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殿下功在千秋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正直良善?”
    “只需一道指令,我们就能够制造一场血腥灾难,不过目标是外族人,这样算作正直吗?”
    “黄河决堤之时,仅凭一纸令文就能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迁往河堤,这样可以称为善良吗?”
    朱允熥面色冷静却满含怀疑。
    石伟毅静静地眺望着城墙之外大草原,默然不语。
    朱允熥没想要获得答案。
    他的手,轻轻地搭放在城墙之上。
    脚下是万里长城。
    长久以来,中原人总是寄希望于长城,试图将其作为抵挡劲敌的一道防线。
    然而很多时候,世人往往忽略了,真正摧毁大明根基的并非外人。
    更多时候,乃是源自内部无休止的权力争夺。
    “我自认为并非善类,或许我并不想成为所谓的好人。”
    朱允熥低声自语。
    春节过后,雪势渐小,他便从太原城重新上路,在曹震的护卫下一路向北,直至抵达边境长城上。
    此地位于大同府西北角,坐落在玉林卫与大同右卫之间,杀虎口边关之上。
    除却玉林卫跟大同右卫外,在杀虎口之后,尚有威远卫,大同左卫,云川卫以及平虏卫数万大军屯驻于此。
    大同府内现下汇聚了至少10万兵力,以作为日后攻击鞑靼的核心力量。
    石伟毅眉头略显紧锁。
    转头望向身边的朱允熥。
    “殿下多虑了。若您都不算好人,那世上哪还有好人?”
    朱允熥摆手:“孤不在意当世人如何看待孤,只期望未来无数年后,有人能说一句,孤是个好人。”
    石伟毅眉头更紧,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环境,随即压低声音:“殿下的这种担心,是否源于对此次征伐可能造成的士兵伤亡?”
    “可以这么说。”
    朱允熥点了点头道。
    石伟毅回道:“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一代的责任。正如殿下早前所提,如果不现在治理黄河水患,那将来就得让子孙后代承受这个后果。如果我们这代人不能肃清北疆威胁,则未来世代必将深受其害。”
    “因此,殿下并非在制造麻烦,而是功在千秋。”
    朱允熥侧头望着石伟毅,嘴角微微上扬,“你倒是越来越懂得劝慰人了,石伟毅。”
    石伟毅轻笑作答:“臣下唯愿殿下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历史上许多帝王往往就在琐碎日常中,逐渐失去锐气。”
    朱允熥点颔首,“那目前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如何?”
    石伟毅没立即回答。
    因为此刻除了站列两旁,负责保护安全的锦衣卫之外,只有张苑博以及几位随行官员在此。
    见状,张苑博连忙躬身出列,“报告殿下,现在各地卫队,都已经开始朝长城一线靠拢集结。应陛下旨令,凉国公正在亲自督促军队训练事宜。”
    “还有山西地区的调运,总计约10万吨军粮已在运送途中。同时,探马已经深入敌方地盘打探敌情。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去年冬季降下的暴雪很可能会迫使草原各部落向南迁徙,离长城边境较往年更为接近。”
    “道路泥滑难行,贸然出击恐非明智之举。”
    朱允熥缓缓说道。
    张苑博附议道,“随同我们前来的将领们认为,最理想的进攻时机,在今年春季三、四月份左右。”
    “秦寿那边怎样了?”
    突然,朱允熥改变了话题。
    张苑博抬头看了看身旁的石伟毅。
    只见石伟毅轻轻颔了颔首。
    张苑博这才接着说:
    “关于秦少卿……”
    “他又惹了什么麻烦?最近一直没有他的动静。”
    在问这句话时,朱允熥脑海中浮现出了秦寿那张讨好的面容。
    这人很有意思。
    之前因为他在番薯方面所做的贡献,封了他欧监使的新职衔。
    待秦寿从欧罗巴回来后,朱允熥意识到或许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毕竟将来等大明结束北方事务后,总得有个能同西方诸国打交道的人选才行。
    张苑博无法预料,朱允熥听闻秦少卿所为之后,会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他压低嗓门:“这位秦少卿……用萝卜作了个殿下宝印,承诺马哈木大明王爵头衔,并划分封地,允许对方建立卫所,提供大明兵器配备……”
    作为通政使司知事官。
    平时无事之时,张苑博总乐于研读大明律法。
    这并非因为他向往今后能到司法机构任职,而是觉得了解这些法规,能够帮助自己避免灾祸。
    按照法典中对于此类事件的规定,秦少卿所犯下的各项罪名加在一起,已达到百死不赦的地步。
    石伟毅迈前一步,“秦寿罔顾尊卑,应当严加惩罚,以此震慑群臣。”
    曹震却微笑插话:“秦少卿之所以如此行事,是为了短期内稳住瓦剌部落,好让我们优先对付鞑靼。况且一个用菜蔬雕刻出来的伪章,怎么可能真正作数呢?”
    “假若马哈木相信了这一点,也只不过是他本人眼光短浅。”
    “出发点虽为大明利益,但律法尊严亦不可侵犯。”
    朱允熥平静地发表看法,随即宣判:“秦寿失德,扣除3年俸禄。”
    曹震只是微笑,没再言语。
    石伟毅眉峰轻锁。
    这秦寿是何许人物?
    他是夷商,早已经积累了丰厚财富。
    扣除点俸禄,又能起到多少实质意义呢?
    朱允熥忽然对石伟毅道:“铁铉即将到来,他还带来了朝堂关于外族的最终决定。”
    石伟毅顿了一秒,耸了耸肩:“铁尚书到来,下官就可以返回京师了。太孙却还需继续在这里劳累。”
    朱允熥目光迷离,喃喃低语:“他可是号称人屠,他在,我还有什么好劳累的?”
    石伟毅淡笑:“我跟铁尚书都是朝廷官员,自然要尽忠职守,辅佐皇上治国理政。”
    朱允熥收拢起心绪,眺望长城。
    “可能这是皇爷爷的暗中布局…”
    石伟毅不自觉地环顾四周。
    发现风势渐小,雪花也趋于稀疏。
    “铁大人在倭国国停留多年,有过屠人之誉,本次倾大明之力发动北征,雄心超越汉唐两朝。整个行动预计需花费巨资,调动大量人力波及范围涵盖多个州府。”
    “若此役不能彻底让边疆稳定,大明想再次北伐,又得等上10年。”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29389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