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九十四章:朱元璋眼红,马秀英引诱!

第九十四章:朱元璋眼红,马秀英引诱!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咔!
    御书房门,被很用力推开。
    朱元璋眼角抖动间。
    马秀英已经闯了进来。
    见马秀英扫视一眼,视线在跪在地上的毛骧身上,朱元璋忙笑着起身,询问:“你怎么来了?”
    “给皇后看座。”
    马秀英走来,在朱元璋旁边坐下。
    眼神余光瞥了眼明显心虚的朱元璋,询问:“再谈什么军国大事,连我都不能听?”
    “这大明立国,我也出过力,难道我还会害大明?”
    毛骧把头低的更低。
    这种问题,他是回答不了。
    谁惹出的事,谁收拾吧。
    朱元璋笑道:“谁你不能听了,是外面那些人不会办事,咱让人把那些太监、宫女都带下去,狠狠杖责!”
    马秀英瞪了眼,朱重八就是拿捏住,她心善。
    所以把事情都推给宫女太监!
    在眼下的大明朝内,朱重八不想让她听到的事情,绝不是什么军国大事。
    定是关于老四的消息!
    “不必迁怒别人了,他们也是遵照命令办事,没有命令,他们不敢拦我。”
    一颗不软不硬的钉子怼回去,朱元璋嘿嘿讪笑几声,赶忙转移话题。
    都半辈子的夫妻了。
    相处之道,早磨合出来了。
    “毛骧,继续朱四郎那混账,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放眼整个大明,也就娘娘能收拾皇爷了。
    毛骧忍笑腹诽一句,忙打开折子,“禀皇爷、娘娘,近日,朱四郎已经忙完全部的农活。”
    ……
    听朱棣颗粒归仓,马秀英唇角微扬,余光瞥了眼朱元璋,“换你种地,伱能把日子过成老四这样吗?”
    被人,老子不如儿子!
    这能忍?
    朱元璋顿时气急道:“元朝要是有咱们大明现在的安定环境,咱过的肯定比他强!”
    嗤!
    马秀英轻嗤一声,懒得搭理,催促道:“毛骧,继续。”
    毛骧这才敢继续介绍:“前些时日,江宁县令带着县衙的人,亲自去土桥村收田税……”
    “等等!”
    朱元璋立刻喊停,皱眉道:“县令亲自去土桥村收田税?这县令发现朱四郎身份了?”
    “皇爷,并没有。”毛骧解释道:“您应该对这个县令有印象,当初你还点评过他。”
    朱元璋想起来了,笑骂:“就是那个搞形式,在役夫窝棚拔草的县令,好像叫……叫……”
    “蒋进忠!”
    毛骧回答:“是,江宁县令就叫蒋进忠。”
    “徭役期间,这位蒋县令还亲自去河堤见过朱四郎。”
    “向朱四郎请教过如何为官。”
    “那混账是如何为官之道的!”朱元璋起了兴趣,忙追问。
    “谈论这些话时,只有朱四郎和蒋进忠独处,锦衣卫搜集到的内容有限。”毛骧为难道:“零碎的内容显示,朱四郎对蒋进忠:为官很简单,上有所好下必行耶。”
    “陛下喜欢实干真干,清廉的官,给陛下当官,就要实干真干,清廉。”
    ……
    “蒋进忠因这次见面和朱四郎结缘。”
    “因为分工合作的缘故,江宁县徭役,完成的又好又快,朝廷给评了个优,蒋进忠因此更看重朱四郎,甚至还想请朱四郎当私人幕僚师爷!”
    “或许是把朱四郎的话听进去了,这次直收田税,蒋进忠就是想真干实干,给百姓谋点好处!”
    朱元璋点点头。
    都不用毛骧细。
    他也清楚地方官府包税制。
    历朝历代都这么干。
    实在是官府人手太少,田税收缴期限有限,单纯靠官府,忙不过来。
    至于给地方官府增配人员?
    那不可能!
    为了收税增配人员,朝廷养不起!
    唐朝时期,两千多人养活一个吃皇粮的。
    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几百人养活一人了。
    对百姓来,已经是极大的负担。
    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情,朝廷只能借助乡绅力量。
    当然,借助乡绅力量,无形中,就给了乡绅临时权力,就会造成乡绅利用权力对百姓施行压榨。
    任何事,有利有弊。
    作为皇帝,他也只能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江宁县衙的人员配置,直收能忙得过来?”马秀英好奇询问。
    毛骧忙摇头,“据锦衣卫了解的情况,这位江宁县令此次直收,主要为了达到两个目的。”
    “一,他们想摸清楚,收取田税过程中,火耗多少,打算在今年,给包税乡绅,确定最高收缴额度。”
    “压缩包税乡绅的利益,让百姓能多得利一些。”
    马秀英、朱元璋不由诧异对视。
    朱元璋点头称赞道:“甭管这个蒋进忠做这些事,出发点如何,这个官儿,是个肯动脑子的!”
    毛骧很机灵的隐瞒了,蒋进忠这样做,是得到了朱棣提点。
    他已经猜到,朱棣帮蒋进忠,是想给土桥村那群孩子,找一片遮阴的叶子。
    所以,朱棣不需要这些功劳,希望这些功劳在蒋进忠身上。
    他便顺水推舟帮一把。
    “蒋进忠第二个目的,是准备采用包税制、直收制两种田税收缴方式。”
    “今年去土桥村,明年轮其他村,通过轮流直收,让江宁百姓,尽可能多受益,存下些抵御旱涝灾害的家底。”
    “不错!不错!”当朱元璋听到这些后,明显对蒋进忠更满意了,催促:“土桥村直收的情况!”
    因为土桥村有锦衣卫力士,这次毛骧的很详细。
    ……
    “等等!”
    某刻,朱元璋忽然喊停,“这竞拍包税,把大片区,拆分成村为单位,引入地主,进行竞拍,进一步给百姓谋求好处的方式,也是蒋进忠想出来的?”
    “不是。”毛骧立刻否认,“据蒋进忠去其他村儿收税途中,和身边人讲,这个主意出自朱四郎。”
    直收的功劳,全部给了蒋进忠就足够了。
    这份竞拍功劳太大。
    他担心蒋进忠的能力,根本接不住!
    毛骧偷偷窥探朱元璋的表情,果然,如他拿出这张折子时,判断的那样。
    皇爷眉宇神色间,流露出自豪同时,神色很凝重。
    朱四郎有能力,身为父亲,皇爷没理由不高兴。
    可皇爷同时还是君王。
    “盯紧江宁县的竞拍,盯紧他们竞拍成功后,地主收税的全部过程,咱要知道详细的第一手消息!”朱元璋回神后,立刻做出安排。
    “是!”
    ‘蒋进忠若是能抓住这个机会,把竞拍包税这件事办好,办漂亮了,也就简在帝心了!’
    毛骧暗暗替朱棣高兴。
    他很了解皇爷,皇爷吩咐仔细关注事情进展,分明就是对竞拍包税这种,极有可能惠民的模式,产生了兴趣。
    蒋进忠作为竞拍包税的第一执行者、参与者。
    做成此事,必然是大功一件!
    朝廷如果要推广,蒋进忠或许还会被叫到朝中。
    以一个七品县令身份,给朝中大臣讲解经验!
    这是天大的荣耀,也是巨大的政绩资本!
    随后毛骧又继续汇报蒋进忠在土桥村一些事情,汇报结束,恭恭敬敬把折子放在御案上,很识趣的离开。
    朱元璋拿起折子,翻开看了看,冷哼道:“咱怀疑,直收也和老四那混账有关系!”
    “只是毛骧无能,搜集到的信息有所残缺,无法验证罢了!”
    “别以为咱看不出,他带着蒋进忠,去学堂,又是让其给那群孩子讲话,又是安排那群孩子送花环的目的!”
    “他是提前给这些孩子,找一片仕途上的遮阴绿叶!”
    “看来,他还真的想把这些孩子,送入咱大明的官场!”
    ……
    啪!
    坐在旁边的马秀英,越听脸越黑,某刻,猛地拍案。
    蹭一下起身,转身,看着朱元璋,生气道:“四郎作为孩子们的先生,他们先生、学生间感情那么好。”
    “作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领路人,他当然要为一些,志在仕途发展,施展人生抱负的孩子,提前准备,做些规划。”
    “这有什么错!”
    “他自己都可以这样做,可他没有,把蒋进忠当做这棵遮阴树,为什么!”
    “还不是怕你们多想!”
    “看你的反应,更能证明,他有必要这样做!”
    看着发火的妻子,朱元璋十分无奈,伸手拉着马秀英坐下,安抚道:“坐坐坐,咱就是,又没因此难为他!”
    ‘就是,那些孩子过于优秀了!’
    朱元璋腹诽一句。
    这些孩子品性端正,态度认真,最难能可贵,在老四夫妻引导下,年纪,就掌握了一套观察人事物的办法。
    就如那个杨东旭!
    只要这些孩子能坚持如此,未来肯定能出几个出类拔萃的好苗子。
    他是有些猜忌。
    可更多是眼红!
    大明立国后,他就着手养士。
    暗中观察选定一些年轻士子、年轻官员,储备起来,准备着重培养。
    可真正能入眼的,也没有几个。
    这件事,反倒是老四夫妇,做的比他都好。
    那个杨东旭,他就很想去摘桃子,抢过来!
    可又担心,抢过来,培养出来,杨东旭最感恩的还是老四!而非标儿!
    马秀英见朱元璋神色变幻着,没好气道:“要不要去土桥村微服私访看看?”
    “听毛骧汇报,哪有亲自去看看,更直观清晰。”马秀英不动声色,继续引诱着……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968/48728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