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灭元1399 > 第558章 跪不下去的膝盖

第558章 跪不下去的膝盖

推荐阅读:九龙霸帝诀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大道悟神之我的悟性超高魔道系统:文明华夏竟全是魔修!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转生末日:开局获得数万丧尸娘八零好孕肥妻,被凶悍村霸宠成宝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万岁山,便是金朝时期的琼华岛,是大都的制高点。站在这里,全城景象一览无遗,可尽收眼前。
    然而,这里也是风最大的地方。
    沐浴着并不温暖的阳光,甄鑫与松山又晾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被引入广寒殿之中。
    据说,这里即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让人觉着清凉透骨,所以才命名为广寒殿。
    可是,现在是一年之中,最为冻人的二月……
    广寒殿内,自然没有鸾姿凤态的广寒仙子,只有一位依在暖炉边上、行将就木的糟老头。
    松山举袖迅速地擦去又流下来的鼻涕,正待跪倒,座上的糟老头却竖起一根食指,朝他轻轻一挥。
    意思是,我可以滚了?松山同情地看了眼甄鑫,躬身倒退而去。
    殿中只余暖炉之中,炭火燃烧的哔剥之声。
    透过缭绕于两人之间的淡淡火烟,甄鑫看向这位老而不死的天下一尊。
    这是一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脸。
    深陷的眼窝之中,可能埋藏着草原的尸骸;额间的沟壑,应该流淌着江南的血雨。
    虚扶于暖炉边上的手,指节肿胀,如蟠虬树根。
    哈哈,这是痛风?
    据说,涮羊肉就是这位发明的。难不成是天天吃铜锅涮肉吃成这样的?
    甄鑫脑中难免掠过幸灾乐祸的快意。
    这么一乐,立时冲淡了心中不少的紧张感。
    没办法,面对这样的一个皇帝,甄鑫根本就无法完全扼制住内心的惶恐。
    在后人眼里,蒙古最值得称道的帝王首推成吉思汗,其后才是这位。只是甄鑫知道,这位的能耐与成就,可丝毫不弱于他祖父。
    成吉思汗白手起家,从东打到西,铁蹄踏过的土地,无不堆尸如山、血流成河。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踏入中原之地。
    唯一被灭的西夏国,还是他死亡那天,因为地震原因而让西夏人被迫放弃了抵抗。
    与绝大多数的蒙古人一样,成吉思汗的军队,野战天下无敌,却不擅攻城。屠刀染尽天下人的鲜血,却不懂得建设。
    但是,同样相当于白手起家的忽必烈,却不仅击溃了擅长野战的蒙古军队,也打垮了擅长守江守城的宋国军队。
    能打,还知道维护打下来的江山。
    这是上下数千年历史中,唯一一个统一了中原南北疆域的异族皇帝。
    如果他与他的继承者,能够平衡好汉人与蒙古人之间的关系,这元朝绝不会只有百年之运。
    但是,冰与火终究无法长久相融。
    想要化解蒙古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只能是一方的彻底顺服,比如三百年之后的大清。
    还好,这时候的汉人,膝盖还没被打软。骨气虽然不多,却依然还在!
    这也是甄鑫愿意放下南北分歧,联合汉人共抗蒙古人的最基本条件。
    看着忽必烈冷冷的目光,甄鑫心下闪过一丝的纠结。
    昨晚一再提醒自己,第一次面见忽必烈时,应当保持谦卑的态度,以勾出他的舐犊情深。那么,此时就得膝行而前,抱住他的老腿嚎啕大哭,并哭出心中的万分委屈,以显示见到亲人的喜极而泣。
    可是,甄鑫却实在跪不下去!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明明知道有些选择是对的,却只能往错的方向闷头前行。
    “甄鑫,见过大汗皇帝。”甄鑫躬身而礼。
    声音中气很足,不显哄亮,但也并不低沉。
    上身前倾,视线下垂,停于身前五尺远的地上。
    地上铺着一层厚实的毛毯,油光发亮。
    这是有多少年没洗过了?
    没听到忽必烈“免礼”的声音,甄鑫无聊地盯了会地毯,便自觉地直起腰。
    “那达德,恰买格,阿勒赫归格,沙勒特干!”语音浑浊,却显得不怒而威。
    骂谁呢?还好,我听不懂……甄鑫两手一摊,说道:“甄鑫自小缺少管教,至今还没学会国语,大汗皇帝见谅则个!”
    没办法,蒙古语就是现在这个国家的国语,甄鑫只能先怂为敬。
    只是爷孙俩语言竟然不通,想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很凄苦吧?
    忽必烈沉默了五秒钟,甄鑫不得不琢磨着要不要把松山给叫回来当翻译。忽必烈又开金口,冷冷说道:“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这次用的是汉语,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让忽必烈被迫用汉语沟通的平民百姓?
    应该不至于……当年他还年轻时,初入汉地,还不得屁颠颠地跟着一群汉人先把汉语学会了再说。
    甄鑫不得不做害怕状,“为什么呢?”
    听到这话,依然冷着脸的忽必烈被气得不由神情一滞。
    这小子,胆子还是真大啊!
    可惜了……要是自己再年轻二十岁,不,十岁就好,便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将其好好调教一番。
    现在,长生天却已经给不了自己那么多时间!
    心下里,忽必烈不得不承认,自己过于轻视这枚看似微不足道的棋子。
    让李显将这家伙从海岛上挖出来,给他钱、给他粮,默许他肆意征招故宋残兵乃至隐于山林中的贼匪,就是为了能够一网打尽这些叛乱者。
    甚至于,忽必烈还乐见其树旗造反的那一天。网撒得越大,收获也必然越多。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这只小鱼儿,竟然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对国朝已经能够产生威胁的怪胎。
    终究是老了……反应稍稍迟钝!
    而且,身边已再无一个能随时为自己查缺补漏之人。
    忽必烈浑浊的目光,茫然看向空空的左右,心中又生出难以言说的遗憾。
    活得太长了,也许并不是件好事。
    那些陪着他开荒拓土的文臣武将,那些随着他南征大理的十万军卒,如今已全都不在!
    冥冥之中,耳边似乎总能听到他们雄壮的歌声,看到他们坚定的笑容,也能感受到他们与长生天一起,对自己遥遥的呼唤。
    还有,曾经与自己甘苦与共的察必,曾经寄托着自己最大期望的真金……
    曾经自己必须仰望的长兄蒙哥,曾经必须靠自己护佑才能活得下去的幼弟阿里不哥……
    俱往矣!
    而现在,还有什么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11799/4638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