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61章 读者们(感谢大家支持)

第061章 读者们(感谢大家支持)

推荐阅读:女明星的贴身保镖黄昏议长剑仙小道士农门辣妻:田园种包子东京绅士物语乡野小神医斗罗:开局99级,我直娶千仞雪死教:诡异事件录神豪:谁让他有钱的!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

    赵贞吉是心学门徒,他看到苏泽的“百姓日用之道”后,鼻子差点气歪了。
    什么时候日用之道是这样了?
    泰州王艮的日用之道,实际上是将“良知”就在日常生活中,主张遵循本身的欲望好好生活,从日常事务中体会良知,从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怎么被苏泽曲解成这个东西!
    赵贞吉想要骂人,可偏偏又不出话来。
    如果是在科举中,赵贞吉肯定要给苏泽这篇文章零分。
    可放在报纸上,这篇文章又没问题。
    这是不是百姓日用?
    是不是苏泽从日常所见的事务中,窥探到了道理?
    关键他这个道理似乎还是自洽的,就连赵贞吉也忍不住回去找一块琉璃,试试能不能做出苏泽所的“放大镜”来。
    他这些年年老视衰,有些书上的子都看不清了,如果真的能做出放大镜来,自己就不用让儿子念书给自己听了。
    读书这种事情,还是安静的自己读才有意思,听着别人读总是差点意思。
    和张居正赵贞吉不同,首辅李春芳对于报纸的第四版更有兴趣。
    徐渭这篇《女状元》其实早有流传,当年徐渭给李春芳做过幕客,李春芳自己也是读过的。
    但是和自己读过的那一版相比,这次徐渭的版本剧情更生动一些,而且这个断章正好断在剧情起伏的地方,正好勾着人想要继续读的地方。
    李春芳越是读越是觉得精妙,觉得自己又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如果自己写的,能刊登在《乐府新报》上?
    李春芳连忙将这个念头挤出脑海,当朝首辅在报纸上刊登这种话本,怕是脸面都丢光了,还是等日后自己致仕再吧。
    高拱拿起报纸,但是他只看了第一版。
    儿子已经被他亲手断了仕途,自然不用看什么八股文。
    高拱是个工作狂,对于戏曲话本没兴趣。
    第二版的经济问题,也和他这个主管吏部的高官没什么关联。
    高拱更欣赏第一版的朝廷要闻。
    比起又臭又长的邸报,苏泽编辑总结后的要闻言简意赅,总能将朝堂发生的大事概要清楚。
    而且苏泽似乎还用了一种更加简练但是精准的公文格式,这让对于吏部工作很敏感的高拱立刻就注意到了。
    高拱作为兼理吏部尚书,也要处理大量的吏部公文,面对那些繁冗的公文,他同样很头疼。
    白天在内阁票拟奏疏,晚上还要回去处理吏部公务,就算是高拱精力充沛,如今也有点吃不消。
    更关键的是,吏部那些官员,总喜欢在冗长的公文里,在最后的地方才夹杂真正要的事情!
    比如吏部最喜欢做的,就叫朦胧推升。
    就是一些被朝廷罢黜的官员,按理是不应该随便推升的,有的官员被罢黜,皇帝都是命令几年不得推升的。
    但是每年被罢黜,或者京察考核不合格的官员这么多,皇帝和内阁也不可能都记得。
    吏部在推升官员的时候,会将这些被罢黜官员也列在其中。
    至于这是故意还是不心,那就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这类违规晋升,故意忽略被晋升官员身上的污点,迂回升官的套路,就叫做朦胧推升。
    就在前几天,高拱就在吏部长长的推升名单中,看到了曾经弹劾过自己的政敌胡应嘉。
    如果不是高拱那天读公文读的细,胡应嘉在这次推升后就要去南京科道了!
    高拱严厉惩罚了负责名单的文选司官员,可是高拱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只能震慑一时,每年那么多官员要调整,吏部还有繁重的日常工作,如果遇到一个不怎么管事的尚书,官员推升中的猫腻更是数不胜数。
    高拱放下报纸,拿起笔给苏泽写了一份通文,让他将报纸第一版的公文格式总结给他,高拱准备在吏部推广这种精炼的格式化公文,提升吏部的办事效率。
    内阁辅臣们对于苏泽的报纸是多半好评,但是在大九卿衙门中,《乐府新报》就是好评如潮了!
    朝廷虽然有邸报,但是印刷数量不多,要到了一定品级才能拥有自己的邸报。
    普通官员想要邸报,就要自己去衙门的架阁库去看。
    当然,有钱的官员可以让自己的门生幕僚去架阁库誊抄邸报,但是对于在京的普通官员来,雇人誊抄邸报还是太奢侈了。
    大部分低级官员,只能排队去架阁库看邸报。
    各大衙门订的《乐府新报》,可要比邸报要多多了,很多中低级官员也可以借阅报纸。
    比起邸报,乐府新报也要好看多了。
    正在看报官员们都爱不释手,排队等着看报的官员则埋怨为什么上官不多订一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看。
    就这样,整个下午京师的各大衙门里,大官员都看着报纸。
    其他衙门都有报看,那谁没得看呢?
    自然是六科和都察院了。
    六科廊内,六科给事中们喊杀震天,一副要和苏泽拼命的样子。
    户科给事中张宪臣也跟着同僚骂了几句,但是他对于同僚的行为嗤之以鼻。
    天天骂,日日骂,还能骂死苏泽吗?
    如果能骂死,那严嵩也不能秉持国政几十年了!
    户科给事中张宪臣回到家中,就见到管事递上来的《乐府新报》。
    “这报纸是哪里来的?”
    管事立刻道:
    “回老爷,这是苏州会馆送来的。”
    张宪臣是苏州府昆山县人,就算放在南直隶,也和苏泽算是半个同乡。
    他和苏州会馆的黄管事也很熟悉,听是他送来的报纸,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会馆怎么有报纸的?”
    张府管事立刻道:
    “这些都是会馆买的,苏州会馆带头买了几十份,是要助苏翰林办报,一部分送回到苏州府去了,一部分就递到了在京同乡的府上。”
    “听报纸反响很好,不少会馆也都找上报馆要订报。”
    张宪臣翻看报纸,果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简单看完了几个版面,张宪臣叹息道:
    “只可惜苏子霖考的太好了。”、
    “?”
    “若是苏子霖不是庶吉士,那肯定会派来科道观政,他若是做言官,可要远胜六科廊内诸公啊!”
    张府管事只当自家老爷的脑子坏了,进士中名次比庶吉士低的,才会去科道观政,放着前途远大的翰林不做,谁要去做言官?
    他在张宪臣回府前也读过了报纸,这苏翰林的才能确实非凡。
    按照苏州会馆的法,这样一份报纸,订一年才十两银子。
    老家那边有子侄要科举,要不要也央着张管事给老家送上一份?
    -----------------
    东宫,被李芳派到东宫的太监张宏,给太子朱翊钧读完了报纸上的笑话,将胖子逗得哈哈大笑。
    胖子意犹未尽的问道:“这苏师傅也是东宫讲学吧?明日请苏师傅来给本宫讲笑话,不对,是讲学!”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423/47865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