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请摄政王赴死 > 第五十一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五十一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推荐阅读:至尊魔瞳凌峰苏琳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我是开发商,爱组歌舞团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麒麟肾不结婚生子,你非要举世无敌?灰烬领主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葬剑棺

    苏问道没有理会这些人,他今日前来,也并非是要与这些世间门阀争论些什么。
    一旦与他们摆到明面上争论对峙,那就不是他初衷要做的事了。
    他是写了《论世家门阀之患》,但那是事实,语言或许会激进些,锋芒毕露。
    但他那篇文章,就是为了引起诸多寒门学子的共鸣,引起朝廷的注意,若是文章没有煽动的作用,那还写出来做什么?
    下午申时过半,茶会才散了。
    今年的南湖茶会,吟诗作对基本上没有,全是在讨论世家门阀对朝堂的影响的,楚玉渊觉得也不算是白走一趟。
    茶会结束之后,周青海坚持要拉着楚玉渊去品茶,而苏问道则是希望能与周青海多处一会儿。
    如此一来,楚玉渊也没有急着回去。
    茶会是在南湖边上举行的,进入书院,楚玉渊算是平生第一次。
    周青海的住处,就在书院大门往后的左边,也正是因为离着南湖不远,刚刚才能听到楚玉渊的“七碗茶歌”。
    这老先生很喜欢品茶,家里除却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这些之外,最多的就是茶叶,还专门用了一间屋子来珍藏。
    此时初冬季节,南湖书院的后山有一种野生的茶叶,在这季节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此老不怕辛苦,亲自上山去采摘,平时里面宝贝得不得了。
    就是山主楚梁,孟夫子他们来了,也舍不得拿出来。
    但是现在,周青海却是没有半点犹豫都给拿出来了。
    还将专门搜集来的泡茶露水也给拿出来。
    茶壶下,炉火熠熠,茶炉上烟雾缭绕,茶香味弥漫整个屋子。
    周老先生边煮茶便道:“茶叶,的确是个好东西,金木水火土都给占尽了。你看它长在土里,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采摘回来,又被煎炒,然后又经滚烫热水煮,几经波折,才将香味给释放出来。”
    这话,显然是在点拨苏问道。
    这青山书院的学子本事才能是有的,但是性子方面,却还是偏向于激进的。
    苏问道聪慧敏捷,瞬间便明白此老的意思,当即起身行礼,“老先生谆谆教诲,学生一定铭记在心!”
    周青海呵呵一笑,“来,尝尝老夫亲自泡的茶水!”
    楚玉渊和苏问道都端起茶碗,饮下一口。
    开始的时候,只觉得茶水略带苦味,但转瞬间便舌尖生津,回味甘甜,整个身心,顿然间都放松下来。
    “好茶!”楚玉渊连连点头,茶会那里的茶叶,与周青海的这个相比,那就是枯木树叶。
    周青海甚是高兴,“你果然懂茶!”
    苏问道此时也开始自己的见解,“此茶如人生,甘苦轮回见真谛!”
    周青海点头,“其实你文章里面的那些,大家都明白,只是大家如今都装睡而已,这时候你能站出来话,堵上自己的前途,老夫对你是很佩服的!”
    “老先生,如果没有人站出来为那些寒门话,那些寒门的出路在哪里?”
    “朝堂之上,都是些左右逢源、世故圆滑的世家门阀子弟,那大雍的前途又在哪里?”
    “其实学生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后果,只是总要有人站出来的,不能大家都继续装睡了。至于付出的代价,不论做什么,总是需要付出的,不是吗?”苏问道诚恳地道。
    楚玉渊点头,“你这话,我甚是赞同,但要是换了个位子,我不见得能做到!”
    “能这样,兄台便已经不是泛泛之辈。”苏问道叹息一声,“可是寒门学子的路,实在太艰难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楚玉渊感慨一声,眼中泛起沧桑之色。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感慨,瞬间便引起了苏问道的共鸣。
    呆呆地看了看楚玉渊一会儿,泪水竟然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楚兄,谢谢你!”
    苏问道是真性情中人,楚玉渊一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安慰了。
    周青海却是在咀嚼楚玉渊的那两句诗,眼睛越来越明亮,他看着楚玉渊,问道:“这是你的诗?”
    楚玉渊闻言,这才反应过来,一句引用共鸣,恐怕又要掀起不的风波了。
    虽然,他以自己抄诗为耻。
    但是,还是抄吧,毕竟自己穿越来的,不用白不用啊。
    “这不是我的诗,是一位诗圣老前辈的诗!”楚玉渊想了一会,还是不能恬不知耻地那是自己写的。
    “诗圣?老夫怎么从来没听过?”周青海道。
    楚玉渊心想,要是你听过,咱们就是老乡了。
    整理一下思绪,当即道:“这位诗圣老前辈,和我们不是一方世界的人,是传中的神仙人物,嗯,这些都是我在一些典籍上看过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天下典籍,浩如烟海,周青海是当世大儒,他也不敢儒家的每一本典籍他都看过。
    更不要,诸子百家,还有各自不传的典籍。
    是以楚玉渊这话,周青海是相信的。
    “这诗就只有这两句吗?”周青海又问。
    楚玉渊道:“此诗乃是歌行,篇幅很长,当时的诗圣老前辈处于魄时期,正好当夜他的茅屋被秋风破坏了,便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是这样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将整首诗念完,苏问道和周青海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过去好一会,周青海才回过神来,当即眼中泛起惭愧之色,道:“这位诗圣老前辈纵然身无分文,生活窘迫,却还在想着天下的寒士,与之相比,老夫实在当不得大儒这两个字啊!”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苏问道轻声念叨,当即他眼中光芒明灭不定,身上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气息,“楚兄,谢谢你的点拨,我苏问道这一辈子,就要为天下寒士做些事情!”
    楚玉渊只是点了点头,当即与苏问道和周青海继续品茶,在周青海这里,关于朝堂的认识,楚玉渊又有了更一步的了解。
    他是穿越而来,前世对古代的制度等等非常了解不假,但对这方世界,只有原主人的记忆,以及自己看过的一些书籍。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0/10178/40350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