大哥这只大寇,已经拥有一万兵马了。
    成功蚕食了几股,本来就对纳哈出阳奉阴违的割据势力,在辽东真正站稳了脚跟。
    养寇计,算是初步走入正轨了。
    信中提及,张老大、丘老二趁着春季整个辽东泥泞不堪,各方都处于军事静默期。
    正在大力垦荒练兵。
    准备在夏季,暗中配合,发起一次夏季作战。
    总计动用兵力,将近两万人!
    这样的兵力规模,比起几次征塞,动辄几十万、十几万的兵力,确实不够看。
    可也不了。
    合理运用,未必不能创造巨大战果。
    ……
    看后,朱棣合上信,笑道:“感觉还成,不过要等一个月后,放榜才能知道具体结果。”
    周世显笑道:“那行,父亲在家书中提及,卫所上官对他不错,体恤他,半个月后,会带着几名袍泽,动身回家探亲,按照时间算,就在秀才考试张榜前后。”
    朱棣眼中异样神色一闪而逝。
    他感觉,周浪带几名袍泽回家。
    可能和丘老二信中,所提及的夏季作战有关系。
    写在两封信上,应该是为了保险。
    毕竟养寇计划,太敏感了。
    这些事,肯定也不能和周世显。
    随即笑道:“那行,你父亲回来,一定要通知我。”
    ……
    朱棣和徐妙云,回到土桥村后,忙着春种、复课、照顾两个家伙。
    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金陵城却有些乱糟糟。
    因为,朱元璋的儿子,朱四郎参加了本届院试。
    朝堂上上下下,紧盯应天府阅卷进度,翘首以盼秀才考张榜日。
    应天府官员,战战兢兢,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胡惟庸等很多人,则在紧锣密鼓,调查口技事件的挑头者。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整个事件开始慢慢还原,浮出水面。
    时间转瞬即逝。
    一月后。
    应天府院试张榜前一天……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一章时间跨度有点大,大家水,我看到了,这次的情节安排,我安排了三条线,一条朱元璋看孙子,一条科举、一条给夏家做铺垫,第一次在一个情节中,同时安排三条线,可能没把握好节奏,在这里,给各位书友道个歉。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968/48729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