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何寄锦书来 > 第54章 几家欢喜几家忧

第54章 几家欢喜几家忧

推荐阅读: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魂锻九天顶级继承人陈平江婉超级农民靓村花先锋之那时青春豪门夜色官神:从搭上美女领导后青云直上侠行庙堂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我在老家后院养恐龙

    虽然只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但再世为人的赵文振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没有资格和皇帝用宴,自己要是留下来,大概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朝堂之上各官虽有其职,但是位置就那么些,自己刚入官场实在是不能太过惹眼,就是现在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
    迎着阳光,赵文振走出了皇宫,此时的皇城一派繁盛的景象,街道上行人头攒动,自己要是生活在这里,大概不会相信,天下还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饭。
    一路来到老董所在的酒楼,简单的吃了些东西,便踏上了回江州的路,刚在宣和皇帝已经允许自己乡试,也没有说自己军校的身份具体要干什么事,这也就给了他自由,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一下,历年的考题。
    当赵文振坐的马车晃晃悠悠的走出京都的城门时,正和殿里,宣和皇帝面色铁青,底下站着大梁当朝宰相蔡文还有吏部尚书郭淮让、户部尚书范进思,朝中身份显赫的三人,此时皆是灰头土脸,低着头恭敬的听着宣和皇帝的批判。
    梁国每年给各地的拨款都是户部在负责,百姓的民生出了问题,户部的责任首当其冲,地方官员严重失责,吏部当然也逃脱不了关系,而蔡文做为宰相负有监察百官的职责,更是难赎其究。
    三人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对方,谁也不肯先开口说话,最后还是蔡文硬着头皮,率先开了口。
    “陛下息怒,各州出现这种情况,臣等罪责难恕,还望陛下念在我等为大梁鞠躬尽瘁三十多年的份上,给臣等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吏部尚书郭淮让和户部尚书范进思立马跪倒在地上嘴里齐呼“望陛下给臣将功赎过的机会”
    看到跪倒在地上的三人,宣和皇帝的面上闪过一丝的阴鹜,这蔡文仗着自己是前朝遗老,又和太后亲近,老是威胁自己,可偏偏自己又拿他没有什么办法,他也知道这三人中有两位是一伙的,自己想要找蔡文的不是太难。
    叹了口气,宣和皇帝缓和了道:“三位爱卿起来吧,回去好好想想,明日早朝再议此事”
    三人听这话如蒙大赦,唯唯诺诺的答应着,退出了正和殿。
    出了正和殿,郭淮让问蔡文道:“蔡相,你说这各州之事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蔡文思索着,是啊这各州之事陛下怎么会知道呢?各地流民之事虽有启奏,但都被自己压了下去,不应该传到陛下耳中才对。
    蔡文眼睛一亮,似是想起了什么,“难道是齐王?”
    郭淮让听蔡文说齐王想了想,齐王的告诉陛下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细想,齐王回京都已经一月有余,要是齐王说的,陛下不会今日才提起。
    三人各怀心思,匆匆走出了皇宫,宣和皇帝虽然没有定他们的罪责,但是他们现在得尽快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不然明日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再被批上一通,那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
    翌日,大梁的朝堂之上气氛诡异,此时宣和皇帝还没有来,平时最积极的吏部尚书,今天却不说一句话,其他小声议论的几人,见前面站着的三人出奇的安静,便都噤声了。
    齐王看着神色低迷的三人,知道赵文振已经将居安村的事,告诉了陛下,在他认为这事从赵文振的嘴中说出来最好,即可解决问题,自己也不必牵扯其中。
    昨天回府后蔡文也是调查了此事,具济州周文龙说,当时确实是齐王亲自来的济州,那块牌子自己不会认错,但是时间对不上,这让蔡文更加的疑惑,双眼盯着齐王,想要看出些什么。
    不多时三道圣旨从大殿传出,第一道传往济州,第二道传往江州,第三道宣告天下。
    两日后,周文龙在济州府衙门,翘着二郎腿,喝着烧酒享受自己悠哉生活时,圣旨到了,周文龙赶紧穿戴好自己的官服,避退闲杂人等,准备接旨,心中高兴,看来自己在济州的日子到头了。
    不过心中也有隐隐的疑惑,调离济州相父写个折子就行,怎么会有圣旨,难道陛下念自己在济州的功劳,又升任了自己?
    宦官已经来到了济州府衙的大堂之上,双手捧着圣旨道:“济州府衙周文龙接旨”
    周文龙赶忙跪倒在地,只听宦官大声读道:“奉天承运,济州府衙周文龙,在济州任期,贪图享乐,无视百姓,至流民四起,百姓原声载道,为父母官做苟且是,特贬至凉州戍边,若无昭,不得回,钦此”
    周文龙面若苦胆,跪在地上的双腿不住的打着颤,在宦官念完后,终于支撑不住身体,瘫在了地上,眼神呆滞,声泪俱下嘴里喊着“完了,这下完了”
    另一道圣旨的内容是宣告天下的商户的,大概的意思是“今我大梁,百姓贫苦,灾害多发,各州流民无意识来源,商贾之户,应承善愿,招流民为工”,后面也说了按所招流民数有相应的赋税减免。
    随着这道圣旨传遍大梁,原本不受待见的流民,一下变成了香饽饽,个商户抢着招流民为工,商户用谁为工没有什么区别,用了流民不但所付工钱不多,还能减免赋税,这种好事没有人愿意错过。
    而陆子玉在听到这道圣旨时,更是高兴的不得了,通过除了赵文振带回江州的那些流民之外,他又安排人将居安村的七八十个流民接了回来。
    这些流民让他深深的意外,只要吃饱饭,不挑活,织厂最脏最累的活都有人抢着干,这样下去,不出意外,他陆家织出的布能翻一番。
    几家欢喜几家忧,与陆家的红火相比,苏家这些天到是没有什么变化,苏老太公这日将苏一尘叫到自己身边,语重心长的说道:“尘儿,有时候没有必要争个输赢,输不一定是坏事”
    苏一尘那会不明白太公说的是何事,只是让他向赵文振认输,这怎么可能。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563/41640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