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墓园
推荐阅读:我到底有没有穿越、校花的贴身道士、星光马厩、我在末日炼僵尸、无良小和尚、大唐暴吏、不灭武魂、我的技能又变异了!、修仙真是朴实无华啊、农门贵妻相公掌上宠、
了会饿死……
不要被处死……
啊,我的饭!知县缓缓望向房梁,仿佛灵魂出窍,他已升天。
明渊轻咳一声。
知县一个激灵,声音断断续续:“听…这位姐的,她做多少……就做多少。”
丫鬟回答:“是。”
她们拿着剩下的餐食出去,知县往前追赶了两步,明渊淡声道:“知县大人要去哪?”
他一僵,眼泪毫无征兆的流出来:“官见那食物太多,就这么端下去浪费,心疼。”
心真的好疼。
绥安忍不住想笑,明渊站在她身前挡住她。
“知县大人,我们继续商讨啊?”
绥安也没有待很久,因为她还要留时间给早上抓的家丁。她走时特意叮嘱知县,不要贪口腹之欲,知县也真的不敢偷吃。
家丁回来禀报知县,确实没有见到有陌生人去墓园。
“是吗,太好了。”知县古井无波。“去叫主簿来。”
“那位姐,他们已经查了五百余灾民,有人看着也不好让人假扮,所以我们只能增加死者的坟墓,达到一千三百人。”知县端坐堂上,声音平直如诵经,表情空洞,呆呆看着门,眼睛也不眨一下。
主簿看了几眼知县,脸都皱起来,眼中满是思索和困惑。
他今日怎么如此冷静?仿佛被剥夺了欲念,遁入空门。
正这么疑惑着,知县忽然转了头,问他:“我们之前弄了多少坟?”
“两百多座,加上原本死掉的三百多,现在真假混合起来大约有五、六百座坟。”
虚报受灾人数,活人占比越高,得到的赈灾款就越多……那都是钱啊!他们自然没有报上太多死亡人数。
漏洞只在于“上报灾民”的时间与现在相隔约一个月,这一个月死个几百人也是“正常”的吧?毕竟是灾害啊!
“剩余那八百多座,你赶紧让衙役去木材厂订墓碑,加急刻上字放到城东各个墓园。多叫些人,今晚务必搞定。要心行事,别被人发现了。”
主簿立即去做,殊不知墓地周围早蹲守了一群士兵。
皇上派来的二十五名暗卫,有十三名做公主院的厮,两人假扮户部巡查使及随从,两人前往知府核查受灾人数,一人统领,其他七位各有其他任务。
龙林在当地租赁了一个院,距离公主的居住地不远,他和部分士兵住在这里,方便他们能及时联系到公主。
今夜,统领龙林和院的厮之三,各带领十位士兵,分别蹲守在知县告诉他们的墓园和白日卫氏少年带他们去见过的土包附近。龙启带人藏在木材厂周围,盯着那群衙役行动,龙文则是带人悄悄潜入县衙。
衙役骂骂咧咧的,吵着领导的坏话,一群人搬着木头,几个人拿铲子随便翻翻土,再几个人拿锤子把碑敲进土里。
侍卫与士兵对视一眼,直接将他们绑了,扔到他们的侍卫院。一群人浩浩荡荡,将院中间的露天空地占得满满当当。
龙启回来了,带着负责付钱的领头衙役。
龙启问:“现在去禀报姐吗?”
龙林锤他一拳,他痛呼一声。
“嗷!”
“你也不看看天色!这事很急吗?明早再去!”
“那你嘛,干嘛打我。”
龙启看一眼天,一轮弯月挂在天上,弯弯的像对他笑。
是太晚了,公主这会肯定在睡觉。
龙文开了院门,几个士兵抱着衙役的衣裳进来,龙启挑眉,喜:“哎哟,这我熟!”
翌日一早,户部巡查使文大人便拎着去了坟墓的几个衙役到了县衙,将知县请上了公堂。
他坐在上堂,从容不迫的抿着茶,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知县坐在下方,像洗了把脸,汗如雨滴。
龙文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淡声问:“知县大人,这是太热了?”
知县无助的擦擦汗,心里骂娘,脸上笑着:“是有点热,哈哈。敢问大人,这是……?”
“昨夜本官起夜,看到这群鬼鬼祟祟的玩意,于是将他们抓起来了,知县可有头绪?”
知县觉得十分可笑,起夜,起到坟墓去了?!去墓园方便吗?!
他又不敢表露出来,一股脑擦着头上的汗,瞥着那几个昏迷的衙役。
去干活就干活,都不能叫人发现,居然都穿着衙役的工服,怎么会这么蠢?!
“下官……也不太清楚,他们可能只是外出巡游?”
“那那些木制的墓碑是怎么回事?”龙文放下茶盏,拍拍手,龙启便带着几个人将一堆写了墨字但还未刻印的木碑拿上来。
“大人能否解释解释?他们为什么写这些放在墓园?可是要谎报灾民人数?”
知县无话可,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明鉴!下官冤枉!这一定是那县丞等人勾结乡绅所为,下官实不知情!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下官立即命人彻查……”
绥安拿到了前往陂塘府官府的侍卫带回来的核查记录,明晃晃写着“受灾两千人”,房屋、田亩的毁坏数据全都大的离谱,绥安生气的往桌上一拍,立刻动身。
她到了衙门,龙文装作不认识她,两人先对峙一番,明渊上前耳语一下,也不要证据,龙文很迅速的相信并表示他会隐瞒公主殿下的身份。
随后绥安质问知县:“我们前去大人的墓园,那里各处却放着未立的木制墓碑,近八百块,知县,城东到底受灾多少人!你埋了多少假死者?”
知县还想狡辩,绥安又:“知县,你若肯据实以告,本宫未尝不可网开一面。”
“公、公公…共一千来人!姐息怒啊!实情是……死了约摸三四百人,活着的灾民六七百,统共一千来人。官错了!官原想报得严重些,好多讨些赈济粮款救急,这才……这才虚报了数目!求姐、大人开恩!求姐、大人开恩呐!”
知县大汗淋漓,欲哭无泪。
堂上还坐着几个昏迷的衙役,谁知道有没有醒来,他也不敢喊公主殿下。
不要被处死……
啊,我的饭!知县缓缓望向房梁,仿佛灵魂出窍,他已升天。
明渊轻咳一声。
知县一个激灵,声音断断续续:“听…这位姐的,她做多少……就做多少。”
丫鬟回答:“是。”
她们拿着剩下的餐食出去,知县往前追赶了两步,明渊淡声道:“知县大人要去哪?”
他一僵,眼泪毫无征兆的流出来:“官见那食物太多,就这么端下去浪费,心疼。”
心真的好疼。
绥安忍不住想笑,明渊站在她身前挡住她。
“知县大人,我们继续商讨啊?”
绥安也没有待很久,因为她还要留时间给早上抓的家丁。她走时特意叮嘱知县,不要贪口腹之欲,知县也真的不敢偷吃。
家丁回来禀报知县,确实没有见到有陌生人去墓园。
“是吗,太好了。”知县古井无波。“去叫主簿来。”
“那位姐,他们已经查了五百余灾民,有人看着也不好让人假扮,所以我们只能增加死者的坟墓,达到一千三百人。”知县端坐堂上,声音平直如诵经,表情空洞,呆呆看着门,眼睛也不眨一下。
主簿看了几眼知县,脸都皱起来,眼中满是思索和困惑。
他今日怎么如此冷静?仿佛被剥夺了欲念,遁入空门。
正这么疑惑着,知县忽然转了头,问他:“我们之前弄了多少坟?”
“两百多座,加上原本死掉的三百多,现在真假混合起来大约有五、六百座坟。”
虚报受灾人数,活人占比越高,得到的赈灾款就越多……那都是钱啊!他们自然没有报上太多死亡人数。
漏洞只在于“上报灾民”的时间与现在相隔约一个月,这一个月死个几百人也是“正常”的吧?毕竟是灾害啊!
“剩余那八百多座,你赶紧让衙役去木材厂订墓碑,加急刻上字放到城东各个墓园。多叫些人,今晚务必搞定。要心行事,别被人发现了。”
主簿立即去做,殊不知墓地周围早蹲守了一群士兵。
皇上派来的二十五名暗卫,有十三名做公主院的厮,两人假扮户部巡查使及随从,两人前往知府核查受灾人数,一人统领,其他七位各有其他任务。
龙林在当地租赁了一个院,距离公主的居住地不远,他和部分士兵住在这里,方便他们能及时联系到公主。
今夜,统领龙林和院的厮之三,各带领十位士兵,分别蹲守在知县告诉他们的墓园和白日卫氏少年带他们去见过的土包附近。龙启带人藏在木材厂周围,盯着那群衙役行动,龙文则是带人悄悄潜入县衙。
衙役骂骂咧咧的,吵着领导的坏话,一群人搬着木头,几个人拿铲子随便翻翻土,再几个人拿锤子把碑敲进土里。
侍卫与士兵对视一眼,直接将他们绑了,扔到他们的侍卫院。一群人浩浩荡荡,将院中间的露天空地占得满满当当。
龙启回来了,带着负责付钱的领头衙役。
龙启问:“现在去禀报姐吗?”
龙林锤他一拳,他痛呼一声。
“嗷!”
“你也不看看天色!这事很急吗?明早再去!”
“那你嘛,干嘛打我。”
龙启看一眼天,一轮弯月挂在天上,弯弯的像对他笑。
是太晚了,公主这会肯定在睡觉。
龙文开了院门,几个士兵抱着衙役的衣裳进来,龙启挑眉,喜:“哎哟,这我熟!”
翌日一早,户部巡查使文大人便拎着去了坟墓的几个衙役到了县衙,将知县请上了公堂。
他坐在上堂,从容不迫的抿着茶,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知县坐在下方,像洗了把脸,汗如雨滴。
龙文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淡声问:“知县大人,这是太热了?”
知县无助的擦擦汗,心里骂娘,脸上笑着:“是有点热,哈哈。敢问大人,这是……?”
“昨夜本官起夜,看到这群鬼鬼祟祟的玩意,于是将他们抓起来了,知县可有头绪?”
知县觉得十分可笑,起夜,起到坟墓去了?!去墓园方便吗?!
他又不敢表露出来,一股脑擦着头上的汗,瞥着那几个昏迷的衙役。
去干活就干活,都不能叫人发现,居然都穿着衙役的工服,怎么会这么蠢?!
“下官……也不太清楚,他们可能只是外出巡游?”
“那那些木制的墓碑是怎么回事?”龙文放下茶盏,拍拍手,龙启便带着几个人将一堆写了墨字但还未刻印的木碑拿上来。
“大人能否解释解释?他们为什么写这些放在墓园?可是要谎报灾民人数?”
知县无话可,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明鉴!下官冤枉!这一定是那县丞等人勾结乡绅所为,下官实不知情!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下官立即命人彻查……”
绥安拿到了前往陂塘府官府的侍卫带回来的核查记录,明晃晃写着“受灾两千人”,房屋、田亩的毁坏数据全都大的离谱,绥安生气的往桌上一拍,立刻动身。
她到了衙门,龙文装作不认识她,两人先对峙一番,明渊上前耳语一下,也不要证据,龙文很迅速的相信并表示他会隐瞒公主殿下的身份。
随后绥安质问知县:“我们前去大人的墓园,那里各处却放着未立的木制墓碑,近八百块,知县,城东到底受灾多少人!你埋了多少假死者?”
知县还想狡辩,绥安又:“知县,你若肯据实以告,本宫未尝不可网开一面。”
“公、公公…共一千来人!姐息怒啊!实情是……死了约摸三四百人,活着的灾民六七百,统共一千来人。官错了!官原想报得严重些,好多讨些赈济粮款救急,这才……这才虚报了数目!求姐、大人开恩!求姐、大人开恩呐!”
知县大汗淋漓,欲哭无泪。
堂上还坐着几个昏迷的衙役,谁知道有没有醒来,他也不敢喊公主殿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616/48190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