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不利太孙的流言

推荐阅读:豪门第一宠:大叔,求放过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重生在穿越者故乡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夏若雪孙怡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综系统]九尾狐的幸福苏榆北高梓淇执宰大明风流艳医张扬张小曼

    此刻听到确切消息,心中不由泛起了波澜。
    许星阑拱手低声问:“老师是想让学生在吏部,协助石学长推动政令吗?”
    利用文选司来平衡可能的反对声音,是个好策略。
    许星阑自认已揣摩到老师的意图。
    然而,文渊阁中却传来解缙轻笑。
    见许星阑一脸困惑,解缙笑容满面地摆手。
    “协助?不尽然。”
    解缙整理了一下衣袍,言辞坚定:“考公法即便在朝中有异议,最终也必将从交趾道推广至大明各地及各部门。”
    许星阑猛然一怔:“那老师派学生去文选司……”
    解缙顿时正色,目光锁定许星阑:“这是皇上旨意,朝廷官位空缺,岂是我们能私下决定的?”
    “学生受教。”
    解缙叹道:“让你赴文选司,是因考公法确立后,需要公正之士选拔人才,为朝廷引来贤能,开启大明盛世。”
    心学进士受青睐,已是朝堂不言自明的规则。
    启用心学进士掌管吏部文选,无疑是要选拔心学中的精英。
    许星阑恍然大悟,自己赴文选司的真正目的。
    同时,他也领悟了老师最初暗示不愿他与将门女子联姻的原因。
    许星阑挥袖作揖:“学生定不辜负圣恩,不辜负老师教诲。”
    解缙摆摆手,于九边的奏折上勾画几笔。
    随后轻声道:“大明官员逾2万,虽不及前朝官僚冗杂,但未来,朝廷还要增多少官?近来进士人数近千,岂能个个授官?”
    “考公法推行在即,文选司务必肩负起革新重任,让大明常青不衰,远离腐朽。”
    许星阑重重颔首:“学生记住了。”
    解缙轻轻应了一声,他教学一向言简意赅,觉得说明白就完事,学生能不能领悟,全凭各自本事。
    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好在,许星阑是个机灵学生。
    否则也不可能在众多心学进士里脱颖而出,被他推荐给朱允熥,即将担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处理完这些杂事后,解缙终于能静下心来审阅奏折摘要。
    许星阑则在一旁研墨,整理他批阅过的奏章。
    边境的奏折摘要标点完毕,许星阑随即送至文渊阁外。
    外头自然有人接力,将这些批注过的摘要继续传递。
    最终,那些国事奏章会被分送到朱元璋和朱标那里。
    通常,九成九的奏章是送往朱标那里。
    仅有极少数送至皇帝案头,同时也会抄送朱标一份。
    这就是大明每日政务运作的常态。
    在这样的快节奏下,解缙审阅到了最后,关于各地事务的总述部分。
    片刻审阅后。
    解缙肩膀一颤,不由低呼一声。
    许星阑满脸疑惑,走上前问道:“老师,怎么了?”
    解缙立刻抬头看着许星阑:“你没看过今天的各地总述吗?”
    许星阑茫然地摆手:“这些通常是通政司文书负责记录,我今天没看。”
    “不好。”
    解缙失声惊呼,脸面色愈发难看。
    许星阑再次追问:“老师,究竟怎么了?”
    砰!
    解缙手中握着的奏章,丢在了许星阑面前的桌案上。
    许星阑连忙拾起,急匆匆地翻阅。
    这时,解缙已站起身,慌张道:“事态严重了。通政司那边肯定泄露了消息,应天府恐怕已经人心惶惶了。”
    解缙来来回回踱着步。
    “去找皇上。”
    他压低声音喊了一句,回头望向手捧奏章,全身发抖的许星阑。
    “河南全境暴动……”
    “山东也暴动,运河断航……”
    “百姓请愿,要求废立监国太孙……”
    “朝堂……”
    “朝堂,朝堂……”
    许星阑气息急促,脸色由白转红,胸口起伏剧烈。
    见情势不对,解缙一个箭步冲上前,扬手猛地一巴掌拍在许星阑脸上,“清醒点。”
    这一巴掌让许星阑直挺挺摔在地上,迷茫的双眼渐渐聚焦,面色慢慢恢复正常,只是胸膛依旧急剧起伏。
    解缙语气紧迫:“跟我去见皇上。”
    话音未落,他已经大步流星朝文渊阁外冲去。
    许星阑眼神闪烁几下,顾不上姿态,踉跄爬起,慌忙往外逃窜。
    大明皇宫之内,二人如同失了魂魄,一路狂奔向三大殿背后。
    这一幕引得周围太监、宫女纷纷侧目。
    无人知晓,一向清高得帝心的解学士,今日怎会如此失态。
    而领着许星阑赶往乾清宫的解缙,心中早已焦虑如焚。
    “问题出在哪里?”
    “河南,山东相继叛乱,为何不见紧急军报?”
    “为何平白无故,就流传出万民要求废黜太孙的流言?”
    “究竟哪里出了差错?”
    许星阑紧跟其后,脑中一片混沌,满是刚刚目睹的震撼信息。
    天下动荡,字里行间无不在诉说大明江山已乱。
    可朝廷为何对此毫无察觉,甚至到了民间呼吁废太孙的地步?
    河南,山东动乱连连,
    而应天府,似乎也将陷入更深的混乱……
    解缙困惑不解,其弟子许星阑同样疑惑不已。
    河南,山东几乎全境反叛,朝廷却未收到任何军报,反而是以地方文书送达。
    当乾清宫的轮廓映入师徒眼帘,
    解缙猛然一震,回望许星阑。
    许星阑眼中闪过一丝恐慌,他想到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可能性。
    年少的他不及老师老练沉稳,颤抖着嗓音低语:“老师,会不会是地方卫所也加入了叛乱?”
    “绝不会。”
    解缙断然否认,但脸色阴郁,口中喃喃。
    “绝对不会。哪怕河南,山东卫所叛乱,京畿及徐州府也断不会受其影响。”
    许星阑摆手道:“文书是从京畿凤阳府跟徐州府分别寄来的应天府。我担心的正是河南,山东的卫所,毕竟太孙目前身处开封府……”
    解缙面容越发严峻。
    据许星阑所言,情报源自凤阳府与徐州府的呈文。
    而河南道与山东道至今未有片语传来。
    这种情况恐怕意味着两地局势极度紧张,以至于无人能或无途径传递信息至应天府。
    此时此刻,朱允熥正于开封府西巡,其具体情况无人能确知。
    “解学士,您怎么这会儿就来了?”
    正当解缙二人为朱允熥忧虑时,刘建安笑着自乾清宫缓步而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47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