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269章民乱和抓人,只能选一个

第269章民乱和抓人,只能选一个

推荐阅读:变身绝世冰姬大燕贵公子幻想降临现实数据巅峰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古镇千年情鬼妻不睡觉:老公,陪我玩大宋之召唤美食杀光穿越者仙途缘起

    “哎呀。”
    众官只见通判快步冲出,直奔前方的江陵山。
    守门的小吏见状,立刻喊道:“大人,这里有路!”
    没等他喊完,众官员已紧随其后,踏进水田,跟着通判。
    扑通一声。
    通判整个人翻滚在水田,仰面摔在稻田中间。
    更加震惊的是,紧随其后的官员们也接连倒下,再次晕厥。
    站在田埂上看戏的差役脸色铁青。
    “快点,别愣着,把大人抬上来。”
    “再找人把稻子种回去,可别毁了庄稼。”
    差役们忙乱一阵,把倒在水中,一身泥巴的官员一一抬回田埂。
    领头的差役盯着远处人潮涌动的江陵山,气得直跺脚。
    “这帮混蛋。”
    年轻的差役不知头儿在说谁,只好把这些大人再送回原院。
    另一边。
    朱棡和朱棣领军赶至东德大街,江陵山的热闹景象尽收眼底。
    一看之下,朱棡惊讶道:“人好多!”
    然后,转头望向朱棣。
    朱棣面色严肃,一看便知,这里聚集的应天百姓已过万。
    情况比预想严重得多。
    若处理不当,或有心怀不轨者煽风点火,只需一点火星,就能引爆万民情绪,引发大乱。
    那时,被愤怒的百姓夷为平地的就不仅是江陵山,整个西城都会动荡。
    个人的怒火放大到万倍,犹如剧毒蔓延,无孔不入。
    尽管西城有京卫大营,官兵众多,除非朱元璋铁了心下令军队镇压平民,否则应天城必定混乱。
    突然,朱棣感到头疼。
    若是在长城外,他让刘远率队冲击即可解决问题。
    但这里是应天府。
    朱棡沉默良久,心中如蚁爬般焦虑:“老四,现在咋整?”
    朱棣突然出声:“刘远,领几人前去传话。”
    刘远策马,作揖问:“燕王,如何传达?”
    朱棣严肃答:“就说朝廷会为百姓伸冤,上山捉拿人。”
    朱棡一怔,忙向刘远摇头,转而对朱棣焦急说:“不行,你这是打算自己背黑锅啊。”
    朱棣皱眉,看着朱棡:“三哥,你想看百姓闹事?真乱起来和上山抓人,选一个吧。”
    朱棡急摆头,避开朱棣的目光:“我听你的。”
    朱棣颔首,低声叮嘱刘远:“传完话,将人群隔开,锦衣卫能吓住他们。再让士兵疏散百姓,不可动武,否则立即斩首。”
    说完,朱棣眼中杀意凛然。
    刘远听后寒毛直立,立即奉命行事。
    应天城内万人聚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全城动荡。
    刘远迅速把朱棣的指令传达给每一位官兵。
    然后,他带着一帮锦衣卫,骑马冲进人群。
    锦衣卫的威仪和多年累积的威名,确实震慑了江陵山脚下的百姓。
    未亮出刀的锦衣卫让人们恐惧,却不认为他们是来追究责任的。
    随后,锦衣卫高声宣布要上山捉拿人犯。
    为什么要捉人?
    那肯定是要问责。
    当锦衣卫的骑兵冲入人群,抱怨人太多无法上山时,百姓们自觉让出了道路。
    就在这时,更多士兵涌入,他们紧握刀,排成一列强行进入,让人群更混乱。
    等最外围的百姓被士兵赶回城内。
    朱棣领着朱棡,慢慢接近江陵山。
    这时,一群浑身脏污的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晋王殿下,燕王殿下,我们无能,请王爷处罚。”
    应天府通判不知何时醒来,带着一群官员,跪在朱棣面前。
    朱棡疑惑地看了看跪着的官员,眼神变得有趣。
    朱棣冷哼道:“我只是奉旨带兵,来江陵山劝说百姓下山,安抚游学儒士,你们应天府和上元县所作所为,朝廷自会评判。”
    话语出口,朱棣轻挥马鞭,马儿立马扬蹄前进。
    满脸泥泞的应天府通判见状,赶紧带着属下躲到一边,惶恐地看着两位王爷率领人群向江陵山进发。
    “大人,事情办妥了?”
    一名上元县官员贴心询问,语气谨慎。
    应天府通判怒目而视:“燕王殿下的意思你不懂?”
    若非忘记了你是谁,定让你背锅。
    通判瞥了眼周围,看到王爷们已经逐渐远去,稍显安心。
    朱棣带众顺利抵达江陵山脚下。
    百姓自发让道,官兵纷纷登山。
    江陵山宅院门前,大营官兵被砸得满身狼狈,现场一片混乱。
    朱棣盯着四周,百姓见众多锦衣卫到场,纷纷闪避,退后数步。
    “闹事者何在?本王奉旨查访江陵山,若有人煽动闹事,速来认错,可免追究。”
    话音未落,几人被揪出,显然是要担责。
    不等朱棣下令,刘远早已上山,迅速制服几人。
    这时,朱棣语气平和地开口:“皇上很关心此事,担心百姓引起冲突,现在已经中午,大家早点回家吃饭吧。”
    应天城的民众生活富裕,自然能吃得上午饭。
    然而,尽管朱棣命如此说,但仍有很多人不愿走。
    他瞥了一眼刘远,刘远点头,锦衣卫迅速在宅院外的墙下排列,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而那几个被推出来顶替罪名的人,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从另一边下了山。
    如无意外,百姓们马上就会回家做饭了。
    安排好一切后,朱棣下马,走向满是蛋液的宅院大门。
    他深知,打开这扇门后将碰到什么人。
    朱棣眼眸微沉,仿佛置身北疆战火之中。
    “三哥,咱们别无选择,你明白的。”
    朱棣没敲门,转向朱棡,突然说出这句话。
    朱棡默默颔首,坚定地说:“既然回来了,就别再犹豫。”
    接着,江陵山宅门被两名锦衣卫,用一根山间砍下的树干轰然打开。
    锦衣卫迅速分成两列,从晋王和燕王两侧进入庭院。
    院子里,气氛紧张。
    朱棣步入宅院,前庭空地上已堆满蔬菜,臭鸡蛋,空气中弥漫着腥气。
    朱棣虽习惯战场上的血腥,但这蛋腥味却让他皱眉。
    他的目光越过混乱,落在中央屋舍门前。
    四个青衫仆役在门口与之前的锦衣卫对峙,朱棣和朱棡对视后,并肩向前。
    一位青衫仆人见状,赶紧上前,跪拜说:“小的见过二位殿下。”
    朱棣脸色阴沉,冰冷地看向拦住去路的仆役。
    “本王奉旨前来江陵山。”
    说完,他准备继续前行。
    仆役咬紧牙关,艰难地阻挡住朱棣。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38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