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一百三十七章:山海关!养寇计速成!

第一百三十七章:山海关!养寇计速成!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朱棣没有一口答应。
    边走边琢磨。
    “朱……”
    朱能等的不耐,刚开口,就被丘福摇头制止。
    走了一段,朱棣突然顿足,转身,目视二人,笑问,“两位想不想干一把大的!”
    “如果成功,两位去辽东后,辽东同僚就不会因你们是新人,轻视排挤你们。”
    “你们应当清楚,作为新人,想要融入一个新环境,其实很困难。”
    “同僚间的不了解、还有排挤……”
    ……
    丘福、朱能相视一眼。
    微微皱眉。
    这些他们当然知道。
    他们运气不好,没参加北伐驱逐残元的几次战役。
    在此之前,也没来过北方。
    这是第一次。
    虽然现在驻守北方边境的很多将士、将帅出自南边,可这些将士,大部分在边塞待了好些年。
    像他们这种开国后,就被分配到地方卫所的昔日老兵,现在去了,肯定要被同僚轻视。
    嘲笑一句生瓜蛋子!
    这次传令兵,除了送来肩标,还带来一个消息,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大都督府决定了,要把他们布置到边境卫所。
    离京时,右都督召见,可没这样的话。
    只是告诉他们,大都督府充分尊重辽东方面的意见,等他们到了辽东后,听从宋国公冯胜的安排。
    什么宋国公知晓辽东实际情况芸芸。
    其实白了,离京时,大都督府也不看好他们,不敢把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所以充分尊重宋国公意见。
    大都督府尚且如此,何况是久在辽东林海雪原,历练了数年的新同僚们呢!
    肯定更加轻视他们!
    他们早有心理准备。
    可如果有办法,让同僚不敢轻视,他们当然乐意了。
    丘福追问:“朱兄弟,有什么办法?快。”
    “其实很简单,军人嘛,向来就是用战功话的,只要伱们进入辽东后,能干几件漂漂亮亮的大事。”
    “相信,辽东的将军们,一定不敢轻视两位。”
    ……
    “停停停!”朱能没好气打断朱棣,气笑了,“朱四郎,我怎么感觉,你又在给我们画饼挖坑!”
    “可别是,又一个养寇计划!”
    “朱四郎,你这一套高明的语言艺术,是跟谁学的!”
    养寇计之事。
    他虽然放下了。
    并且还对自己耿耿于怀的气量,惭愧不已。
    但养寇计的教训,可没忘!
    山东那夜,朱四郎就是这样。
    谈正事前,精准抓住他们的痛点。
    当初的痛点是,千户想给兄弟们多弄点好处,改善家里情况。
    现在,朱四郎紧抓他们出关后,会被同僚轻视、排挤的痛点。
    这个朱四郎,到底是什么人!
    太会话了!
    切入痛点,刺激、画饼引导……
    不知不觉,就让人接受他的意见,按照他画出的道道去走。
    朱棣见朱能满脸戒备,笑了,摇了摇头……
    “朱兄弟,先你的计划!”丘福见朱棣摇头后,不了,忙追问。
    朱能苦笑捂脸。
    当然了,就是千户不追问,他也会忍不住追问的。
    千户不想出关后,被同僚排挤、轻视,他也不想。
    朱四郎如果不了,他们会难受死的。
    “朱兄弟,你吧,前面就是个坑,我们也想听听。”
    瞧着朱能一副认命模样,朱棣暗笑,‘还拿捏不了你这凤雏?’
    随即笑道:“其实也很简单,还是之前提到的养寇计,不过,现在有个速成法子……”
    速成?
    丘福、朱能对视,认真倾听……
    渐渐,脸色凝重。
    朱棣话音刚,丘福严肃问:“朱兄弟,能确定吗?”
    朱棣摇头,“还不能,我还要再想想,再看看,不过过榆关前,这件事必须有个结果。”
    “可以,我们可以现在不放慢速度,一起到榆关!”丘福略作沉吟就答应了。
    “还不够。”朱棣摇头,乘势提出条件,“如果我的猜测正确,并且要执行这个速成的养寇计。”
    “我希望,由军中将士,假扮土桥村乡亲。”
    “丘千户批一张路引,让我们土桥村其他人提前返程。”
    “我跟你们过榆关,出关!”
    亲疏有别。
    他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人。
    只能先确保乡亲们绝对安全。
    其他一起出关的百姓。
    虽然也是受他连累,所以才要千里迢迢运送粮草出关。
    但这是老头子任性所为。
    要怨,就怨老头子吧。
    他能做的,就是尽力确保他们平安。
    这个速成的养寇计,就是为了给所有人谋一个平安。
    丘福琢磨了很久,才重重点头,“好,只要朱兄弟的猜测是正确的,且要执行速成养寇计,我就同意,让土桥村的其他人,提前回去。”
    朱棣暗暗松了口气,笑了,“一言为定!”
    话罢,步履轻快,吹着口哨离开。
    “好气啊!”瞧着朱棣走远,朱能又好气又好笑道:“次次都被朱四郎牵着鼻子走!”
    “给咱们出谋划策的本质,是给他们土桥村谋好处!”
    丘福笑笑,“虽然被牵着鼻子走,不是很爽,但我却越来越欣赏朱四郎了。”
    朱能也不由点点头。
    朱四郎做这些,全都是为了自己的乡亲。
    这种人,不坏。
    和这种人做朋友,差不了。
    “要不,等到了辽东,咱们把朱四郎扣下?”朱能突然提议,“你瞧瞧,一路上,这家伙鬼点子有多少?”
    “我看他不应该叫朱四郎,叫鬼老四更合适!”
    噗!
    丘福被朱能充满怨念的评价逗笑,眼中却闪过一抹意动。
    点头道:“这件事不急,我们慢慢考虑,倒是速成养寇计,若能成功,咱们初入辽东,就能来个开门红!”
    “新同僚,还敢轻视咱们?”
    “希望朱四郎的猜测,都是正确的!”朱能也不由笑了。
    军人其实很简单。
    不够强,在军中,就是要遭轻视、排挤。
    但只要证明,是强者!
    就能得到认可和尊重!
    ……
    两日后。
    队伍靠近榆关。
    张璞和随从骑马跟在后面。
    随从压低声,汇报:“大人,这几日,我帮着土桥村人推车、喂牲口,已经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也从村民口中,套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张璞饶有兴趣催促。
    这几日,他负责旁敲侧击朱棣。
    而他的随从,则负责接近土桥村村民。
    厮看了看周围,确定不会被人听到,才道:“明军的肩标,最先是朱四郎带着土桥村人搞出来的……”
    ……
    当听到,途径山东时,土桥村一群农民,在朱四郎的带领下,竟然扛住六十多马匪冲击。
    张璞不由暗暗惊讶。
    紧接着,张璞又从随从口中听到了竞拍包税……
    乡土村社……
    免费学堂……
    越听越震惊。
    视线盯着牵着驴子,赶车的朱棣,忽然笑了,“这个朱四郎口风可真紧,我费劲力气,都没你从村民口中,套出来的多。”
    “这次咱们混在这支队伍中,可赚大了!”
    “武可上马定乾坤,文可提笔安天下!”
    “朱四郎就属于那种允文允武的类型,把他掳劫到草原上,再弄一支兵马,咱们就彻底有安家立命的资本了!”
    就在这时,朱棣突然回头,扬了扬手中酒囊,“张大哥,要不要喝几口,热一热身子,这是山东酿。”
    这些酒,就是刘家村送的。
    和丘福他们平分后,路上一直没舍得喝。
    留着到了北方御寒。
    “真好些年,没有喝过山东酿造的酒了。”张璞笑着骑马赶过去,接过酒囊,饮了一口。
    朱棣笑着询问:“张大哥以前喝过?”
    张璞眼底异样一闪而逝,随即笑道:“曾今有幸尝过,来朱兄弟,尝尝我们北地烈酒。”
    张璞一把扯下挂在马腹右侧的酒囊,扔给朱棣。
    朱棣打开酒囊,举着酒囊示意一下,豪饮一口,高喝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张璞微不可察皱眉,随即笑着称赞,“朱兄弟豪气冲天,胸中恐怕藏有凌云之志吧?”
    朱棣笑而摇头……
    两人对饮聊了一路。
    喝空好几个酒囊。
    临近傍晚。
    抵达破败荒废的榆关。
    朱棣把马缰交给周浪,跳下车,几个箭步,登上断残垣,破败的城头。
    站在高处,打量这个扼守关内的形胜之地。
    此时的榆关,即没有百姓,也没有朝廷驻军。
    历史上,要等到洪武十四年,父皇才会派泰山大人,以及刘伯温,来榆关勘测地形,重新恢复关隘,设立山海卫。
    改名山海关。
    唐朝后,五代十国,中原内乱近百年。
    就是在这百年时间,周围的游牧民族,膨胀式发展壮大。
    唐朝关外的汉民,要么被挤压回到关内,要么被游牧民族同化。
    宋朝结束了五代战乱。
    却没有像以往的中原王朝,予以周边游牧邦国沉重打击。
    辽人、金人、西夏人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游牧民族表面看,兴亡交替,可实则一直在默默壮大!
    直到成吉思汗崛起,游牧民族爆发了整个历史上,最辉煌的光芒。
    向中原、向西方……
    剑锋所指,战马所及,皆为其疆土!
    即便现在衰败了,但这头百足之虫,依旧庞大。
    成吉思汗留给游牧民族一笔巨大的财富。
    纵观整个大明,‘他’虽然在历史上,五次征塞,予以草原游牧民族重创。
    大明的兵锋可以抵达这些地方。
    但是汉文化、汉民却始终无法抵达。
    这就造成,一旦大军退守,游牧民族就卷土而来。
    有明一代,大明一直被游牧文化牢牢包围着。
    这都是成吉思汗的遗产。
    光有军事上的胜利,没用。
    必须得有汉民、汉文化,跟随军事前进,汉民跟随上,还要站稳脚跟,汉文化则要包容兼蓄,吸收融合游牧文化,同时,挤压传统游牧文化的生存空间和土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对手,长时间持续衰弱下去。
    不挤压游牧文化的生存空间,压下了蒙古人,女真人,又或是其他游牧部,会取代蒙古人,再次崛起。
    ……
    张璞勒马停下,抬头看着朱棣的背影,微微皱眉。
    不知为何,这一路对饮聊天,一直有股不安萦绕在心间。
    几次试图找出不安的源头。
    偏偏又毫无头绪。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968/48728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