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430章文官集团和皇权的裂缝

第430章文官集团和皇权的裂缝

推荐阅读:渔色大宋无限之精彩人生神州战神三国修改器漫威世界里的祈求者染指河山情夫住隔壁:女人,乖一点大唐神朝妃要爬墙:王爷,相亲请排队快穿之位面采购师

    “新制啊……推陈出新……”詹徽愁容满面,小声嘀咕。
    茹瑺情绪显然被点燃了,这两年朝廷的风风雨雨,他们承担的实在太多。
    茹瑺的抱怨道:“新政策推行,触及多少人的利益,多少事情,民间真的没意见?靠严刑峻法震慑?又能杀得了多少人?而下面真正尽心尽力做事的,又有几个?”
    激愤之中,茹瑺猛地站起。
    他眼神深沉,望向詹徽跟任亨泰。
    袍袖一挥,气势汹汹。
    “我看呐,这贪官污吏就像野草,割不尽。”
    “真心听从皇上,顺应改革的,扳着手指数都能数得清。”
    “就说那河务……”
    茹瑺手臂一挥,怒指虚空。
    砰!
    吏部尚书的公房内,传来一道巨响。
    门外的官员们闻声赶忙低头,抱着文书快步离去,生怕牵连其中。
    房内。
    詹徽怒目圆睁,盯着茹瑺:“茹瑺,这种话你也敢说,你太放肆了。”
    茹瑺张了张嘴,嘴唇微颤,一脸不甘。
    任亨泰坐在一旁,苦笑着摇头,拉他坐下。
    “别说别的,我看冯宏朗那些工匠升职做匠官,大匠师,也没什么大不了。”
    任亨泰嘴角挂着一丝苦笑,“因为他们干的是利国之事,实实在在的功臣,升官理所应当。”
    茹瑺撇撇嘴,挑了挑眉:“那你说现在怎么办?能扛住上面的压力,难道还能堵得住下面的怨言跟胡作非为吗?”
    “我看呐,早晚咱们一块儿玩完。提前准备好告老还乡的奏折吧,到时候一起递上去,图个清净。”
    詹徽手悄悄旋转着茶杯,静静听着两位老同僚的牢骚。
    待茹瑺宣泄完毕,詹徽微微一笑,随后笑出声来。
    见茹瑺疑惑地望着他,詹徽这才说道。
    “依老夫看,当前更该关注的是交趾道官吏的考核任职。”
    茹瑺拧了拧眉,“有什么好关注的,交趾道新收之地,万事从简……”
    话到一半,茹瑺突然噤声,眼睛越睁越大。
    詹徽冷哼:“洪武25年的两榜进士,除了状元石伟毅,还有些心学进士,直接接旨上任。其他人,包括被招南下的举人,选官前都多了考核环节。”
    任亨泰淡淡道。
    “此事我亲自监督过,选拔交趾道的提刑按察使司官员,得考大明律,至于布政使司的官员,则需加试算术,农学等实用科目。”
    “至于清化大都督府及交趾道都指挥使司的军官,还得额外考校兵法。”
    茹瑺听了,眼睛不由得紧缩了一下。
    詹徽倒是笑眯眯地望向他,“现在明白我为啥提起这事了吧?以前科举两条路,考中了就能平步青云,进入仕途。”
    “交趾新纳入版图,稳字当头,但就算这样,太孙坐镇交趾时,还是增设了选拔官员的考试,这说明什么呢?”
    “如今太孙回京,地位仅次于皇上跟太子。你觉得,太孙会不会把交趾那套选官的法子,也带到中原来用?”
    茹瑺面色渐渐变得苍白,半晌后,喉结上下滚动。
    “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这位执掌兵部的大臣,此时浑身透着股无奈。
    不是为了他,而是考虑到全天下文官们的将来。
    詹徽斜着眼打量着茹瑺:“有法子,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胆子了。”
    茹瑺摆了摆手。
    办法多得是,但他没胆子。
    “等等看吧,看看那一天会不会来,未来到底是个啥样儿。”
    詹徽悠悠地说着,伸手拿起茶壶盖。
    任亨泰瞥了一眼,站起身,拉了拉茹瑺。
    “詹徽兄,我们先告辞了。”
    詹徽默默颔首。
    目送着茹瑺跟任亨泰离开,他的眼神时明时暗。
    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他们预想的那天是否真的会来。
    但文官与皇权之间的裂缝,却已清晰可见。
    彻底破裂的时刻,又会在何时?
    即便是多年主持吏部,被称为天官的詹徽,也无从预料。
    ……
    “蜜月期算是过去了。”
    东宫小书房。
    朱允熥静静地说着,同时望向朱高炽跟朱尚炳。
    这小书房几乎成了他们三人的小聚所。
    不过,等到8月15大婚后,这里就会被城外太孙府所替代。
    大本堂今天没课,朱尚炳特意前来。
    他正转着脑袋四处张望,想找点书房里的好东西,等会儿顺手带走。
    朱高炽故意岔开话题:“工部建太孙府时,有没有考虑过添个小书房,最好既有保暖的夹火墙跟通火道,要不到冬日,那冷得根本坐不住人。”
    朱高炽这话一出,朱允熥不禁翻了个白眼。
    打从上次自己半开玩笑地提了想让他入朝的事,这家伙就老爱拿别的话题打太极。
    朱允熥清了喉咙,“你就别装糊涂了。”
    朱高炽一时没反应过来,歪头瞅向朱允熥。
    “我真不明白,你说的蜜月期又是个什么新鲜词儿?我搜肠刮肚,古代文献里也没见记载哪个月份叫蜜月的。难不成是春暖花开的三四月?”
    朱允熥叹了口气,“咱们跟文官们的和谐日子怕是要到头喽。”
    “咱们?”
    朱高炽眉头紧锁,静默了一会,缓缓道:“管仲治齐,商鞅变革,王莽改制……”
    “千百年来,中原大地上的变革之措不胜枚举,犹如繁星点点,哪见得有长久安宁?变革之路,哪有四海升平之时?古往今来,未尝听闻顺风顺水的。”
    “如今,太孙为何要为这必然之事徒添烦忧呢?”
    朱允熥正色道:“但凡改革,难免激起千层浪。这两年我左试右探,多亏皇爷爷坐镇,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可未来呢?改革刻不容缓,詹徽他们还能无条件支持吗?”
    “朝堂尚且意见不合,底下的人又如何自处?最终受苦的,还不是底层百姓。”
    言罢,朱允熥目光微闪。
    此时他口中提及百姓,实则是找个托辞罢了。
    真正让他忧虑的是,朝局的动荡会耽误自己的诸多筹谋。
    朝堂不稳,众人的心思自然难以集中到其他事务上。
    错综复杂的政局将所有人的眼光牢牢吸引,疲于应付接连不断的权力博弈。
    那时才是真的麻烦。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43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