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天下宝鉴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居仁堂制

第五百二十一章 居仁堂制

推荐阅读:异端之主与卿谋开局晋升亲王,一念破境大宗师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重生九零:踹翻极品后我逆袭暴富灵墟,剑棺,瞎剑客烛照铠甲之重生一只麻雀在S级副本里安家了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此时刚过日余晖,原本空间中最后的一抹金色,也在天际消失。
    不得不,这个时候是在室外看物件儿最不好的时间段。
    摊子上的灯还没开,而阳光也已经消逝殆尽,在这种光线下,很容易让人在一些细节上失误。
    当然,在罗旭看来,东西老的就是老的,除了那些高精仿品,基本不会打眼。
    但问题就在于……那笔筒如果真是老的,路份可不低啊!
    毕竟罗旭最近可是下一个毛病,但凡看到高路份物件儿,第一反应便是赝品,更何况,此刻还隔着五六米的距离。
    不急,一会儿过去看看细节再!
    而这时,叶姗姗也拉了拉罗旭的手:“大旭,他要五千!”
    罗旭闻言想了想,微笑道:“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这……我哪知道啊,这几天看的都是一些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彩宝,如果不是看到那松石、玛瑙是老的,我都不敢确定呢!”
    叶姗姗微微咧嘴道。
    罗旭点头而笑,的确,叶姗姗这连行还没入呢,顶多算是看了几天书,很有天份,让她估价……不现实。
    “我去谈谈!”
    完,他也蹲了下来,而蹲下的一瞬,不由得又扫了一眼旁边的摊子。
    当然,他看的并非是笔筒,因为真正的行里人,在瞄准了一个目标之后,基本不会一直去看,免得人家货主猜出他的心思要高价。
    所以他也无非是看看旁边有没有人,如果有人,他恐怕就要过去先下手了。
    好在没人,他抬头看向了面前摊子的摊主。
    “老板,这盒……您要五千吗?能低?”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黝黑的皮肤,留着三青脑袋,也就是三面全剃出头皮,只留上面的寸头。
    这会儿他一手盘着一串老的多瓣金刚菩提,串上穿着一块拇指粗的蜜蜡勒子。
    看得出,那串儿金刚盘了不少年了,表面反出镜面光泽,颜色如成熟的红枣,暗红还反着油儿,而那颗蜜蜡颜色也很深,显然是在这只大油手里没少揉捏。
    而另一只夹着烟的手,则戴着一枚银戒指,戒托不贵,不过上面镶着的松石个头儿不,而且瓷度很高,颜色偏云盖寺蓝。
    这戒指算是高货了,从古至今,松石都归为宝石类的一种,尤其到了今天,云盖寺蓝的克价都炒上了天,看那戒面大和厚度,估摸着要五六克,按克价两千块上下来算,也要一万多了。
    要知道,这也只是个指肚大的戒面而已,这边破了万,在文玩范畴里,这已经是顶天了,当然,这克价罗旭还是搂着估算的。
    听到罗旭问价儿,那男人嘬了口烟,露出卖不卖无所谓的表情。
    “诚心要你给四千八!”
    一听这价格,罗旭露出些许无奈的表情。
    显然高了!
    这盒子罗旭的心理价位在百元区间,白了就是大几百块。
    这开口四千八……都没法还价。
    见罗旭的表情,男人又补了一句:“保老,清的!”
    罗旭点点头:“我知道,不过差得有点远,我俩都是学生,出来逛街口袋里也不多。”
    完,罗旭故意露出无奈的笑意,旋即站起身。
    “那你个价我听听!”
    见罗旭起身,男人终于耗不住了。
    罗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看叶姗姗:“喜欢?”
    “还好吧,很精致,但如果价差得多就不要,大旭,我主要是想和你学学!”
    叶姗姗的回答很理智,也让罗旭十分欣慰。
    这心态,才合适这一行!
    其实这一行并不单指古玩,哪怕在珠宝玉石行业也是一样。
    要知道,玉石一类的都属于黄金产业,也就是同样的东西,价格区间拉得很开,可以你能花三十万拿下的物件儿,很有可能被别人七八万就拿下了。
    很多东西表面上都有官价,但官价并不代表成交价,具体多少钱能拿下,还是要看买家的眼力和口才了!
    罗旭点了点头:“行,那咱再看看!”
    完,他拉着叶姗姗的手又走到了隔摊位。
    让罗旭庆幸的是,今儿来北郊古玩城的人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奔着灯会来的。
    不管是一家老少、还是三口之家,又或是恋爱情侣,他们更多会停留在夜市的吃摊和饰品摊上。
    所以这一会儿还没人在隔摊子看物件儿。
    罗旭蹲下扫了一眼摊子上的物件儿,却发现其实这两个摊子的东西相差无几。
    老的不少,包括晚清民国、五六七的物件儿,关键是类型和摆放方式也相似。
    大致看了一遍,罗旭准备先找一个老物件儿问问价,目的很简单,为那个笔筒打掩护。
    其实倒不是每次捡漏都必须要一个掩护,主要是怕万一笔筒的价格谈不拢,可以拿另一个物件儿来缓缓价格。
    所以他要找的物件儿价格不能太低,至少要一眼看上去比一个粉彩笔筒价格高一些。
    最终,他的目光在了一个铜炉上。
    那铜炉不大,十公分左右的直径,高也就是五六公分,托在手里不足巴掌大。
    表面包浆看老,做工精细,曲线流畅,下半部分为纯铜无雕,但凭鼓形特点和抛光平整度,便能一眼看出是水平不低的匠人之手。
    而上半部分则犹如竹编一般,编成了一个镂空的笼子,当然,并非竹制,而也是纯铜打造。
    那铜质竹编可以雕刻得细致入微,甚至连编织线都惟妙惟肖。
    罗旭暗喜,地摊上出现这种物件儿,还当真不多见!
    这时,他的目光终于回了笔筒,并且直接往边上挪了一步,拿起了那个笔筒。
    当上手一刻,罗旭心里便已经确定了一半!
    如果自己猜的没错,那么这种物件儿辨别新老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掂一掂重量!
    手头够沉,没问题!
    紧接着,罗旭又看了看画片儿。
    画片儿内容是一群身着军装的士兵,正拿着长枪,似是练习刺杀,而那军装明显是清末民初时候的样子。
    他们有的还留着长辫,绕在脖子上,有的则已经剪掉了辫子,有的则赤膊上身,挥汗如雨,洋枪刺出一刻,表情凶狠。
    而在这些士兵最前面,则有一个留着两撇胡须的男人,似是在指挥,一边扬起手中的洋刀,一边朝着众人大喊着什么。
    整个画片中,一个个人物绝对是生动逼真,五官、表情刻画细致入微。
    这画片儿可以很罕见,绝对算是众题材了,就连罗旭也没有从任何资料中看到过。
    不过刚刚几米之外的时候,罗旭凭大概轮廓,便已经开始猜想。
    到现在,他的猜想已经十分大胆。
    在掂过重量之后,此刻再看着精致的画工,他的心里则又确定了一分。
    接下来,便是看胎看彩!
    笔筒胎底很白,表面明显泛着蛤蜊光,可以断为老。
    随后罗旭又注意到这笔筒的粉彩中色彩很多,红粉彩烧得很艳丽,而金彩看沉,这都是民国时期粉彩特点。
    他也便没再多看,直接翻了底儿,看款!
    只见笔筒底部款标准楷书,方正无比四个字,“居仁堂制”!
    果然是洪宪的!
    这一刻,罗旭心里开始激动了。
    其实在看笔筒的第一刻,他便试图寻找问题,可看下来……的确没有。
    不仅如此,重量对,画片儿手艺对,彩对,款也对了!
    虽然心里始终无理由地怀疑赝品,但罗旭还是牙根一咬。
    妈的,不管是不是高仿,如果价格能控制住,那就赌一把!
    “老板,这笔筒嘛价儿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883/9388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