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3章朱元璋:让我听听允熥说什么

第3章朱元璋:让我听听允熥说什么

推荐阅读:代练成皇穿越男的重生妹妹寒山录文娱召唤系统永恒武魂帝灵九劫来自快穿的你英雄联盟之主播是外星人仙木传奇雾都侦探

    三人走进学堂,朱棣率先说道:
    “没想到允熥昨日落水卧床,今日还来学堂上课,可见是个好学的孩子。这说明父皇与大哥对孩子们教导有佳,大明的宗室子弟也都十分优秀,真是可喜可贺啊!”
    没想到,武将出身的朱棣,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过从他说的话中,也不难分辨,另外两人分别是朱元璋和朱标。
    朱元璋听后,只是轻哼一声,并未说话。
    朱标看向朱棣,面含微笑的打趣道:
    “四弟如今竟也会说好话了,允熥,唉!昨日孤一直忙于政事,并未去看望他,没想到他竟来学堂了。”
    朱棣只是笑了笑,未去看朱标。
    心中升起一丝疑惑,大哥一向贤明,当真没有看清东宫的事情吗?
    三人靠近学堂,就听到朱允熥说道:
    “先生谈及圣人言论,学生自然不会反驳,圣人之言,我等自然要铭记于心。”
    “可先生利于圣人之言,让大明的宗室子弟多读先贤文章,养浩然正气,择贤能,福泽百姓。”
    “学生不敢苟同,虽然学生资质平庸,也认为先生是在挑拨大明的文臣武将对立。”
    黄子澄闻言,一脸阴沉,目光中带着几分怒气。
    即便他如今官职不高,也容不得小儿如此指摘。
    他一脸强硬。
    “今日你若说不出原由,老夫定去找寻皇上和太子谈论此事。”
    如今朝廷对学子多有照顾,因此学子地位极高,此乃国策,所以黄子澄并未将朱允熥放在心上。
    如果他敢说读书无用,那他必败无疑。
    学堂外。
    朱元璋与朱标自然也听到了朱允熥的话,两人面露诧异。
    这当真是自己那胆小,不爱言语的孙子,儿子?
    朱棣却面带微笑。
    看父亲与大哥的样子,想来他们对这个侄儿,都看走了眼。
    于是低声说道:
    “允熥在学堂中,敢直面与先生辩论,只是这份勇气就很难得了。”
    朱标却冷声道:
    “小小年纪就敢跟先生辩论,圣贤文章还没读完,就如此狂妄,理应惩罚。”
    朱元璋朝朱标甩了一个不悦的眼神,然后又平静的看了朱棣一眼。
    “你们二人,莫不是连允熥后面要说的都知道?都小声些,咱先听听允熥还要说些什么?”
    朱元璋对朱允熥反驳黄子澄的话,心生一些期待。
    尤其是说到挑拨文臣武将一事,有几分兴致,也有几分忌惮。
    这时,朱允熥的声音再次传出来。
    “先生既知我等皆是大明宗室,让我等多读先贤文章,以文治国。可是先生,你这般又将兵家放在何等位置?还有在边疆为护我大明江山的千万将士们,放在何等位置上?”
    朱棣闻言,心中暗自叫好。
    朱标都差一点忍不住赞赏了,不过突然止住,瞧瞧偷瞄,正在思考朱允熥所言内容的朱元璋。
    见朱元璋并未有反应,才悄悄松了口气。
    不过朱标在心中却记了朱允熥一笔。
    这小子在外说话竟如此口无遮掩。
    学堂中的黄子澄被激怒,一拍桌子就要说话。
    朱允炆突然起身,面带谴责的看向朱允熥。
    “不可胡言,允熥,先生所教皆是圣贤文章,让我等注意自身品德。而治国之道,自然以朝堂的诸公们为重。”
    “而边疆的将士们,驻守边疆,乃是职责所在,只要不出错即可,哪里比得上朝堂诸公们重要?”
    “你现在太过年幼,应以学习圣贤书为己要,不该与先生多做争论。”
    靠,这小崽子的脑袋被驴踢了吧?
    朱允熥扫了一眼朱允炆,想到他登基后做的那些荒唐事,原来在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
    这时,黄子澄见朱允炆站在自己这边,心中自是喜不自胜,认为此子不错,不枉费自己如此教他。
    “允炆殿下说的不错,边疆将士的职责便是维护边疆安定,为我大明征战。”
    “大明朝堂上的职权,皆在朝堂诸公手中,文在武之上,自然是文持社稷。”
    “难不成允熥郡王想让边疆那等武夫坐镇朝堂?当年唐朝的藩镇之乱就是警示。”
    朱棣在学堂外闻言,脸色一沉,冷声道:
    “黄子澄此人心术不正。”
    连一直脸色平静的朱元璋,也脸色阴沉下来,看向朱标说道:
    “你可听允炆说过这些?”
    朱标身体一僵,摇头回道:
    “启禀父皇,允炆的学业都是这些先生们负责。”
    “儿臣现在就将他们喊出来教训。”
    朱标说着就要朝学堂里走去,想快点结束这场闹剧。
    他做了这么久的太子,知道那些话属于政治敏感的地带,容不得私下妄议。
    也清楚黄子澄和朱允炆刚刚的言谈代表着什么。
    他还偷偷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弟。
    四弟不但是亲王,还坐镇北平,掌管十多万大军,自然属于武将。
    今日的言论,不但让四弟心寒,也会让数以万计的将士们心寒。
    朱元璋冷笑一声。
    “先听听,咱想知道允熥的回答。”
    刚要进去的朱标闻言,停下脚步,有些游移不定。
    朱棣也淡然开口。
    “大哥,臣弟也好奇允熥会如何回答。”
    这时,朱允熥冷声说道:
    “没想到二哥竟如此糊涂。”
    朱允熥毫不客气的呛了一下朱允炆,随即冷眼看向黄子澄。
    “将士们为了大明戍守边疆,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都这般了,还要遭受妄议,先生这位朝堂大才,还真是名副其实。”
    朱允熥的话中皆是嘲讽。
    没等黄子澄说什么,又继续说道:
    “我等是大明宗室,不能与天下读书人相提并论。”
    “黄子澄,皇爷爷跟父亲让你为我等讲课,已是十分荣耀,可你不但不尽责,还在这东宫学堂大放厥词,真是放肆。”
    朱允炆还是太过年少,立马起身反驳。
    “朱允熥,你放肆,不要忘了你的身份。”
    朱允熥闻言,不但没退缩,反而与朱允炆怒目相对,吓得朱允炆后退一步。
    “我看忘了身份的人是二哥。”
    朱允炆面含嘲讽继续道:
    “二哥身为大明宗室子弟,对朝堂的文臣武将偏袒的如此明显,不知二哥又是什么想法?”
    朱允熥说着,目光扫了一眼学堂外,外面的几道细微的脚步声他早就听到了。
    不过那几人却没有进来。
    定不是奴仆。
    比较大的几率是朱标。
    机会难得,不但能打压黄子澄,还能打压朱允炆。
    想到此,朱允熥朗声说道:
    “二哥提起唐朝的藩镇之乱,是因武将所致。”
    “可是你却忘了宋朝优待文人,最终偏安一偶在江南,武将岳飞为收复失地,征战沙场,胜利在望时,却被朝堂奸佞陷害,最后含冤而死。”
    “身为大明宗室子弟,定然明白个中道理。”
    “所以这社稷治理,不应分文武而论。”
    “文臣治国,武将开疆扩土,两者缺一不可,不然难见盛世。”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7431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