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静嘉 > 第79章 海里针 (续)

第79章 海里针 (续)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眼前身穿着深灰色西装的胡锡忠,是一个身材略胖,下巴束着胡子的四、五十岁男人。虽然说这话时,胡教授脸上笑咪咪的,却没有予人好糊弄的感觉。
    听胡教授这话,傅良涛便知道胡锡忠是将他们当成了想要混水摸鱼的迟到学生。
    「胡教授,你误会了。」傅良涛说道,又拿出了警察委任证为庞季同和自己作自我介绍,并道明来意。
    傅良涛从文件夹里拿出许静嘉就读副学士期间拍摄的相片,问:「胡教授,不知道你对这个女孩子有没有印象?」
    胡教授遂放下手中的白板刷子,将傅良涛手上的相片接了过来。只见他看着相片中的明媚女孩面露难色,问:「她是什么时候的学生?……好像有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
    傅良涛便将许静嘉入读副学士和她毕业的时间,以及后来升读大学本部相同科目学士学位的事情简略说了一下。不过,傅良涛提供的额外资料似乎无助于胡教授进行回忆。
    「慢着……你说这女生叫……许静嘉?我对这个名字倒是有点印象……」胡教授一边说,一边从西装的内袋中掏出手机。
    傅良涛原没寄望胡教授能记得许静嘉的名字,才以许静嘉的旧照问询,没想到胡教授反倒对许静嘉的名字有印象。
    只见胡教授在手机屏幕上轻点了几下,又说:「我们学校一直都有就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状况进行跟进调查,作为调整课程的参考。这个学生属于失联人群,所以我曾以电邮向她发送想要关注她的电子履历的请求,不过一直都没有收到回覆。」
    说罢,又将手机屏幕转向傅良涛,向他展示相关的电邮。傅良涛知道不管是专上学院和大学都会为学生和教职员提供校方的电邮以作通讯,是以当傅良涛注意到这里许静嘉所用的电邮是之前未有见过的私人电邮,便垂头将电邮记到手抄本上,又问:「这个电邮你是从那里得来的?」
    「哦……这应该是她在登记入学时留下的。」胡教授不以为意地说。见傅良涛查看完毕,便想要收回手机。
    庞季同却道:「不对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刚才查询许静嘉的学生资料时怎么会没有看过这电邮地址?」
    庞季同这话提醒了胡教授,胡教授遂又说:「那便应该是这学生之前曾经用私人电邮跟我沟通过,你们稍等。」胡教授重新打开了电邮应用查找了一下,复又说道:「她在二零一二年的时候,曾经找我作她应聘的推荐人。」
    傅良涛接过手机一看,却是许静嘉发出的一篇英语短信,遂问道:「有可能找到她应聘的是什么机构和职位吗?」
    傅良涛一直对许静嘉提及在大学四年期间半工半读的供词存疑,很大程度是因为她家对门张婆婆的供词,还有一直没能找到许静嘉就职的证据。傅良涛没有想到在胡教授这里竟然会有相关的线索。
    只听胡教授说道:「你们等等……应该可以查找得到的。因为当这一类推荐人通常只需要经电邮填填表格即可,我应该能够找到相关记录的。」
    胡教授的话音才落下,傅良涛便笑道:「听起来,胡教授当推荐人的经验还真是相当丰富。」
    胡教授也不否认,轻松地笑着应道:「这是当然的了,刚毕业的学生在应聘的时候多找不到推荐人。所以,许多时候都会想到我这个课程主任。他们开学的时候,我就跟他们挑明了,如果有需要就尽管填我的资料……」说话间,胡教授似乎找到了相关的电邮,将手机屏幕转到了傅良涛的面前,道:「这应该就是你们想要的资料了。」
    许静嘉应聘的,却是一家慈善机构幼儿园的文书职位。二人取得了相关电邮的复本后,又跟胡教授提了几个其他相关的问题。
    傅良涛和庞季同离开时,胡锡忠转身继续擦白板。当二人走到演讲厅上方高处的出口旁时,忽听身后传来胡锡忠的声音,问:「你们说的那个女孩是不是非常开朗,很爱笑的?」
    离开演讲厅后,傅良涛和庞季同又到了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学生谘询办事处,查询了许静嘉的相关资料,又做了与于专上学院校务处进行过的大同小异的调查。
    由于是半工半读的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每个学期所修科目的数量,最少两科、最多五科,大部分学生都以两到六年的时间完成课程。
    大多学生都以两年或三年便修毕整个课程,许静嘉的副学士同学也不例外。而许静嘉则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完成课程,在第三个学年时,许静嘉还在第一个学期停学了半年。最后,与她同时修毕课程的就只剩下王嘉妮、张卓华和徐旭尧三个同学。至于其余与她同一时间毕业的学生,都是在她之后入学的。
    庞季同在比对过许静嘉与其同学们于大学时的选课时间后,便稀奇地说:「虽然半工半读课程的选科比较自由,学生也有选科自主权,但是学校有选科指引,有些科目有基础和进阶之分,另外一些也有选读次序的讲究。
    再者,学校为了便利学生,也考究过相关科目的上课时间,跟从选科指引选科绝对就会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不跟从选科指引的话,反倒要用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课程,还会碰上某些科目不开办的情况。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跟从这选科指引选科的,偏偏许静嘉自打第一个学年之后便不按牌理出牌,选科完全没有章法。」
    傅良涛看着手上刚打印出来的许静嘉的成绩单,许静嘉大学时有不少科目徘徊在合格的边缘,还曾试过有两科需要重修。自副学士的第二个学年开始,许静嘉的成绩便没有再上去过。虽说影响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可是这一点仍是让傅良涛留了心。
    因为这学士课程的学费可算不上便宜,当时一个科目的收费需要七千五百元正。由于是自负盈亏的课程,政府并无资助,许静嘉也没有申请相关的贷款,这便意味着这些学费全都是由她自掏腰包的。
    就调查所得,许静嘉的家境并不宽裕,并不容她这般浪费机会。
    在之后一天的时间里,傅良涛在学生谘询办事处的帮助下,陆续收到了许静嘉副学士和大学在学时期与教授有过的通讯、功课和小组报告的复本。
    傅良涛注意到,许静嘉于大学时的小组报告大多是她一个人独自完成的。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766/42660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