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职业药师 > 第281章 被盯上的鑫未来

第281章 被盯上的鑫未来

推荐阅读:灵炉侯府双嫁灭妻另娶?老娘抄你全家嫁军少!AI仙纪元重生2002,我的花样年华穿成雨水仙女,依靠香火成神安陵容重生偷听皇上心声后杀疯了丹帝重生陷入绯闻杀敌爆属性,从刑徒军开始速成武神

    巴拉德来人了,还是老熟人,罗伊斯和罗尔斯。
    对于苏鑫的实力,现在他们是心服口服。
    为期两年的合同,前前后后也就是一个月时间就搞定,还有啥好说的?
    心理上的变化,让两人的态度变化的十分明显。
    以前他们在鑫未来,那属于站在制高点上,看见什么都想指指点点的那种。
    就比如说气相色谱,鑫未来使用的是手动进样。
    最开始参观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这也太穷太落后了,现在都是自动进样,谁还用垃圾的手动进样?
    可是现在,依然看见他们手动进样的操作。
    两个人都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手动进样的话,更加容易控制一些平时无法控制的细节。
    高手就是高手!
    “苏,我是带着总部的协议来的。你已经完成设定的目标,我们验证没有问题之后,就能签署,然后马上生效。”罗伊斯的表情,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
    一点都不像是个技术总监该有的样子,要是说的话,和舔狗的表情有那么一点点像?
    苏鑫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优越感,他让妮塔莉亚准备好资料,呵呵笑着,“这里就是全部的技术资料,两位请看吧,需要演示或者是现场操作,我们随时恭候。”
    毕竟是答应好人家的,全方位的技术交接。
    苏鑫没有任何要保留的计划,要是有什么藏着掖着,以后传出去的话,他们就别想再接研发的任务了。
    做研发外包的,不就是在这样么?
    无法获得技术所有权,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
    但是苏鑫可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他看重的是自己谈好的其他的事情。
    就像是最开始考虑的那样,除非是另辟蹊径,从新设定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否则的话,就算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善,也面临着已有专利的壁垒。
    两人拿到手资料,激动的看起来。
    还别说,真是精妙啊!
    他们采用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案,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改变。
    首先,采用第一次真空冷冻干燥。
    这次,里边并没有加入任何成膜组分,只是选取最容易达成目标结构的物质,进行冻干?
    而冻干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方便后续使用的骨架!
    搭好架子以后,也就相当于建房子先搭架子,做主梁。
    一次冻干完毕,获得合适的骨架,再继续进行下边的反应。
    这时候,将目标材料溶解在溶剂当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其浸润在冻干形成的骨架当中,反复进行挤压和消泡,形成均匀的组分。
    也就是目标材料溶液,充分的分散在骨架当中。
    整个过程不能粗心大意,留下气泡的话,十分影响最后的成品效果。
    然后,是一个关键步骤,也就是混合体系的真空冷冻干燥。
    类似的冻干,十分考验冻干工艺曲线。
    稍微不合适,就有可能形成两张皮,骨架是骨架,材料是材料,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无法起到骨架的作用。
    但是对于苏鑫和小卫士来说,那都不叫事情。
    经过统计和计算,分分钟给出最佳方案,他还要装模作样的弄几个失败的,才得到结果。
    按照原来的操作,这一步进行结束之后,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将骨架去掉。
    在上次的冻干膜过程中,苏鑫是用特定的溶剂洗掉。
    这次比较麻烦,单纯说是溶解性的话,骨架和材料差不多,要么都不溶解,要么就都能溶解掉。
    好在,两者的耐热程度远远不同。
    因为气体扩散层,是需要2000℃高温进行固化烧结,这就给了最佳的机会。
    骨架材料在高温200多℃的时候,就会分解,升高在2000℃的时候,在就分解的什么都没了,连渣渣都不剩。
    于是,去掉骨架完美的气体扩散层,就这么合成出来!
    原理并不难,难点就在于,初次冻干组分的选择。
    什么样的骨架有助于最终产品的成型,而成型之后的空间结构,能满足目标需求。
    这里边需要大量的计算还有模拟实验。
    苏鑫通过小卫士,搜集全世界的冻干模型资料,在设定好参数之后,逆向搜寻数据,就得到很多类似的组合。
    再通过分子级别的模拟和计算,选出最符合设定的条件,然后进行实验。
    可以说,如果不是苏鑫设计的合理,光是整个筛选过程,就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人家在几次实验之后,就得到想要的结果。
    一方面,自然是苏鑫这顶的计算范围牛叉,另一方面,又能说明,苏鑫的运气实在是好。
    那没办法,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换成是谁,敢说不羡慕那些运气好的人呢?
    “苏,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设定整个实验的?你看看,光是里边涉及到的计算,就是海量。哪怕是从某一个角度开始进行实验,也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为什么你开始几组实验就能做到?”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632/42029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