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射宋 > 第147章 四度拜相的蔡京

第147章 四度拜相的蔡京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韩逍遥在心里给蒋雀儿点赞。
    这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方式,在正常方式难以取得满意结果时,逆向思维往往可以打开思路。
    元十四问道:“大营里深沟高垒装备精良,禁军虽然怂了点,但不是傻子,你打算怎么逼他们出来?”
    蒋雀儿随即扳着手指头说道:“只要我们困住他们,只消三五日,设法消耗控制他们的水源、粮草、药物,甚至柴火等生活必须物资,他们除了出营别无他法!”
    司马横如捋了捋胡须,点点头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好一个‘逼敌以害’!”
    韩逍遥也点头称赞:“能想到调动禁军出营再打击,确实不错,还有没有更好的主意?”
    董小乙得到启发,补充了一句:“可以做出佯攻东京的态势,吓唬朝廷调动他们出来救援,我们可以围点打援,利用骑兵在野战中歼灭他们!”
    司马横如鼓掌道:“攻敌必救,借刀杀人,大善!”
    可是郑良却说道:“对方以禁军四万步军严阵以待,以我方现有骑兵的战力,只怕一口吃不下!若使其兵分两路,必定可以各个击破!”
    按照大宋禁军配置,四万士兵,弓弩手至少在两万以上,若同时发箭,绝对是一片乌云盖顶的效果。
    按照百步三矢的规矩,六万支箭……估计,韩记这点家当至少会减员一半。
    这不是围点打援,而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自杀攻击。
    不过嘛,分兵也有好多种方式,比如韩逍遥提出了诱之以利的作战方案。
    听了韩逍遥的设想,众人将目光聚焦到城外东南方的一片坡地……牧驼岗!
    这里是大宋禁军最大的军马场,饲养着最少两万匹优良战马。
    这个时代,大宋各个军队步骑的比例,远远低于十比一,这里却宁可闲置也不配发给西北战场。
    强干弱枝到了极点!
    既然要分兵,韩军也急需战马,那干脆假戏真做夺了牧驼岗,再故意泄漏转移战马的消息给城东大营,相信同样奇缺战马的禁军将领会心动而“趁火打劫”。
    如此,便是主动诱使他们“分兵”,等歼灭出营之敌后,再实施围点打援方案,压力就小得多。
    众人认真商讨之后,很快拟定好“军马行动”的实施细节,交给韩逍遥审核。
    韩逍遥确认以后,当即批准郑良带领一千骑兵连夜抢占牧驼岗。
    同时,元十四率两千步骑先行进抵东京东北部五里,安营扎寨,作出长期驻守的姿态。
    韩军开作战会的时候,东京城却沸反盈天了。
    禁军斥候与皇城司密谍,已经打探到四万禁军覆灭以及楚国公都被枭首的消息。
    赵佶听到汇报,整个人几乎都傻了。
    满朝文武中最知兵的统帅,全国最凶悍最精锐的军队,就这么一夜一天功夫,没了?
    韩逍遥是不是会施妖法?
    上百万的江南逆贼都闻风丧胆的威武之师,却被区区几千人破军杀将?不仅如此,叛军接连获胜,士气高涨的同时,对方的人马已经破万,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韩逍遥竟然还向南推进到东京近郊,他想干什么?
    难道他想……赵佶心中一寒,头皮发麻。
    怎么办?谁能解决这个乱世魔王?
    诸事不决问宰执!
    于是,七八位宰执连夜入宫,帮着官家收拾烂摊子。
    童贯捐躯,辛宗兴被俘,蔡攸被扣,五万大军灰飞烟灭,赵佶当真心疼到泪水哗哗。
    梁师成、王黼、赵桓、赵楷、李彦等重臣,甚至还请了老公相蔡京前来咨询。
    君父有了担忧,是儿子或臣子的耻辱,看着赵佶掉眼泪,众人慌了神。
    赵桓率先开口请战以示忠心:“官家,儿臣愿意领兵剿贼,不灭韩贼誓不收兵!”
    梁师成在心里摇摇头,赵桓情商太低,在场的,谁都可以带兵,唯独你太子不可以。
    果然,赵佶擦拭泪水,环顾众人,问道:“太子所言,可否?”
    李彦忽然说道:“太子身为储君,乃国家将来之根本,岂可因区区逆贼以身犯险?”
    众人皆点头称是,联手掐断了太子掌兵的可能。
    赵桓无奈退下。
    赵佶面色缓和,叹了口气问道:“兵临城下,韩贼嚣张,奈何?”
    这下,众人纷纷献言献策。
    李彦认为应安抚韩逍遥,实封郡王,给予数州之地,赐婚茂德帝姬。
    王黼却明确反对,韩记已经起兵造反,歼灭禁军,杀戮国公,囚禁重臣,如果不重兵围剿,只怕天下都会认为朝廷软弱纷纷效仿,后患无穷。
    赵楷利用数据对比和亲眼所见的韩军实情,认为韩军得到数万俘虏实力更为强悍,极有可能图谋城外三营,一旦三营有失则东京无兵可守。
    因此建议,召回城外禁军,利用东京城防坚守,通过谈判迷惑对方,再调集全国强军勤王,围歼韩军于东京城下。
    这些想法有理有据,也是最为稳妥,得到了李彦和王黼的认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954/43324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