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之姜蝉 > 第二十六章 荒丘论道

第二十六章 荒丘论道

推荐阅读:冒姓琅琊盗墓从听雷开始打卡乡野小医神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富二代?我真不是神棍多情少侠真武神王钱迷迷小财主前方动漫有高能

    当有充分的选择条件时,姜蝉讲道比较青睐于黄昏夜晚之间。
    因为她总觉得在此种情境下讲道有股特别的意境。
    这或许是受前世影响的原因。
    想当初,也不知是打哪儿听来了夏夜燃烛静读的浪漫说法,她硬是找着机会试验了一回。当然,浪漫没感受到,倒是因为把备用蜡烛嚯嚯完而挨了父母一顿唠叨。
    虽然那次试验不成功,但不知怎地,那种浪漫情怀却始终扎根心底挥之不去,以至于姜蝉从来认为那次失败是自己境界不到的原因。
    所以此次讲道,姜蝉照样把时间安排在了黄昏。
    日头已落而天色未黑谓之黄昏,这个时段的光线已不是那么亮眼了。
    似乎都知道夜晚将要来临,万物皆忙着归家,天地间一片静谧。
    小荒丘早已不复初次讲道时那般荒芜了,现在的它更似世外仙境般美好。
    此时它便被笼罩在静谧的黄昏中,独属黄昏的气质为它平添了一份暖色的朦胧美。
    花香果香异香随着清爽的微风氤氲其间,各色花草也随之轻舞。一切的一切,都为此时此刻酝酿了一片微醺诗意的氛围。
    众人都舍不得惊扰了这难得的意境,便各自放松心神闭目享受,让自己的感官完全沉浸其间,似乎整个身心都得到升华一般。
    当钟鼓之声响起,众人才回过神来。睁开眼,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荒丘各处已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琉璃罩灯。
    那微弱的暖黄光芒恰似萤火之光般微小,但它们所营造的意境却是恰到好处,很是搔到了众人的那颗文墨之心。
    僧行的声音此时随风飘入众耳,只听他道:“群贤毕至,天公作美,美景环绕,瓜果飘香,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彼此交心,让各自的道经历一场雕琢,让我们各自都更进一步。下面请尊者出一个议题吧!”
    姜蝉也正沉浸在这美好的意境里,忽然听闻话题到了她身上,她便稍作沉吟想了想,道:“诸位便以‘心、道、技’三字为中心进行发言吧。”
    “我呢,就先抛个砖引个玉。”
    “在我这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心’是我的基石根本;‘道’是我的脊梁骨架;‘技’则是我的血肉筋脉。”
    “在我的认知中,一个成功的人,从现实角度去定义,无论他是好是坏,他的心都是坚韧的。这类人心中有一套自洽的逻辑,有自己的行事原则,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坚定执着,愈挫愈勇,永不言弃。”
    “至于‘道’,它在我心里就是我要去往的彼岸,以及到达彼岸这个过程中的所有规则。它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又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处处皆有,却又常常触之无门。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人的资质与悟性格外重要。你悟到了它,那么‘道’途就很容易;你悟不到,你就无法触摸到它,那你就只有在原地打圈,或者去茫然摸索。”
    “最后关于‘技’,我也是近几年才参悟明白的,它就是我的血肉筋脉。通过它,我可以触摸到‘道’。以前‘道’‘技’二者在我这里是不相干的,参悟的时候‘道’就是‘道’,它和‘技’是不在一个维度的。但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积累,我才发现,原来‘技可近道’!”
    “我的人生还很是浅薄的,希望能听到各位更多精彩的发言。下面就请各位畅所欲言吧!”
    僧行大师首先接下了话题,他的观点带有明显的佛家特征。在他心中,人都应该拥有慈悲心,拥有了,才是一切的开始。否则,便是外道。
    至于他的道,也有很明确的路线:明心见性、六度皆修、小悟、中悟、大悟、大彻大悟、度众生,除此之外的一切便是助他得道的技。
    也有那行宫里的先生,他们的心就是贯彻儒家的价值观。他们的道或是教化世人;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的技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至于其他,也有追求如天人合一,天心即人心的;也有向往放荡不羁一颗心,朝游北海暮苍梧的;更有推平常心为一切的……这些既是他们的心也是他们的道,至于技,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对此的概念、理解、定义各不相同。也正是如此,世间才有那么多瑰丽的篇章,世界本身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姜蝉默默注视着整个荒丘,众人早已因为不同的观点争做一团,或又因为相似的观点而并肩战斗。
    这里一小撮人,那里一大撮人。有人争得面红耳赤,怒上心头,也有人始终云淡风轻,直指七寸。有那口舌伶俐擅辩者滔滔不绝,也有那言语笨拙者挠头搔耳。
    如此种种,姿态各异。整个场面充满了生机与活泼,那是一种能令人向上振奋的氛围。
    僧行大师与郭皇后未曾参与进去,此时也坐在姜蝉身边看着如此场景,皆叹道:“真好!”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384/41150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