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八百一十六章 侃侃而谈的朱棣

第八百一十六章 侃侃而谈的朱棣

推荐阅读:1994:菜农逆袭皇修桃花马上请长缨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剑道余烬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出阳神同时穿越:打造末日文明互助协会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这个产量,足以让大明后世那些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就一命呜呼的悲催皇帝,汗颜无地。
    但是,这么多子女当中,皇女暂且不算,只皇子,能够被深夜召见,进入这御书房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就只有四皇子朱棣了。
    现在居然是朱棣首先开口,顿时让御书房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尤其是一些老谋深算的臣子,眼眸变幻,心里咯噔一下,暗想着难道这位声名日隆,且手握兵权的四皇子殿下,终究还是不愿意安分?
    若是如此,那……
    只怕对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利。
    “父皇。”朱棣仿佛没看到那些眼神,目光只在朱元璋身上,沉声道:“儿臣以为,如此大事,非同可,哪怕是一步行差踏错,都有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老师请过来,听一听他的意见,然后施行,才能让我大明未来的方略,万无一失。”
    哦?
    众人一听,立刻纷纷点头。
    不管大家心中对这位四皇子的态度是如何,但这句话真是无可挑剔。
    如此大事,岂能没有国师在场?
    难道,陛下和国师之间,也不复当年的亲近,而是生了某种嫌隙?
    众人心中再次咯噔一下,甚至比刚才看到朱棣第一个出头,风头隐隐盖过当朝太子的时候,更加忐忑难安。
    “唔,咱们先议一议。”朱元璋向殿外张望了一下,有些尴尬地道:“国师许是路上耽搁了,还没到……”
    “启禀陛下。”这时候,外面急匆匆走进来一个太监,见御书房如此阵势,竟嗫嚅着没敢开口。
    “。”朱元璋皱眉,道:“这里都是大明股肱之臣,任何事不必隐瞒。”
    “是。”那太监这才点点头,低声道:“刚才传来消息,国师大人是正在哄孩子睡觉,所以……今夜不便前来……”
    呃!
    众臣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
    果然,还得是国师啊!
    皇帝召见,他要哄孩子……
    如此做派,普天下怕是也独一份了。
    还什么君臣生了嫌隙?
    不存在!
    很明显,陛下听到这个消息,虽然表情也有些奇怪,但并没有任何动怒的意思,反而笑了笑,自我开解似的道:“既然如此,大家就先一自己的看法,等到国师有空前来,再互相印证一番,或许咱们这里商讨出的方案,能跟国师不谋而合呢。”
    如此圣眷,真是让人艳羡。
    不过群臣对此早就见怪不怪,既然秦枫没到场,那么今日谁的观点能够跟国师相近,反而更加会得到皇帝的青睐和认同,这可以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这是一次考验呢!
    但是气氛反而再次沉寂下来,又恢复到谁也不肯先开口的局面。
    “老四,你先?”朱元璋直接点了朱棣的名字。
    安南之战,让朱棣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声名,也同样让他对国师秦枫更加顶礼膜拜,刚才的反应,足以明他内心已经深深折服。
    不过既然秦枫不在,朱元璋倒想听一听,这个最近几年越来越拥有威望的大明新一代军事统帅的核心,会如何看待这个开疆拓土的战略问题。
    “是。”
    闻言,朱棣倒也没有过分谦让,迈步上前,不顾身后目光的复杂和古怪,胸有成竹地伸手指向地图某个位置,沉声道:“儿臣认为,应当将舰队开赴太平洋,目标是地图上的澳洲,美洲西海岸。”
    哦?
    这显然是个舍近求远的方案,跟很多人的设想都不同。
    “你的具体看法。”朱元璋不置可否,目光垂,继续追问细节。
    “首先,按照老师之前的教导,这个叫西班牙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开启属于他们的大航海时代,从而改变世界的航海格局。”
    “因此,我们的舰队若是能够先一步登陆美洲西海岸,就能阻断西班牙未来的扩张,让世界大航海的气运开启,完全是由我大明主导的。”
    朱棣一开口,言必称老师。
    朱元璋神色微变。
    西班牙这个名字,他从秦枫的心声里听到过,只是不知道秦枫跟这个老四面授机宜了什么,好像这孩子现在知道的,居然比自己更多。
    遏制西班牙的发展,是必要的,朱元璋缓缓点头,但依然没有表态。
    于是朱棣顿了一顿,继续道:“其次,澳洲和美洲发掘的金银,能够缓解我大明的资源压力,有了新的黄金和白银储备,我们就可以像之前建立东南亚货币秩序一样,尝试建立更大的平准库,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币制。”
    了不起!
    人群中,户部尚书黄铎,目光晶亮。
    难怪这几年,这位四皇子殿下,声名越来越隆。
    他对于经济的看法,竟然已经达到如此透彻的地步,可不是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虽然这明显是国师的智慧,但既然能够传授给他,并且被这位四皇子殿下吸收,那就是他自己的东西。
    “好。”朱元璋首次出声表示肯定,目光中并不掩饰赞赏,这让群臣的心中更加变幻,虽然觉得不可能因此变天,但……这真的对劲吗?
    “还有么?”朱元璋仿佛没注意到这些气氛,目光不离朱棣,继续问道。
    “还有。”朱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开口道:“第三,我们可以尝试将本朝的流民,以及大量的囚徒,迁移到澳洲,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大明目前越来越严峻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殖民据点的建立,来开发耐寒耐旱的新型作物,比如老师曾经提到的土豆,就可以在改良之后,正式引入大明。”
    土豆!
    这个词,让朱元璋眼眸闪过一丝光亮。
    终于可以见到这种传中能够亩产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神奇作物了么?
    为了这一天,咱真的是等待了好久好久。
    早就从秦枫的心声里听到过,但是当时也的确没想到,为了远赴重洋,需要做这么多的技术准备和全面准备。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688/78032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