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布局盐政

推荐阅读: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不是哥们,你又哪个平行世界的我林云叶婉清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给食戟之灵来点小小的中餐震撼大周:开局被废后我造反了!苏榆北高梓淇出阳神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贵女云鬓酥腰,狼王质子囚娇入帐

    寇相呵呵笑道,“今日李小子,你一直欲言又止,似是想说,老夫一把年纪了,去了南诏多半有去无回,难有建树,现在还有这种想吗?”
    “没有了。”李平安非常配合地回应。
    “别看老夫老了,尚能拉开三石弓,军中鲜有能跟老夫媲美者,说实话,小小的南诏国,老夫还不看在眼里。”
    “若不是治理过于艰难,大康还有个岭南道尚未消化,老夫早就行灭国之战了。”
    寇相坐在主位上,神色淡然地说道,“南诏太穷了,且有传承有序,打下来,治理的成本太高了,大康消耗不起,只能交给你们这些后生了。”
    “将南诏国收入囊中是迟早的事情,没准寇爷爷这一次,能够一蹴而就呢。”李平安笑着回应道。
    “是啊,寇爷爷,没准您去了,他们望风而降呢。”尉迟常一边儿附和道。
    “你还好意思说这个,定南州可没有什么狗屁传承,你怎么一直稳定不来。若是你能让此地固若金汤,老夫未必不敢发动灭国之战。”寇相瞥了尉迟常一眼。
    “定南州的情况有些复杂,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敌人。”尉迟常满不在乎地说道,“寇爷爷,他们连您都敢袭击,更不要说我一个小辈了。”
    “无能就是无能,说这些废话作甚,听了让人心烦。”寇相白了他一眼,“赶紧开席。”
    “年纪大了,雄心壮志确实没少,但嘴巴却越来越唠叨了。”尉迟常小声道。
    寇相脸上露出笑容,连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了。
    待饭菜摆放整齐,尉迟常端起眼前的茶盏,“寇爷爷,小子现在是统兵期间,不便饮酒,今日便以茶代酒,敬您一杯,也祝您此次南诏,一切顺遂。”
    李平安也端起酒盏,恭敬道,“祝寇爷爷马到功成。”
    “借你们两个小辈吉言,不过老夫也要感谢你们出手援助,就老夫一命。”
    寇相端起酒盏,三个人一饮而尽。
    “刚才在路上,老夫发现好多流民,一股脑地往龙州去,你刚就任龙州刺史,连当地的部落情况可能都没摸清,就不怕惹出乱子来吗?”寇相放下酒盏之后,好奇的问道。
    “寇爷爷,乱子不至于,但麻烦肯定不断,这也是平安贤弟一直没有去龙州的原因,他要在定南州调配物资,支援龙州的建设。”
    “之前他经常在书信里,岭南道的流民太多,各地消化不了,如果他不伸以援手,这些人十有八九会成为乱民,最后死在战乱之中。”
    “他实在不忍心,即便是自己多些麻烦,也要给他们活命的机会。”尉迟常替李平安解释道。
    “竟然是如此,如果天下的年轻人,都如同李小子一般,心怀百姓,何愁天下不兴盛啊!”
    寇相举起酒盏,“平安小子,老夫再敬你一杯!”
    卡拉姆赶忙上前,给寇相和李平安倒满酒水。
    “寇爷爷谬赞了。”李平安来者不拒,再次端起酒杯。
    对于酒水这东西,李平安倒不忌讳,上辈子不论是从军,还是从商,都机会泡在酒坛子里。
    不过尉迟常等不及了,他给寇相夹了一片肉,焦急道,“寇爷爷,别光喝酒,来尝一尝,这地道的把子肉,据说是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候发明的。”
    之前定南州只吃肉片,李平安觉得不带劲,就将厚实从济南学来的把子肉做了出来。
    别说,配合一系列的中药材,吃起来很像是那么回事儿。
    把子肉这东西,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寇相吃了一口,就喜欢上了。
    正准备把这一大块吃完,尉迟常又加了一块红烧肉过来,“来来来,尝尝,这红烧肉,我可喜欢吃了。”
    “这是农夫小炒肉,辣辣的,不过不是茱萸,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尉迟常将一大桌子饭菜,挨个给寇相介绍。
    寇相吃得很舒心,连最近的烦恼都忘了。
    觥筹交错之间,十几个菜,寇相都尝了一个遍,竟然只吃了五分饱。
    尉迟常又说起了定南州的诸多风俗趣事,以及他跟南越交锋的一些战斗过往,不知不觉间,又说到了七里堡这边儿来,尤其是深井之事,引起了寇相的兴趣。
    “寇爷爷,您不知道,这深井可厉害了,我也仔细研究过。虽然目前平安贤弟只开发出了用水的功能,但是实际上,他可以提取盐,钻取猛火油,是顶级厉害的技艺.......”
    李平安本来在埋头干饭,不想打扰这一老一少交谈,忽然听到他们说道盐和猛火油,李平安惊讶道,“不是,尉迟常你等会儿,你不是在前线打仗吗?你怎么对我们的深井技术了解那么多?”
    “还取盐和猛火油,你听谁说的?”
    “我......”尉迟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眼前的寇相虽然心疼他们,但说到底是代表中央的意志的。
    如果这老爷子,一张嘴要将技术收走,那可是断了很多人的活路。
    不过思前想后,尉迟常还是解释道,“你通过走私的渠道,贩卖到了南越是吧,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多。”
    “而且,有些钻井机,已经流入到国内了。”
    “川蜀之地的商人,已经开始用你的钻井机,取盐了。”
    尉迟常跟南越人打生打死,自然有自己的情报来源。
    闻言,李平安微微点头,“难怪你知道此事,我这边儿也知道一段时间,不过钻井机损坏,钻头更是个大问题,没有合适的钻头,他们顶多钻一口井。”
    “而且钻井取盐这个点东西,是看命的,命不好的人,一辈子也钻不出盐来。”
    寇相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个年轻人交谈,并未开口。
    “你想的太简单了,虽然蜀地的冶炼技术不如你,但是人家可以一口气打造上百根相似的钻头啊,至于钻井机坏了,更无碍,人家也有能工巧匠可以修。”
    “根据尉迟家在蜀地的分枝提起,现在已经可以出盐了。”
    反正已经被寇相知道了,尉迟常便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这倒是无碍,如果技术的传播,可以导致盐商们,对外多出一些盐,也算是善事一件。”李平安感慨的说道,“高价卖给南越人,本身就是为了让大康人买走的。这东西我不能自已往外拿,更不能主动参与其中。”
    “只能曲线救国,让他们先尝一尝好处,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找到我。”
    “等到我们之间合作起来,我在盐上的话语权就会提升,到时候自然会让更多老百姓吃到便宜的盐。”
    尉迟常点了点头,“还得是你狡猾。”
    旁边儿的寇相直接听呆了。
    他以为李平安这个后生,提供一些便宜的咸菜给百姓,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没想到,人家还早早的布局,妄图通过技术,影响盐政。
    由此可见,李平安确实是个能人,让他做个羁縻州的刺史,真的是委屈他了。
    至于说,将这深井技术,收归国有,寇相只是摇摇头,根本没动这方面的心思。
    凭什么那些从南越国买来钻井机的人,没有献出技术,却让李平安献出技术呢?
    也就是尉迟常这孩子,傻乎乎的完全相信别人。
    他一眼就看出了李平安的小心思,他这曲线救国,确实可以提高他在盐上的话语权,但也间接的给自己提供了保护伞。
    那些盐商,自己修机械,做钻头,肯定不如找他买方便。
    久而久之,大家抢着跟他合作,谁还敢得罪他呢?
    几个人吃的正开心,李云悄悄的走了进来。
    “三叔,萧刺史带着几个刺史来拜见相爷,让他们进来吗?”
    寇相在岭南道遭遇到了匪冦,还差点直接原地去世。
    岭南道的刺史们,即便是不知道他要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寇相沿途经过的几个刺史,听完这个消息,直接笑尿了,听说寇相去了定南州,都马不停蹄的去见萧刺史。
    萧刺史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带人过来拜见。
    这些往日里,李平安想要见一面都难的刺史老爷,都朝着寇相来了,李平安没有回答李云,而是看向了寇相。
    之前还跟李平安和尉迟常有说有笑的寇相,听说来了好几个刺史,脸立刻阴沉下来。
    冷冷的说道,“早干嘛去了?让他们候着吧。”
    “喏!”李云又看了李平安一眼,躬身退了出去。
    作坊大门前,一堆刺史的车架,默默的等候着。
    看到李云下山,萧刺史第一个走到近前,“李云,相爷怎么说?”
    “相爷正在与我三叔、尉迟将军饮酒,说让诸位刺史等一等。”
    别看萧刺史平日里一副严肃的武夫模样,在这种事情上,却颇有几分灵巧,给了亲随一个眼神,立刻一张大额的钱票递了过来。
    李云毫不犹豫地收下钱票,“相爷的脸色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也没说让诸位大人等多久。”
    李云想好了,这钱自己不收,他们也拿去享受。
    还不如自己收了,给百姓多买些粮食吃。
    一众刺史,一脸为难地看向萧刺史。
    萧刺史苦笑道,“犯错要认,挨打要站直。你们犯了错,寇相不满意,咱们就在这太阳底下,好好反思一下,为何让寇相不悦。”
    如今来往的工匠非常多,很多人都要排队进入。
    这些身穿绫罗绸缎的刺史,在他们眼里,都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一个的大人物。
    如今却跟求学的学子等到先生的教导一样,一个个乖巧的不成样子,让他们很是好奇,不免多看了两眼。
    李云开口道,“萧伯伯,相爷不知道要进行到什么时候,不如找个阴凉区等,而且您又没犯错,何至于跟他们一起受罚。”
    虽然萧刺史多次“出卖”李平安,但毕竟李家是在定南州发展,李平安也没有怪罪此事,双方之间的关系不错。
    尤其是李平安主动吸纳流民,让萧刺史对李平安越发的欣赏,主动跟地方官提及,让他们扶持李氏。
    “你小子,别出馊主意,事儿办完了,一边儿玩去吧。”萧刺史摆摆手道。
    “对了,萧伯伯。”李云小声道,“寇相是来巡边的,三叔让我提醒一下您,说安排好沿途的事宜,对于边境的事情,做到最起码的心里有数才好。”
    萧刺史对于李家采取扶持的态度,对于李家的发展非常友好。
    在吃饭之前,李平安就猜到萧刺史会带着一群猪队友过来,就趁着寇相巡视作坊的时候,交代了李云,让他提醒一下萧刺史。
    果然,没过多久,萧刺史就带着人来了。
    “替我谢谢你三叔。”萧刺史感激道。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626/41979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