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一百八十三章:护犊子,徐妙云暗送秋波,吕氏请求去土桥村

第一百八十三章:护犊子,徐妙云暗送秋波,吕氏请求去土桥村

推荐阅读:网游之超神驯兽师神级种植术废材纨绔之腹黑邪妃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重生末世之终极强化霸天战皇火影之我能垂钓万物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足球大师修仙就是这么科学

    土桥村这边。
    临近中午时。
    朱棣扛着犁,徐辉祖、毛骧每人拎着一串,用草绳串起来的黄鳝回来。
    屋内。
    马秀英听到动静,顺着窗户看去。
    看到几个人的装扮,不由笑了。
    片刻后。
    简单洗漱后的朱棣,就进来。
    第一时间,先跑去看两个家伙。
    春日中午,轻柔的风从窗户吹进来。
    婴儿床四角绑着的纸折风车缓缓转动。
    两个家伙,不哭不闹,睁着黑豆豆的大眼睛,盯着风车。
    看到朱棣靠近。
    朱雍鸣蹬着两只脚,打量着。
    经过一个月的母乳哺育,朱雍鸣和刚出生时,已经完全大变样了,胳膊上,也出现了一点点婴儿肥。
    朱祈婳嘴张开,两只手挥舞着,留着口水,咿咿呀呀,不知要表达什么。
    朱棣伸出刚洗过,还带着湿气的手指,轻轻在两个家伙额头点了点。
    两个家伙,顿时咧着嘴笑了。
    ……
    马秀英、徐妙云谁都没话,静静坐在床边,看着朱棣,傻笑着逗弄两个家伙。
    好一会儿,朱棣才抬头。
    马秀英笑着询问:“未耕种的田地还多吗?”
    这段时间,老四每天早出晚归。
    她看着欣慰之余,也心疼。
    朱棣笑道:“能浇水的水田,今天全部耕完了,接下来,就是种棉花、种玉米的旱地、坡地了。”
    “今年村里有十几头牲口,其实我们一点儿都不累。”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
    有牲口只是能减轻负担,不可能不累。
    她可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者。
    当然,她也知道,老四是不想让她担心。
    笑着转移话题,“今年玉米能煮着吃时,记得给娘送点回去,妙云可是跟娘了,玉米煮着吃,特别好吃。”
    前些天,四郎从隔院,把晾晒干储存的玉米棒,搬到这边。
    她还参与了脱粒。
    一根玉米棒,大概能产玉米三两,三根玉米棒,就基本勉强满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主食消耗了!
    这个产量十分惊人!
    脱粒后,四郎为了给他们尝鲜,还用了少许玉米粒,捣成米粒大的碎粒,做早饭时,加入米粥中。
    别,和米一起熬制成的粥,还特别好喝,更粘稠了,还有淡淡的甜味。
    想来,就是单纯的用玉米碎粒熬制成粥,一定也不差。
    据妙云,嫩玉米期,煮着吃特别好吃。
    今年四郎他们在旱地耕种玉米,如果在旱地实验成功。
    对大明来,会有想象不到的好处。
    北方有大片的山地、旱地。
    “行,到时候我岳父,您和父皇、大哥、二哥、三哥,所有人,人人有份。”朱棣笑着拍胸脯保证。
    去年,村里总计收获了四百三十个玉米棒。
    所有的种子,足够种四五亩了。
    “你是村长,要起带头模范作用,不要可劲儿给我们送东西。”马秀英笑着提醒道。
    虽然乡亲们感激四郎和大丫,不会在意。
    但也不能太过分。
    人心,就是在一点点过分行为中失去的。
    毕竟现在的土桥村是乡土村社模式。
    地里种的庄稼,是村里所有人的。
    朱棣笑着解释:“娘,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你多虑了,庄稼在种下后,除了归属村社全体村民所有。”
    “我们还分出一块,然后在这一块田中,又以家庭以及家庭人口,进行比较均衡的权衡,给每家分了一块,这块玉米,就是供各家自由支配,用来自己煮着吃,送亲戚……”
    不光玉米。
    麦子也有这样的安排。
    到了青麦季节,村里有烤青麦穗的习惯。
    孩子喜欢吃,大人也喜欢吃。
    去年青麦时间,孩子们带着烤青麦穗去上课,就给他和妙云吃过。
    除了吃的时候,弄得手和嘴黑乎乎的。
    但味道真的特别香。
    “搞乡土村社,我们没有一刀切,在充分考虑原有的习俗习惯后,灵活调整乡土村社的一些细节,在尽可能保留原有习惯习俗的基础上,施行乡土村社建设……”
    ……
    马秀英听着听着,渐渐更加认真。
    她就,朝廷要搞乡土村社建设,一定要多听听老四怎么。
    看吧,不光不能引入乡绅,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这些细节,恰恰也决定了成败!
    就拿保留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这一点。
    这就十分重要!
    如果一种政策,推行之初,尚未让百姓看到利益,首先给百姓带来不习惯、不方便。
    轻则怨声载道,物议非非。
    重则,失败而终!
    ‘也不知那个死要面子的男人,明天会不会来?’
    马秀英腹诽着,迫切希望朱元璋能来土桥村,好好和朱棣坐下来谈一谈。
    多听听朱棣的话。
    这些话,都十分至关重要!
    “娘,我去做饭了。”
    闻声,马秀英回神,压下心中埋怨,道:“伱休息一下,明霞和妙音在做。”
    话中,马秀英求助看向徐妙云。
    朱棣敏锐注意到,好笑道:“娘,你想什么就,难为妙云做什么。”
    徐妙云脸变红,红扑扑,含笑嗔怪瞪了眼。
    马秀英也含笑瞪视,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那娘来。”
    反正经过一个月相处,她已经把妙云丫头给捂热了,老四疼妙云,妙云答应了,他总得答应吧?
    马秀英看向婴儿床内的两个家伙,“是关于族谱和名字的事情。”
    朱棣脸上笑容瞬间消失。
    ‘属狗的!跟了你爹,变脸就变脸!’
    马秀英瞧见后,好气又好笑,暗暗笑骂一句,她了解重八,也知道这种男人的性格。
    这种男人,意志特别顽固。
    想要他们改变主意,千难万难。
    忙道:“你先听娘把话完。”
    “四郎。”徐妙云也安抚道。
    她也不想,可母后出口了,她作为儿媳,总得配合。
    这就是母后的智慧。
    首先选择从她切入。
    朱棣压着内心强烈抵触,耐心听着。
    “你父皇给雍鸣,起名高炽,给祈婳起名玉英。”
    “真土!”朱棣声嘀咕。
    都是历史上的名字。
    高炽还好。
    可他家棉袄,玉英这个名字,真的有点土,不如祈婳听着好听。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玉英这个名字的确起的仓促了些。
    是她出宫来土桥村,收拾东西期间,重八想出来的。
    老四这么疼祈婳,听到这个名字,肯定不乐意。
    “娘是这么想的,高炽作为名,雍鸣作为高炽的表字,祈婳就是玉英的名,到时候,把表字和名,都写到族谱上。”
    这是她想到,老四能接受,重八也能接受的方案。
    白了,她这个当母亲的,就是在这对倔驴父子间,和稀泥。
    朱棣能感受到马秀英的期盼,没有反对,点了点头。
    马秀英见朱棣没有反对,备受鼓舞。
    随即,语重心长继续道:“老四,你得为高炽考虑,你不想封王,不想当什么藩王,可高炽呢?难道像你现在……”
    老四恢复王爵很危险。
    但她想给自己的孙孙,谋个郡王、郡主。
    “母后!”朱棣骤然抬头,打断马秀英的话:“雍鸣、祈婳未成年前,我身为他们的父亲,我有权代他们做决定,不会接受来自父皇给他们的任何册封。”
    ……
    他会给两个孩子一次选择机会。
    想当郡王、郡主。
    可以。
    但那个时候,他们明事理了,他会告诉他们,当了郡王、郡主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尤其是女孩子。
    皇室女子,从古至今,就是联姻的牺牲品。
    皇室的男人,联姻如果像他和妙云这样,当然好了。
    即便不喜欢,大不了纳妾。
    可皇室的女子没有这种自由。
    历史上的朱玉英,就被父皇许配给了开国功勋袁洪之子袁容。
    朱玉英过的幸不幸福他不知道。
    反正老头子不在乎,他考虑的是大明江山的整体利益。
    他的棉袄祈婳,想选什么样的夫婿,他和妙云会把关,也会充分考虑祈婳的幸福。
    不靠父皇,难道他朱四郎,就不能给儿女,挣一份家业?
    “娘。”朱棣认真看着马秀英,语重心长道:“我现在也当了父亲,我知道父皇想让我们上族谱的心情。”
    “所以娘提出,我答应了。”
    “但仅仅只是上族谱,在他们未成年前,没有选择是否接受册封前,雍鸣和祈婳不会承担,任何大明皇族的责任和义务。”
    老头子折腾他,逼着他做这做那。
    他捏着鼻子认了。
    可老头子不能要求雍鸣和祈婳,承担这些责任和义务。
    “护犊子这方面,你和你爹一样!”马秀英没好气笑骂道,“行,娘答应了。”
    这对活宝父子!
    徐妙云偷偷给朱棣递了一个崇拜的眼神。
    朱棣没好气笑着瞪了眼。
    就她最没义气,最怂!自己先投降,然后把压力全给到他。
    这会儿暗送秋波,想讨好?
    没门儿!
    明天就是坐月子的最后一天,很快她就得履行欠债人的义务了!
    ……
    翌日。
    五更天。
    群臣还在奉天殿外等着开朝时。
    太监匆匆跑来,大声宣令:“陛下有旨,今日免朝!”
    闻言,百官惊愕。
    “开国九年多,免朝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陛下龙体有恙?”
    “诸位,今天是朱四郎家两个孩子满月日吧?”
    “难道陛下去了土桥村?不会吧?不会吧!”
    ……
    百官惊讶议论中,胡惟庸和李善长对视一眼,瞥视已经转身离开的徐达。
    胡惟庸眼珠子转了转,快步追上宣旨的太监,“公公,陛下去哪儿了?”
    “胡相,奴婢这等人物,怎么能知道陛下的行程。”
    胡惟庸碰了颗软钉子,黑着脸顿足。
    ……
    此时。
    朱元璋正在东宫。
    怀中抱着还在熟睡的朱雄英,在一辆马车前,叮嘱道:“记得,去了后,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你就脸皮厚点,给雄英带回来,雄英没见过。”
    太子妃常氏站在一侧,低下头,努力忍笑。
    朱标强忍笑意,点头,“知道了父皇。”
    为了叮嘱他这事,父皇连早朝都免了。
    “父皇,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朱标还想努力一下。
    哼!
    ‘你那个混球弟弟,一点孝心也没有,但凡他能托人捎句话回来,哪怕句:老头儿,你孙子过满月宴,你来不来?咱都会去!’
    朱元璋在心中数着朱棣的种种大不孝,黑着脸道:“你们都走了,谁来照顾雄英,咱不去了!”
    朱标唇角抽抽,好悬没忍住笑出来。
    “那儿臣就动身……”
    “殿下!”
    就在此时,有呼喊声从宫院外传来。
    朱标循着声音看去,不由微微皱眉……
    侧妃吕氏出现在宫院外……
    “父皇。”
    吕氏走来,给朱元璋请安后,欲言又止,支支吾吾,“殿下,臣妾能和你们一起去土桥村吗?”
    朱标眉头皱的更深了……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968/48729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