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职业药师 > 第47章 论文的蝴蝶效应

第47章 论文的蝴蝶效应

推荐阅读:官场: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都离婚了,我相亲你醋什么崩坏:致未来的你们二爷,夫人她实在太猛了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女神图鉴,从皇后开始我在末日打造基地还不起人情债,我只好当她男朋友了斗破:火麟飞模板,三天之约!斗罗:这个魂师有亿点点小运气

    陈暮教授是哥大的终身教授,也是几个业内有名气杂志的副主编和审稿人。他的研究方向,包含能源、生物、纳米方向。
    没有办法,作为华人科学家,尤其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华人科学家,并不受人重视。
    想要做出成绩,必须要跨越更多的领域。
    陈暮教授踏入科研领域的时候,正是跨领域研究方兴未艾,于是他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几个方向开始钻研。
    几十年过去,凭借着儒家文化圈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
    他在各个方向上都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没有拿到最顶尖的成就,却也成了几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否则,也不能成为对应领域的审稿人。
    其中能源和纳米方向,都和电池有关联,所以在电池上造诣深厚。
    而杨近则是年轻的助理教授,在电池上的研究很有天分。
    哥大在电池领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
    最近他们的课题,便是想办法解决锂电池发展当中遇到的难题。
    对于国内的论文,不少人都不抱希望,因为前些年很多人编造数据的厉害,许多论文的参考价值一般。
    不过么,社会在发展,尤其是国内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所以近些年水平突飞猛进。
    不说国内那些知名大学,就是名气一般的大学,也会出一些很有水平的文章。
    杨近提到的文章,正是李教授挂上去苏鑫的那些。
    关于冻干和新型止血材料的两篇论文。
    作为生物和纳米方面的专家,陈暮教授通读一遍论文,便察觉出文章不简单。
    他仔细看看之后,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当即拿起电话,打给杨近。
    “小杨,里边的晶型图,你们可以好好借鉴。”
    杨近在电话那头笑道:“哈哈,是啊,陈教授,我就知道您一眼就能看出来他高明的地方。”
    “是啊,不管是金相金属工艺的回火,或者是其他真空冷冻干燥的回火,温度都在共熔点之下安全区间。想不到他们敢把温度升到十分接近共熔点的程度,看来,也只有本科生才能做出如此天马行空的实验。”
    陈暮教授仔细看了看第一作者,竟然不是硕士,而是本科生,那也是他十分吃惊的原因之一。
    “对了,北河大学在学术上怎么样?”
    杨近想了想:“在分析化学和量子化学那两块不错,都有重量级教授坐镇,合成这一块,在国内处于二三线梯队。”
    其实杨近说的客气了,能排到三线梯队,都算不错。
    毕竟北河大学在国内的综合排名并不高,就是具体到化学上,虽然高出整体排名很多,但是在领域内,也是在前三十之外。
    “这样吧,你联系下通讯作者,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来交流一番。算了,还是我亲自联系吧。”
    “陈教授,既然一作二作是本科生,我们邀请他们来做访问学生怎么样?”
    杨近提出来自己的看法。
    “访问学生?当然可以!明天去找系主任申请。”
    陈暮当即便拍板决定。
    “对了,他们的费用……”杨近教授问道。
    “我来想办法解决,再让系里解决一部分。”
    “好!”
    访问学生,还只有半年,看上去没有什么意思。
    其实不然,如果他们能在哥大做上为其半年的访问学生,想要申请哥大的研究生,那简直易如反掌!
    一般来说,本科阶段的访问学生很少。
    更多的是类似于交换生或者是夏令营之类的存在。
    访问一词,通常和学者挂钩,大部分时候,是一些青年科学家深造和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
    给本科生访问学生的待遇,那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尤其是还要解决费用问题,那更加了不得。
    那种给钱就能参加的交换生,其实就是学校开发的赚钱项目。
    而陈暮教授的意思,自然不是赚钱。
    按照经验,系里能赞助一部分经费,而剩下不能覆盖的部分,陈暮教授愿意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拿钱补贴,就已经能说明他的诚意。
    当然,陈暮和杨近,绝对不会因为苏鑫和丁雨文是华国学生,就网开一面。
    主要是因为他们做出来关于冻干晶型的研究,对于现在项目组的课题很有帮助。
    锂电池的发展,是全世界都在追赶的问题。
    如果谁能解决掉关键难题,那必然会青史留名。
    陈暮和杨近,都比较看好文章提到的效果。
    在靠近材料共熔点附近,而且还有全新的冻干曲线,足够说明两个人对科研的嗅觉。
    让熟悉相关研究的苏鑫和丁雨文来,便是能更好的交流切磋。
    如果运气足够好,或许能在材料上做出重大突破。
    顺便也能带给他们访问学生,还有留在哥大的机会。
    当然,能在哥大做访问学生,两个人申请藤校的话,也会简单很多。
    可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而在国内,某研究所内,同样在刷着arXiv网站的韩博士,看见苏鑫的论文,同样吃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632/42022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