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然皇帝白日里却唯独给了宰相吕端一块精美的帛书,忙了一天,他终于有时间看了。
    回到吕府内,那吕端便赶紧拿出帛书,对着蜡烛,细细看去。
    只见精美的帛书上写着一首长调《破阵子》,其词如下:
    “纵马飞天入境,
    逍遥端底成真。
    太乙凤凰来做客,
    得就三才无上尘,
    樊笼点破人。
    巳火临值水尽,
    翁羊独相擎身。
    垂拱六合诸事定,
    一纸荒唐在甲辰,
    悠悠龙过津。”
    深夜月朗,宰相府内,唯有书房还有微弱的烛光疏影。
    接下来,吕端便要凭借着五十年的读书生涯,来破解其中的谜团。
    拿下官帽,脱下朝服,将白髯捋了捋,喝了几口御赐龙井,吕端准备通宵不睡觉了。
    这架前卷卷书影之下,那身影瘦长倍感慈祥的老翁,以一朝宰相之位,开始了文字破解游戏。然而到了四更天了,书房还在亮着烛光。
    虽然他自幼博览群书,敏悟超绝,虽说他曾是官宦子弟,家中藏书堂可将唐后书籍尽数揽到目下。虽然他历任前朝国子监主簿、秘书郎,又直弘文馆,做过着作佐郎、直史等等文学官职,后周一朝藏书他也看遍了。
    然而,除了“翁羊独相擎身”外,其它还是不知所云。
    “不知,这首唐时词曲该是何人所作?‘翁羊独相擎身’,概是说老夫的嘛。”
    吕端正是属羊,且今年已经六十二岁,正是白髯老翁一位,如此理解他却摇了摇头。
    “‘巳火临值水尽’,巳火,水尽……”
    他开始在脑际里将那《周易》六爻知识翻将出来,“亥子为水,巳亥相冲,今天是壬辰日,明天是,明天!”
    他突然一惊,自言道:“今天不就是癸巳日嘛!难道官家真的要……这……”
    他蒙了,虽然猜不出整首词的完整内意,然而当他想着皇帝乃是亥年亥月出生,今天已到癸巳日,又逢辰月,他忽的想到太子的生辰八字,不由得惊诧起来……
    到五更天,他便叹息起来,“老夫真的要独擎龙身了。”
    他已经确定圣上今天就要晏驾西去了。
    他也不管其它内容看得出看不出,他开始又重新将近来宫内之事,梳理起来。早在月前,他就开始每天都去看望太子赵恒了。
    可他还是握着帛书不放,他觉得身为宰相,竟连一首上不得台面的诗余都搞不定,实在有愧于读书报国之志。
    大宋朝开国至今已经三十七年,两朝皇帝召命,凡天下珍贵藏书,自县、州、府、道,悉数运至东京雕版刊印。侍宋三十七年,天下书籍,几乎览之殆尽,但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此艰涩奥妙之术数,自己不懂也是情有可原的。
    “皇帝为什么不亲口说出来,这里面究竟藏了什么秘密,官家到底让我做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他就把已经背下来的帛书烧掉了,他觉得如果自己不说,天下将不会再有人讲出来。
    稍微吃了点东西,他便被大儿子吕藩送走了。整个一夜,他都觉得天亮之后,朝堂将发生大事,身子身为一国宰相,肩背天下,不可不处处谨慎。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马车里,他闭上双目,吟诵出汉朝一代名臣陈平对宰相的期望和评价。他觉得陈平能定汉室基业,他也一定可以。
    然而,就在此刻,西北出大事了,西夏李继迁接到密报,于是全军出击,进攻大宋西北五州,即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静州,边军一路败北,只好撤回灵州。
    如此大事,听得辽国上下齐齐叫好,大宋焦头烂额,吕端只好建议承认李继迁的封地,日后再做处理。
    三月的黎明,京城还在一片睡意之中,春风已不是二月剪刀般残忍,却依旧能让满面的皮肤紧张起来,紧张的还有赶去大内看望皇帝的各路臣子们。
    然而整个上午,福宁殿不准任何人进入,唯有皇后李氏和内侍王继恩。
    这个月他们也不比吕端好过,可他们想的却是龙椅上做的另有其人。
    那个人就是赵元佐。
    可此际的赵元佐,已经被皇帝亲口赶走了,今天他本来应该在均州待着。可十天前就已经有人秘密把他送到了应天府,替换他在均州的人已经装病卧床了。就在昨夜,护送他的人已经秘密将他送进城内,一切就等着李皇后的吩咐。
    那李皇后生过一子却不幸夭折,俯览众位皇子,只有楚王赵元佐可以依恃,所以就把赵元佐长子赵允升接到身边自己抚养。然而楚王被罢后,这种落差埋下阴影。后太子赵元僖早逝,才给他又带来了希冀。然而当皇帝准备封皇三子为太子时,她的世界又被封住了。从此心中便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其父李处耘是开国元勋,自己的兄长李继隆又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乃禁军三衙统领之一,称“马帅”。且彼时大内太监统领宣政使王继恩,已经准备好宫廷内外一切人员安排,只等着去调度。而副宰相李昌龄近来联合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两朝功勋太监王继恩及礼部侍郎胡旦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922/7531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