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治黄思路,以河治河

推荐阅读:重生鬼仙途系统逼我当神医宿主大佬又美又飒重生火影之千手绳树我在异界有座城氪金使我超神我对同桌的你凶不起来我才不是叫花子我在末世建个城传奇公爵

    潘开朗脑中飞快梳理着种种经历与积累,意气风发。
    “太孙,中原大地自古以来便与大河息息相关,河道变迁,祸及河南,山东,直隶,百万生灵深受其苦。”
    “黄河泛滥之源,在于上游三门峡之上,关中渭南平原,乃至更上游星宿海。源头清泉潺潺,无泥无沙,本无忧。然水过天山高原,沿途侵蚀,加之暴雨冲刷,泥沙渐丰。”
    “故而,大河出关中东流至三门峡,已不堪重负,浑黄一片。下游千里河床日高,堤坝屡筑屡溃。”
    “古人治水,大禹以疏导替堵塞,华夏得以繁衍。”
    “汉贾让提三策,宽河道,导洪水,惠及后世。”
    “东汉王景筑千里长堤,通汴渠,固黄河800年安稳。”
    ……
    宝船之上,潘开朗侃侃而谈,溯古至今,无人显露出不耐,朱允熥亦是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官场的言语艺术,论史为先,引经据典之后,方论当下,给出结论。
    船队最前头,战鼓声隆隆,那是即将靠岸的信号。
    桅杆上的水手们,一个个灵巧如猴,一手紧抓桅顶,另一手舞动彩旗。
    用鲜明旗语通知全舰队,是时候歇脚整修了。
    朱允熥朝人群后头招了招手。
    温旗即刻转身,敏捷地从侍者手中接过茶具,小步快跑来到朱允熥跟前。
    朱允熥指了指潘开朗。
    “给他喝。”
    温旗没言语,颔了颔首,倒好茶,递到潘开朗眼前。
    潘开朗略显惊讶,接过茶碗:“多谢太孙厚爱,辛苦温公公了。”
    温旗点了点头,目等潘开朗饮尽茶水,才取回空碗,向外走去。
    潘开朗抹了抹嘴,转向朱允熥,再挥手指向洪泽湖。
    “臣遍览古往今来的治河策略,深感前辈之法难以应对我朝黄河现状,我朝应有独到的治理之策。”
    “臣之治河理念,并非采纳贾公让拓宽河道以疏导洪水之策,因其无法解决三门峡以下河床抬升,泥沙淤积的难题。”
    “臣也不拟效仿王景,贾鲁公之法,而欲行大禹疏导之术,革新时弊。臣意在以河制河,破解黄河年年淤高,堤坝不断加高,百姓连年受洪水侵害的困境。”
    没错,就是这个思路。
    朱允熥眼前豁然开朗,眉宇间难掩激动,心下已断定,潘开朗正是他寻觅的人才。
    以河治河。
    这不正是潘季驯的方法吗?
    这法子经历史检验,最为有效,即使是在后来国家励精图治,沧海桑田之后,依旧被沿用且不断完善。
    朱允熥遥想后世,黄河上下那些备受争议的大坝,它们虽被众多非议,却也见证了国家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
    正是因为这些庞大的水利工程,让多少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忘记了这条曾经年年泛滥,屡屡决堤的大河。
    他们不懂,只知道盲目批评。
    却不知,那一座座大坝,正如古人以河流治河流的法子。
    利用河水冲刷河床,带走淤泥。
    旱时放水滋养两岸,涝时挡水防洪。
    ……
    朱允熥的眼神中充满了动容。
    他虽懂得治河之道,但无法事事躬亲。
    理论人人都能侃侃而谈,真正付诸实施,则需能人志士带领众人共同奋斗。
    “继续说,详细讲讲你的以河治河方案。”
    朱允熥迫不及待地催促。
    他要确认,潘开朗的思路是否与自己所知的相同。
    周围的随行官员们,眼神变得复杂,或感叹,或羡慕。
    只因潘公将要青云直上了。
    潘开朗咽了口唾沫,正色道。
    “如果太孙信得过,臣愿意花上十几年时间在这大江大河中。动用朝廷数千万的银子,集合几百万人的力量选好地方建水坝。”
    “用水冲走泥沙,加固河两岸的堤坝。主河道两边也筑上堤,另外开挖排淤沟,再建些分支河道。”
    “还有淮河问题,得阻止河水涌入洪泽湖,让淮河水经过洪泽湖,再和黄河水一块冲刷疏通运河,保证下游河口畅通无阻,淤出来的土地能有上万顷呢。”
    潘开朗把他这些年在工部治水司的经验,加上走访江南各河道的心得,还有研究古人的治水法子,一股脑儿压缩成简单直白的话,确保太孙和在场大臣都能听明白。
    说罢,他微弯腰行了个礼,站在一旁,静候太孙决定。
    成败,荣辱,全在这一刻。
    朱允熥的手搭在船舷上,望着前方水面,心里盘算着潘开朗的治水方案。
    四周的随行官员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户部一位官员上前,拱手问道:“潘大人,您说的朝廷花费数千万,这具体是个什么数目?”
    户部的问题刚落,工部官员也出列。
    “潘大人,我想知道,您说的数百万劳动力,具体是多少?是要一次性动员这么多人,还是说十几年逐步实现?”
    工部、户部的问题刚结束。
    一旁的吏部官员立刻站了出来,自带一股威严。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向潘开朗行了个礼,清了清嗓子。
    “潘大人,治理河流,涉及千里的州县,你有什么办法能确保您的计划一丝不差地实施到每条河道上?”
    潘开朗侧过身,看着那些同僚。
    挥了挥手,向众人作了个揖。
    “我方才所说,是十几年的累积成果,这数千万的费用跟数百万的人力,自然是指整个工程期间的总和。”
    “我估算过,建坝,修堤,疏浚等工程,每年大约要花300万两银粮。建坝预计100万工,修堤也是100万工,疏浚等事宜再加100万,总共300万民众。”
    “治河是关乎千里的大事,不能局限在一城一县,我要是治河,会让这计划遍及河域上下,所有州县都得严格执行,今日努力,是为后世。”
    潘开朗一番解释,四周顿时静了下来。
    按照他的说法,哪怕是最少十年的治水计划,朝廷也得投入不低于3000万的资金,和300万的劳动力。
    “这是国家大事,关系到国家的根基,臣不敢苟同。”
    “臣也不敢苟同。”
    “我附议。”
    不久,大部分人达成共识,向着朱允熥鞠躬行礼。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45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