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之姜蝉 > 第九十九章 最朴素的居然是它

第九十九章 最朴素的居然是它

推荐阅读:斗罗诸天之开局加载凯多校花的贴身道士我到底有没有穿越星光马厩我在末日炼僵尸无良小和尚大唐暴吏不灭武魂我的技能又变异了!修仙真是朴实无华啊

    因为在魔宗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所以姜蝉那颗逛遍所知宗门遗址的决心也更加坚固了。
    她开始回想另外几个宗门的位置。
    这一回想,她便发现原来佛宗也在这片高原上。
    佛宗、魔宗,这两个一听就是敌对势力的宗门,居然在一片高原上?
    如果不是刚刚了解过这大荒纪的魔宗,姜蝉肯定也会与其他不清楚事实真相的人一样,觉得这是荒诞,是天方夜谭!
    但,这就是事实。
    归根到底,还是这届魔宗太优秀的缘故。
    不过,虽然它们在同一片高原上,但所处的具体环境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个居于自成一体的地下小世界,一个居于高寒之上的雪域高原。
    对于此方世界的雪域高原及其之上的佛宗,姜蝉了解得虽然不多,但前世世界的,她还是听了,看了不少的。
    记得当初在手札里看到雪域高原与佛宗这两个关联词时,她脑海里便自动冒出了许多关于它们的小道消息。
    听说,高原上的人对佛的信仰胜于一切。
    听说,高原上的雪莲花千古圣洁。
    听说,高原上的青稞美酒能净化心灵。
    听说,……
    当然,这些来自于姜蝉前世记忆中的信息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是要属布达拉宫及佛宗的那一朵奇花异葩——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关于布达拉宫,虽然姜蝉没有亲自去过,但对方作为5A级景区,作为佛教圣地,它的消息总是时不时的,便会被耳闻目睹的。
    听说它在红山之上。
    听说它有经幡飘扬。
    听说它被香雾缭绕。
    听说它殿宇嵯娥:红宫居中,白宫横列,富丽辉煌,令人神往。
    听说它是人们朝圣的殿堂!
    ……
    而关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姜蝉想,那是一个引人探究的存在。
    毕竟作为一个出家人,还是作为一个宗教领袖的出家人,他闻名后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写的各种“情歌”!
    神人呐!
    做副业能做到如此程度,不喊一声“神人”,不足以表达心下的敬佩之情。
    虽然他不务正业,但感谢他的不务正业。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美好的作品问世呢!
    虽然前世那个时候,关于许多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有许多争议,但无可否认,不论是确定的,还是存在争议的,读起来都是那么的美!
    对于姜蝉来说,仓央嘉措的作品,唯有一个美字来形容。
    文笔美,意境美,情感美。
    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是现在,只要想到他的作品,姜蝉便仍会沉浸在那种无法言喻的美里!
    还记得初识惊艳于他的那首“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还记得沉浸于他柔情中的那首“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告诉我,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在法外逍遥。”
    还记得被他生活智慧折服的那首“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还记得转变关于他印象的那首“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诸如此类实在太多。
    以致于姜蝉常常想:“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现在,马上就要去见识这个世界的佛宗了,不知道,它是否就是前世的那座布达拉宫呢?
    怀着期待的心情,姜蝉启程了。
    但,根据记载的路线,越走却越偏。
    真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已经如此高度了,姜蝉也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
    前世的布达拉宫可是普通人也可以上去游玩的。
    而现在,除了一个孤零零的她,哪里有其它生命的存在?
    唉,按照大荒纪那些宗门别具一格的操作,这些方面就不应该有期待。
    虽然知道不应该有期待,自己也放下了期待,但,怎么总感觉在被刷新下限呢?
    站在记载中的位置,姜蝉刷新了对朴素一词的认知。
    她得在这里对魔宗说一声抱歉,不该说他们朴素的,真正朴素的在这儿,他们还是很有生活情调的。
    眼前的佛宗,……
    怎么说呢?
    为什么其它佛寺都有殿宇,就算没有殿宇,也至少有个小庙吧!
    为什么到了佛宗这里,就只有一个个石洞了?
    虽说这些石洞几乎都位于各个雪山之巅,可以坐看云起雾涌,可坐看日升月沉,可以将一切浩大的美景尽纳眼底。
    但,拉近距离,周边除了风和雪,什么都没有了啊!
    都有个佛字,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为什么它就这么地特立独行呢?
    如果只是几个佛修这样,还能理解。
    毕竟,偶尔苦修一下,转换转换修行的脑子。
    但,整个宗门都这样——
    又不是山顶洞人,不,应该是,又不是雪顶洞人!
    姜蝉就好奇,那些刚刚入门的弟子怎么办?那些尚离不开吃喝拉撒的弟子怎么办?
    难不成是极限教育,让刚入门的弟子为抵御寒冷而发奋努力?
    难不成是实践训练,为了找个厕所,得飞奔下山?
    难道他们是苦修中的苦修?
    这个高度可真就只有餐风饮雪的份儿了。
    姜蝉挥袖拂去落在洞口结界上的雪,随便选了一个石洞踏了进去。
    啧啧啧,这石洞可真小,长宽高都不过两米左右,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这石洞也不负其名,就是个货真价实的石洞,其它的,什么都没有。
    连个打坐的蒲团都没有!
    唯一值得说道说道的,就是上下左右的石壁被打磨的很平整。
    特别是下方有个特别光滑的地方,令人一看就能猜出,这是有人长期打坐的结果。
    开局就是这么个结果,真是令人有点愁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384/41151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