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八零娇女致富忙,首富前夫悔断肠 > 第一卷 第5章 村支书家的对联

第一卷 第5章 村支书家的对联

推荐阅读:无限自由者黄泉守夜人团宠小奶包,疯批暴君沉迷养崽王妃她又给人算卦了挂机软件:我不知不觉就无敌了我的1979传统玄幻:玄皇你是我的万千星辰墨少夫人又出走了叶萌不良人之我的功法可以自动修炼

    记忆里,前世其实有挺多机会可以挣钱的,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人手。
    黎锦秀很清楚,在没有做出点样子的时候,想要找人一起干,那是很难的。
    80年代的人,普遍比较胆守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很低。
    唯一简单省事的,就是自己做出点成绩,挣到钱之后,首先带上老爸和老妈一起干,最后扩大规模之后再招人。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第一桶金。
    多少人有很好的想法,其实都是可行的,但苦于无法起步,就是缺第一桶金。
    而那些成功者,无一不是找到办法,挣到第一桶金。
    这就像前世我们常的,我也想当老板,但是没有开店的钱啊。
    正值临近过年,黎锦秀想起前世一个很适合自己单干,而且简单轻松的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一星期,不但可以挣到那一千多块,而且还可以挣到第一桶金。
    那就是手写对联。
    而且还是定制的手写对联,针对不同家庭,甚至是不同职业,亦或者不同行业定制的对联,而不是那些什么通用的迎春接福之类的。
    水村距离县城很近,黎锦秀没记错的话,前世就有一个人,在县城手写对联,光是过年的时间,就赚了好几千块。
    只需要买上一瓶墨水和一只毛笔,外加一套红纸,然后写上一手好字,就可以卖五块钱。
    而正巧,黎锦秀前世,嫁给了吴大海之后,因为全职太太,在家钻研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毛笔字和对联。
    这个时候人们普遍的工资,也才三五十块,要花五块钱买一副对联,听起来很贵。
    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对联对于过年的意义非凡,而且如果你的字写得好,外加定制化,内容对应,五块钱绝对趋之若鹜。
    所以黎锦绣首先到杂货店,拿着自己一直存着的10块零用钱,买了墨水和毛笔,还有红纸。
    红纸自己手工裁了一下,左右对联加一张横批,正好 20套。
    黎锦绣把裁好的红纸一套一套收好,正收着来了几个人,来人竟是吴大海。
    吴大海一看,觉得眼熟,再仔细一看,顿时满脸不屑道:“哟~这不是村支书家的大姐嘛?
    买这红纸干嘛,是家里太苦了,添喜庆吗。”
    黎锦绣低着头干活,没看到吴大海,听到话抬头一看,顿觉晦气,瞥了他一眼,都不想搭理。
    没几年好日子的吴大海,你就慢慢蹦跶吧。
    收拾好东西,万事俱备,只差出摊了,起身扭头就走。
    吴大海看着黎锦秀扬长而去,顿时气急,这女人越是得意与无视自己的样子,让他越是想要征服,然而她竟然还不愿意嫁给自己。
    “我倒要看看你一星期能怎么样还清那一千多块钱,你就算有法子,我也给你搅黄。”咬牙念叨着,吴大海随即打了个电话。
    黎锦秀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头,今天天色太晚了,要明天再去县城。
    母亲王美兰正在做饭,老爸则是在院子里抽着闷烟,脸色一看就有些愁。
    她自然知道老爸愁什么,眼珠子一转,看到自家大门,想着先给老爸露一手。
    摊开红纸,弄好笔墨,黎锦秀想了想,顿时下笔。
    写好之后,黎锦秀端着凳子,弄到浆糊,来到自家大门口。
    “老爸,快来帮我扶一下凳子。”黎锦秀的话将黎云景拉回神,他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一幕,才明白女儿竟然在贴对联了?
    “咱家啥时候买的对联啊?”这事往年来都是黎云景买回来的,他记得自己没买啊。
    “爸,今年咱们不买,这是我自己写的。”
    旁边的邻居正巧路过,听到这话都有些好奇的看了过来,“哟~锦绣都会写对联啦?
    写得成对吗?
    别瞎写的,要是没写对,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是啊,对联可是明年一年的祝愿,要是写得不对,明年一年的运势都不对哦。”
    “我记得前几年咱们村,那个谁家,写了个死要钱什么的,结果第二年,他们家是发财了,但结果家里死了好几个人,最后有大师来,就是他们家对联写错了。”
    “我也听了,最后扯掉了对联,还做了一场法事才平息呢!”
    紧接着,几个邻居看到黎锦秀把上联都贴了起来。
    有个识字的,缓缓念叨了出来。
    “村支书家春常在”这上联一念出来,周围几位邻居都微微睁大了双眼,相互对视之间,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之色。
    “没记错的话,锦绣才读了初中吧。
    这……这是读了初中写得出来的?”有邻居不大相信。
    几人对视一眼,都不话,抬了抬头示意别吭声,继续看看下联。
    出来扶着凳子的黎云景,看到这上联也是眸光一亮,很应景,很有水平,他作为村支书还是读了点书的,这样的上联,绝对不是初中生写得出来的东西。
    而且还不光读了点书就行的,至少也还要有点社会阅历。
    此刻,几个邻居和黎云景,都等着黎锦秀把下联贴上去。
    有个着急的邻居,看着风吹着还没贴上的下联,一折叠得看不见内容,顿时着急的上前直接搭把手。
    “百姓心中……福永存”有人大声的念了出来。
    “好!”
    “厉害,可厉害了,老黎,这是你教的吧。”
    “不错,不错,不愧是村支书。”
    “这水平,一看就是老黎写的,这字体……也是写得漂亮啊。”
    “这对联,实在是太适合村支书家了啊!”
    一堆街坊邻居看到对联,都使劲点头。
    黎云景也是有些傻了眼的样子,看着这幅对联,一时间惊讶得有些不出话。
    应景,实在是太应景了,太适合自己家了。
    这副对联,既体现了村支书与村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又寓意着村支书家的幸福,与村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简直就写进了黎云景的心里头。
    听着周围人的话,黎云景一时间都有些脸红,但却没有出声解释。
    这哪里是自己写的,自己都还是被叫出来扶凳子的人。
    紧接着,黎锦秀把横批贴了上去,众人有了左右对联的铺垫,对于横批“民心所向”,反而是更加赞同的点了点头。
    黎云景看到横批,眸光更是一亮,刚刚脸上的忧愁这么一下子都烟消云散。
    看到周围邻居,满眼又是艳羡又是佩服的表情,黎锦秀眼珠子忽然一转,朝着那些邻居喊道:“刘婶、张叔、吴妈还有各位,你们要是也想要这样的对联,可以来买,我爸可厉害了。
    可以根据你们对应的家庭,比如张叔你们家杀猪的,可以给你出应景的对联。
    不过……这价格就有点贵了,五块钱一副。
    但是大家伙儿自己想一想哈,一年就这么一回,好的对联,可预兆着明年有着好日子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777/48486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