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皇妾咸鱼日常 > 第二百零六章谁都可以,淑妃不行

第二百零六章谁都可以,淑妃不行

推荐阅读:黑暗风暴窥情:官心计重生之富二代独孤大人纪事米丹盖尔万能老公种出来无修剑时空屏障白衣寒剑乱古鉴

    沈贤妃起身,沉默的跪下去,深深朝太后叩首。
    太后越来越觉得,皇帝的后宫很有些意思了。
    一个有宠有子,却只想待在长乐宫那一亩三分地享清福的庄淑妃;再加上一个膝下无子,却避皇嗣如蛇蝎的沈贤妃。
    赵氏的命,果真是好的很。
    怪道次次都是有惊无险、逢凶化吉。
    不知想到了什么,沈贤妃竟然听太后轻轻笑了一声。
    “你回去吧,”她道。
    沈贤妃仍旧维持着跪地的姿势,纤薄的脊背已经浮出了一层薄汗,太后说出这四个字之后,她便再一叩首,恭身退出了这座大殿。
    候在殿外的钱嬷嬷看到沈贤妃,墩身朝她一福,然后进殿伺候太后。
    三十载朝夕相处的主仆,钱嬷嬷竟不能透过那复杂的神情,看明白太后娘娘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
    她迟疑着问:“娘娘今日请贤妃娘娘过来,是为了司选侍腹中的皇嗣?”
    宫中嫔妃,莫说是无子的,就是有子的,皇嗣也没有人会嫌多。
    但是不知怎么,这句话问出口的时候,钱嬷嬷心头竟然浮现出一个荒唐怪异的念头。
    她觉得,沈贤妃未必会愿意接受司选侍的皇嗣。
    哪怕那会是位皇子。
    可是沈贤妃与当今天子之间,并没有先皇与端肃皇贵妃之间的情分,白捡的皇子,怎么可能会有人不愿意要呢。
    “你错了,”太后靠着椅背,缓缓的摇了摇头,“皇帝不会允许夺子之事发生在他的后宫,哪怕是予,也绝不会向皇帝开这个口。”
    太后今日宣召贤妃,其实只是打算看看贤妃的反应罢了。
    贤妃是聪明人,夺子之事,谁也不必真正落人口实,只在那一问一跪之间,该明白的人,也就心知肚明了。
    太后的脸上浮现出先帝宾天之后的第一个为难之色。
    那可是皇嗣啊。
    虽然她并未真正生出为贤妃夺取司氏之子的念头,但是这样大的诱惑摆在眼前,竟然仍旧不能令贤妃动心,这可真是……
    一瞬的叹息之后,太后眼前又浮现出了另一个琼姿花貌的身影。
    但几乎是瞬息之间,太后就把那个念头给否决了。
    谁都可以,淑妃不行。
    就像她不能为了抬举贤妃,就生出夺人子的念头一样,只要淑妃一日在皇帝心中,那么这潭浑水,就绝对不能是由她出面,将淑妃强拉进来的。
    夺子之事断不可行,有子有宠的淑妃也不能拉拢,至于司氏,皇嗣于她只是意外之喜罢了。
    司氏若是有平安诞育皇嗣的福运,皇帝虽然不会抱走皇嗣,但是司氏却也绝不可能因为一个皇嗣就一飞冲天。
    一个没有宠爱、没有地位、也没有资历的嫔妃,不会因为一个皇嗣,就忽然有了与皇后抗衡的底气。
    皇后也无需因忌惮一个生了皇嗣的才人而忙中生乱。
    而司氏,她若是个聪明人,也只会为了这个皇嗣变的待皇后更为恭谨顺从。
    那绝不是太后愿意看到的情形。
    太后闭着眼睛,慢慢的琢磨着。
    潜邸的宋氏等人,皇帝过去不曾看到她们,日后看到她们的可能,就更是微乎其微。
    而这届采选入宫的辛氏等人,终选时皇帝就并未表现出对任何一人的兴趣,册封之后,更是只有一个司氏,有幸得到了一次召寝。
    旁的人,太后不得不承认,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像是能成气候的模样。
    难道只能想法子在生产之时除掉司氏,让这个皇嗣,顺理成章的归于贤妃膝下么?
    那样的话,凭贤妃的品行,定然会待之视如己出。
    而贤妃本人,哪怕她再是对那个位子毫无所图,难道为了皇嗣,也仍旧不肯一争么?
    太后被自己的想法惊到,眼皮微微跳动了一下。
    到今日,她自认从未染过无辜之人的血。
    那是先帝和端肃才会做的事情。
    太后吸了一口气,缓缓睁开了眼睛。
    还不到时候。
    至少,她还不知道,司氏腹中的皇嗣,究竟是男是女。
    长久的静默之后,钱嬷嬷听太后吩咐道:“过两个月,传冯司药来慈宁宫吧,替予诊诊头疾。”
    ……
    太后与贤妃说话的时候,散朝的皇帝去大本堂看大皇子了。
    随先生读书的大皇子仍旧是脊背笔直的端坐在书案前,周围勋贵重臣家的公子,也分别得到了各府长辈的嘱咐,要以大皇子为榜样,端端正正的跟着先生们进学。
    看了一会儿,皇帝转身离开大本堂,去了多时未曾踏足的文华殿。
    他曾在这儿进学、在这儿与东宫臣属论政,长达十数年之久。
    哪怕登基之后便未曾来过,文华殿内的一草一木,仍旧能勾起皇帝诸多熟悉记忆。
    坐定之后,他命人将负责教导大皇子课业,此刻却未曾在堂之中授课的先生们悉数请了过来。
    待到这堂课散,连方才讲学的那位先生,也被请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先褒奖了各位先生对大皇子的悉心教导,然后向他们询问大皇子的进学情况。
    问完了,皇帝请这些先生们各自回去,然后让宫人去把大皇子请出来,他在崇文楼处等着大皇子。
    今日暂且停学的消息传到大本堂。
    勋爵重臣家的公子,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辈们的叮嘱,但到底是稚子心性,很快就开开心心的走出了大本堂。
    尤其是几个武勋家的公子,这会儿已经商量着要去谁府上斗蟋蟀了。
    唯有大皇子不肯走。
    武信侯府的公子身为大皇子伴读,自然也是不敢走的。
    大皇子注意到他眼神羡慕的望向那群勾肩搭背的勋爵公子,大方请他去与那些人共乐。
    武信侯府的公子先是不敢应,几次推让之后,察觉到大殿下并未因此而不快,他才拱手向大皇子告退,转而去追那些公子。
    大皇子继续低头看书,直到皇帝身边的宫人去请,他才有些紧张的放下书本,跟着宫人去见皇帝。
    “儿子给父皇请安。”
    皇帝站在崇文楼顶层,招手唤大皇子到他身边去。
    站于此层,皇城高阔宏伟的宫殿尽揽眼底。
    皇帝问:“康哥儿看到了什么?”
    “大本堂,”大皇子下意识的回答,然后又补充说,“还有太和殿,儿子知道父皇在那处大殿前面的广场上朝,与臣工们商讨朝政,很是辛苦。”
    皇帝点点头,弯腰把大皇子抱了起来。
    父子俩许久没有这样亲密的举动,皇帝误算了大皇子现如今的重量,险些用小了气力,恍惚了一瞬才问他:“那现在呢,康哥儿又看到了什么?”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414/41217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