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五品官?干了!

推荐阅读:还珠之云倾帝心武侠世界大改写在线等挺急的美漫之道门修士做最凶的那个寻师有计出师表宝藏主播:榜一竞争太激烈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仙道为魔

    朱允熥转头望向石伟毅,眼神沉稳,直视对方,异口同声:“粮食。”
    “粮食”二字一出口,朱允熥与石伟毅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嘴角不约而同地上扬。
    秦寿感觉自己就算有十个脑袋也猜不透这话里的门道。
    字字句句都听得清楚,却又仿佛什么也没听懂。
    石伟毅轻挥衣袖,低声细语:“这法子微臣在交趾就实践过。早年我朝平定安南,改置为道,我借助大军威力,掌握了交趾丰饶土地。之后实施策略,无一不利。”
    “只要朝廷决定与草原开展贸易,买卖粮食。现在我大明足以保证调拨充足的红薯前往草原,逐步增加输送量,挤压乃至摧毁草原自产食物的市场。”
    “朝廷逐步掌控草原粮食来源,让草原不知不觉形成依赖。待到时机成熟,再配合离间计。只需一场雪灾,朝廷立即中断与草原的粮食交易。”
    “没了粮食来源的瓦剌部落,只能将矛头指向卑微牧民。而当牧民已无更多可供剥夺时,整个布局便圆满了。届时,草原便是我大明随意拿捏,取舍自如的所在。”
    大明人实在太厉害了。
    秦寿心中震撼无比。
    这种攻心之策,他绝不可能想到,更别说单独执行。
    他感慨万千:“这计划,恐怕得花上四五年时间。”
    “大明从不缺时间,缺的是恰当时机跟合适的人。”
    石伟毅深邃的目光锁定着对面的秦寿。
    桌面上再次传来清脆敲击声,朱允熥开口:“秦监使有为大明肝脑涂地之心,朝廷欲请秦监使花费四五年的光阴,前往边疆筹谋此事,不知秦监使意下如何?”
    石伟毅随声附和:“这回瓦剌部马哈木来访,内阁早有讨论,要是开放互市,边疆得有位高权重的大员坐镇。大家的意思,最好是让个既有都察院背景,又懂礼部事务的官员去主持大局。”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配合默契。
    秦寿听得头晕目眩,虽不懂朝廷任命的细枝末节,可“重臣”二字的分量,他心知肚明。
    “微臣愿前往边疆,替太孙排忧解难。”
    秦寿没多考虑,一口应承下来。
    见秦寿如此爽快,朱允熥笑着起身,走到他跟前。
    秦寿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低头弯腰行礼。
    朱允熥轻轻拍了拍秦寿的肩:“既然决定开设关外互市,你这秦监使的身份自然要提一提。以后你便是吏部郎中了。”
    石伟毅也起身,“礼部郎中可是正五品,该穿青色官袍了。”
    秦寿已沉醉于升迁美梦。
    朱允熥斜睨了石伟毅一眼:“为了让秦监使办事无碍,本宫得去上林苑找缪少师聊聊红薯的事。”
    石伟毅即刻上前,等朱允熥手离了秦寿的肩,他便接替上去,搭住秦寿:“臣送秦监使回会同馆。”
    秦寿顿时觉得矮了半截,脸涨得通红,头晕目眩。
    真是叫人有些找不着北啊。
    ……
    “马哈木那些人进了会同馆就没出来过,只是托人把带来的东西暂存在隔壁的乌蛮驿。”
    路上,周豪策马紧跟在朱允熥后面,低声汇报着瓦剌部一行人的动静。
    朱允熥颔首,心里却在回味今日翻阅的近年来关外情势。
    朱棣多次率军深入漠北,联合傅友德、冯胜等,在长城东侧对蒙古鞑靼部发起连番攻势,削弱其势力。
    大宁都司则频繁挺进东北,明朝卫所堡寨沿着山海关一路北扩,志在将黑土地尽数纳入版图。
    瓦剌部瞅准机会,在明朝忙于应对长城东侧蒙古事务之际,暗自蓄力,寻求壮大。
    绝不能给草原前元残余任何翻身的机会。
    过了朝阳门。
    朱允熥低语吩咐:“速派使者前往关外,务必抢在马哈木归瓦剌之先,扬其草原第一勇士之名于四方。”
    周豪恭敬应答:“遵命。”
    行至上林苑监衙门,朱允熥眉间闪过一抹讶异。
    他下马后,眼前是空无一人。
    石阶上,几只丰满的母鸡悠闲地踱步。
    而后院时而传来鸭鸣鹅叫。
    忽然,一阵犬吠划破宁静。
    平静的家禽世界瞬间陷入混乱。
    一群大鹅拍打着翅膀,尾随着一串串黑影冲出衙门。
    守卫们迅速上前,阻止了一场鸡飞狗跳的小型骚乱。
    “没走错门吧?”
    朱允熥诧异转身,目光询问着周豪。
    周豪面容严肃,作为暗卫,上林苑监的变迁自然了然于胸。
    此处变化虽大,但因太孙未曾询问,他也便未主动提起。
    毕竟,在他看来,这只是细枝末节。
    面对太孙的疑惑,周豪解释道:“已有一段时间了,据说少师为让百姓能多享用肉食,提议朝廷大规模饲养家禽,再以成本价售予民间,或供应给学塾孩童,以此增强国民体质。”
    朱允熥眉头微动,自己先前规划草原策略,既为解决边疆危机,也为引进肉食,增强明人体魄。
    没想到,少师缪良哲竟也有此远见。
    周豪接着说:“少师认为,少年强则国强。大明不乏智士与精良武器,但孩子的体质同样重要,不能逊色于草原民族。”
    朱允熥嘴角含笑,“这老先生竟是片刻不息地为国操劳啊。”
    “找他何事?”
    “今日,本宫欲好好探访一番这上林苑监。”
    眼下应天府,有几处地方别具一格,譬如税署,冯宏朗督管的各大工坊,还有上林苑监,曾是各衙门中最不起眼的存在,如今可大不一样了。
    据户部跟税署的算计,才短短几年光景,上林苑监从交趾那带回的粮食种子,就已经在中原各地落地生根。
    还有柳怀湖边沙地里的红薯,除了直隶,现在江西、河南这些地方也都种得满满当当。
    上林苑监这么个小衙门,愣是靠自己的一股子劲儿,让中原最肥沃的地界儿上,庄稼收成见长。
    土地是中原命根。
    粮食,是老百姓活路。
    能让百姓吃饱,就冲这份功劳,上林苑监算是给子孙后代积了福了。
    所以,今年朝廷一推新政,大伙儿都觉得大明少师缪良哲,有资格坐镇文渊阁。
    可偏偏,这位立了大功的大臣,没进文渊阁。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51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