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女钳工[六零] > 10 她是大江儿女

10 她是大江儿女

推荐阅读:魔域退圈后我靠美食爆红全世界农门医妃:邪王夜夜宠特种女兵我师妹实在是太刚了逍遥在侠客世界召唤之大皇帝陛下暴躁宿主她只想搞事业总裁爹地有点坏砚上墨来纸中月

    仔细一算。
    她们红旗家属院考上的女孩,真不少。
    “光是我们四个,加上阿曼,虎妞……这就比前几年多了吧?”晚晚看着桌上堆的礼物,比着手指头在数。
    林巧枝觉得不止:“这几天咱们去看录取通告,听到别家也有好消息。”
    宁珍珠兴奋弹起:“我去打听打听!”
    她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宁家在一楼,没有占地方的公共走廊,宽敞许多,门口就是平地,有不少老人坐在阴凉处乘凉,扇着蒲扇闲聊。
    宁妈妈与人为善,和邻居关系很好,宁珍珠也受老人们喜爱。
    出去打听一圈,很快就跑了回来。
    她高兴得麻花辫都一荡一荡的,数着:“吴奶奶,还有三车间李家的二闺女,食堂后勤王家的娟花,机修一组石家的……”
    她们一数,最后再一算。
    目前为止,她们红旗农械厂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女生,比男生还多一成,到了6:4的比例!
    林巧枝兴奋地大手一挥:“走,宣扬去!”
    “走!”
    一拍即合。
    干就干。
    林巧枝她们当即把门一关,风风火火的跑出去,见人就,见人就宣扬。
    天热都挡不住她们的热情。
    年轻的女孩子,朝气蓬勃,热烈得就像是江城夏天盛开的向日葵花。
    而被逮住的红旗家属院人家:“……”
    录取的好消息听了当然高兴,要笑,但被逮着几乎贴脸暗示,你就是偏见,笑容多少有点尴尬。
    林巧枝她们不尴尬,她们高兴着呢!
    当初争辩得最凶的人,不少在上工,并不在家属区。
    家属院转了一圈,林巧枝仍不满足,大胆地提议:“不如我们去厂办广播室?向全厂广播这个好消息?”
    阿水竖起大拇哥:“这想法好。”她嘿嘿笑了两下,“今年家属院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可比往年多多了,这么好的消息,当然要通报全厂!”
    到了厂办广播室。
    人家一看她们,眼神都警惕了。
    广播站主任还专门点了个人挡在门口,免得有人直接弯腰钻进去了。
    仗着人,曾从胳膊肘下钻进广播站的巧枝,显然给广播站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林巧枝摸摸鼻子,好吧!
    她不气馁,而是坚持道:“那我们向广播站建议,中午广播这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激发厂职工下午的工作热情!”
    “真这么简单?”广播站主任眼神怀疑。
    “当然啊!”
    她们几个都不需要眼神交流,默契地打起配合。
    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现在录取还没结束,我们今年的录取人数已经超过前两年很多了,这难道不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吗?”宁珍珠一脸诧异。
    阿水笑着:“我们刚刚一路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伙儿都高兴呢。”她眼睛都不眨一下。
    广播站一想,也是。
    没什么毛病。
    等到中午,在车间的、食堂的、办公室的、家属楼的全体职工们,都听到厂办广播站的广播:
    “各位厂职工中午好,现在为大家广播一条好消息,在前不久结束的中考中,我厂子弟发扬奋斗精神……”
    这条广播先夸厂里,再夸子弟,再一个个报名字和学校,每报到一个名字,那孩子家长都会得到周围职工的一阵起哄、被羡慕的目光包围,当真是神仙滋味!
    鸡血一下打得足足的。
    广播站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多棒的稿件啊。
    却没想到家属院那边的消息,在全厂兴奋的讨论中,长了翅膀一样蔓延。
    不听不知道,广播一听,名字一对,里头女孩真的占六成了!
    怎么会有六成这么多?
    听到满厂激烈的议论和争辩,广播站主任:“……”下次,下次一定离林巧枝她们远些!
    “哈哈哈……”
    林巧枝她们笑得差点跌到桌下去了。
    好像有什么压在心里的东西,都随着笑声都扬洒了出去。
    林巧枝笑过后,托着腮,手里揉着阿曼藏的纸条。
    不由想到晚晚曾经写过的两篇作文《我在党的教育下成长》《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她:“晚晚,你作文好,之前还有两篇考试的作文被老师选中,推荐去了人民长江报,还刊登了一篇!你要不要试试看,写一篇有关这个主题的作文?”
    时候不懂,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后劲不足”
    等上过初中,才慢慢知道为什么。
    初中更难些,作业也不是学那一点点。
    比如阿曼。
    “阿曼,帮妈拧个衣服。”
    “阿曼,妈得赶紧去粮油店抢新到的白面,你给弟弟喂一下奶,就用那代乳粉冲。”
    “阿曼,拿针线把这三件补一下,这裆、这腋下都破了,碎布头在筐里省着点用。”
    回到家,弟弟妹妹挂在身上,写个作业不停有事找。
    等成绩一下降,大伙就感慨,“女孩后劲不足。”
    阿水着就气不过,手砰砰拍了两下桌子:“写!晚晚你把这些都写出来,你笔头好,指不定还能登上江城晚报。”
    晚晚是她们中唯一性格内敛些的女孩。
    她被夸得嘴角上扬,手托着腮,却嘴硬道:“哪有你的那么好,还江城晚报呢,那可是江城最大的报纸。”
    嘴上这么。
    她却很快动笔了。
    写得很用心,她也想让更多人看到。
    阿水从书立抽出她们四个淘来的旧书,龇牙乐:“可不能泄气了,照巧枝的,咱们提前预习,到了中专和高中,还当前头优秀的那批!”
    到时候往好单位分配!
    她们每天都跑到宁珍珠家,可不是为了聊天唠嗑,要唠嗑去江边吹江风唠不好吗?还凉快呢!
    要是有机会,她们不定还能跟巧枝一样,找到机会提前毕业。
    阿水翻开书,还搁哪儿美呢:“到时候我们都有薪水了,一起去国营饭店下馆子,尝尝要一块一毛八一份的东坡肘子到底是什么味儿!”
    多美。
    “贵死了,不如五毛三的酱肉合算。”晚晚也边翻书边流口水。
    林巧枝豪迈道:“都买!”等她们赚钱了,手头有粮票肉票了,都买来吃。
    梦里,她们也在这个夏天,许下过同样的愿望,憧憬过未来。
    可最后什么也没实现。
    她们入学后一年多,江城就闹起了停课,很多学校都不正常教课了,大伙学农,学语录,写思想报告,正常的教学秩序被完全扰乱。
    在下乡潮来临时,严格意义上,她们都不算是正常毕业的,缺了一年多的课。
    风声又紧,单位都不敢招她们这一批。
    政策要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单位哪里敢大大方方招人?名额一下缩减了很多。
    中专的毕业分配,也被以“这批学生专业技能不达标”等理由搪塞、推诿,谁也不敢顶风做出头鸟。
    阿水交换到的那个工作机会,也是最普通的纺织厂一线车间的操作工。
    只能熬工龄涨工资。
    可在那一年年的漫长冬日,她依旧每年收到阿水的包裹,信里,“好的,工作挣钱了,我们一起吃好吃的。”
    林巧枝眨了眨眼,目光坚定。
    这次不会了。
    只要她成功毕业提前入厂,就有把握让一切迎刃而解。
    夏日炎炎,女孩们聚在一起学习,书页翻动的声音,伴随着阵阵蝉鸣。
    ***
    日子一天天变热。
    林家的气氛,也一日日燥起来。
    明明前些天还是欢声笑语的。
    周树等人家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家长都带着孩子上门来坐坐,表示感谢。
    林父多有面儿啊!
    他还在学开车!
    好像这辈子都没这么春风得意过。
    江红梅也每天高高兴兴的,连买菜都大方了一些。
    但是,却始终没有等到林家栋的录取通知书。
    “怎么会没有呢?”
    床上扑满了报纸,林父和江红梅坐在床边,翻来翻去,面色急躁。
    翻遍了所有报纸,都没有!
    林巧枝也觉得出乎意料。
    按照梦里成绩和她的记忆来看,林家栋就算没了和她一起复习压中的几道题,也不至于考不上。
    不过她懒得探究为什么,林家栋的事她也不想管。
    与其花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多学几页课本。
    这天早上,她被一团乱麻的江红梅拉住。
    江红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紧紧抓住女儿手腕:“巧枝,你脑子聪明,给妈出出主意。”
    林巧枝看着她,那双眼睛似是紧张,又带着期盼。
    她读出的不是“给妈出出主意”而是“你帮帮你弟,拉他一把。”
    她静默地望着江红梅的表情:“妈,我给你出个主意。”
    “好!好!你!”江红梅急切道。
    “你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我看你扫盲班最近用心少了。”她提醒着,错过这个,才真的会后悔一辈子,“至于林家栋,无非是就用初中学历去找工作,或者复读一年再考。”
    还有什么值得烦恼的?
    她们家难道还有关系,给林家栋安排一份工作吗?
    江红梅愣了一下。
    “妈,你别听她的!”在旁边偷听的林家栋跑过来,把江红梅拉到他那边,用力瞪林巧枝,气愤道,“你就是见不得我好,初中学历能找到什么好单位好工作?你不帮就算了,还不让妈给我打算,没见过你这样当姐姐的!”
    江红梅恍惚顺着点头,拉着她的手:“巧枝,家栋也是因为你才没考上的,反正你这每天也弄得叮铃哐啷响,顺便教教你弟钳工活,明年……”
    “等等。”林巧枝抓住重点,“什么叫他因为我没考上?我可连他一根毫毛都没碰过。”
    她转头盯着林家栋:“你的?你跟爸妈这么的?”
    林家栋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也不回答。
    林巧枝却没漏掉他眼睛里没藏住的埋怨。
    她忽然想起来中考前,最后那段时间家里的僵硬。
    难怪成绩滑掉,原来根本没有好好复习,只惦记着扒拉着她进厂校,怕是还盯着那些找她突击的,心里不平衡她教外人不教他。
    “幸好没教你。”
    没教都能怨到她头上,林巧枝尤自庆幸,眼神讥讽,“要是真教了你,却没考过,又影响了你的中考成绩,这黑锅还真要扣我头上了。”
    ——都是因为她才没考上。
    真好笑。
    她拿着锉刀和标尺就往外走。
    走到她常用的一片阴凉地儿。
    角里堆着几块车间淘汰下来的废料。
    她拿起锉刀,聚精会神的一下下锉削。
    如果有人看,一定会惊讶她进步得非常快——那是昨晚整整一夜在梦里练习的成果,正不断通过练习,融入她的身体。
    汗水浸湿了她的衣服。
    叮铃哐啷的声音也充斥这个夏天。
    终于,在暑假的尾巴,林巧枝试着去拆一台车床。
    梦里。
    她蹲在一台车床边。
    来好笑,人家假人师傅刚刚修理完这台车床的问题,正在组装回去。
    她把人挤开。
    拿着假人师傅的工具,上手就拆。
    拆了,假人师傅又组装。
    可即使看过一些资料和技巧,拆卸车床也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林巧枝白天也学,晚上也练。
    每天脑子里都琢磨着精进技术,拆卸掉这台车床。
    都有点魔怔了。
    “巧枝,今年渡江你要去吗?”宁珍珠问。
    “那根传动轴应该是为了安全考虑,固定得太紧了。”
    宁珍珠:?
    宁珍珠她们几个面面相觑。
    这啥呢?
    晚晚伸手在林巧枝眼前晃了晃:“巧枝?”
    别不是学傻了吧!
    林巧枝也觉得自己状态不太对,绷得太紧了,有些事压着她,急迫得喘不过气来,顺着珍珠她们期待的目光,答应了一起去渡江。
    江城渡江那天,她换了一身旧衣服,搓了稻草,衣裤都扎紧。
    才走到江堤上,就能看到江边密密麻麻全是人。
    前面就是波光粼粼的大江。
    组委会高高悬挂起【万里长江横渡】的红色横幅。
    这是江城一年一度的“横渡长江”壮丽场面。
    不仅有个人参加。
    还有许多单位组队参加,想要一举搏得头筹,为单位争光。
    江边已经有一支支搏击风浪的方队,大面大面的红色旗帜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前面醒目的有“红旗方队”“解放军护卫队”“一枝花”……
    组委会站在三张木桌子垒起来的临时高台上,拿着大喇叭,正激情澎湃:
    “各位同志们,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万里长江横渡’的渡江活动,我们江城江面宽广,水域开阔,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多次到我们江城横渡长江……”
    到这里,人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鼓掌,老人们激动得挺起胸膛。
    “……活动开始前,让我们一起朗诵毛主席在我们江城做的诗《水调歌头·游泳》!”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激情澎湃,几乎在吼,声调昂扬地起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而后,两只手高高向上猛地一抬。
    热情澎湃的江城人民,哪里能按捺住内心躁动,上万人在呼啸的江风中齐声高唱: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生在长江边,住在东湖畔,在一百多个湖泊边讨生活的江城人,就没有旱鸭子。
    林巧枝按捺住沸腾的情绪,活动热了身体,在各个方队激昂的加油口号声里,一个猛子扎进江水中。
    她身体一摆,像鱼儿一样游开。
    清凉的江水冲刷身体,夏日闷热和燥意都被甩在身后。
    一朵朵白浪高高飞溅。
    体力和勇气都在不断被消耗,又不断在豪迈的号声、滔滔的江水中源源不断地滋生。
    “哗~”
    林巧枝猛地从江面浮出来,扶着岸边的石头,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江河赋予人的无限生机。
    一抹脸上的水。
    痛快极了!
    横渡过长江,被大江大河的开阔气势冲刷身体,滋养灵魂。
    林巧枝好像被冲开了关窍。
    她拿出大江儿女的气势,即使拆坏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她终于在开学前,成功独立拆解一台车床!
    九月,江城依旧余热未散。
    林巧枝对未来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厂技术学校的教室。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448/47913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