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839章报给太子?不,报太孙!

第839章报给太子?不,报太孙!

推荐阅读:九天神皇小保安纵横都市:绝世高手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嫡女荣华路密爱99次:国民老公超给力文艺编年史重生种田忙:懒女嫁丑夫逐神寻道寻仙门黑帝专宠:早安,第8号新娘

    听到这里,总旗眼神瞬间黯淡了几分。
    目前虽然大家都清楚白莲教,正试图通过联合晋商势力,发动谋逆活动。
    毕竟对方始终藏在暗处,没有人能够确切判断,哪些百姓已经成为其控制下的棋子。
    更何况,这里是晋商根基所在之地,社会关系网错综复杂。
    “应该尽快呈报太子,并要求增派人员前来支援山西才行。”
    总旗压低声音建议道。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除了那些驻扎于此地的几个锦衣卫百户衙门外。
    其余可依赖者寥寥无几,不足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变化。
    经过短暂沉默,冯海最终开口说道。
    “直接报告给太孙吧。”
    总旗郑重地颔首。
    “是。”
    此刻,一行数人已然抵达太原城门口。
    各自准备好伪造的身份文书,交予守备士卒查验。
    然后顺利踏入这座古城。
    近日以来,来自四面八方、各怀鬼胎的多股力量,正纷纷涌入此处。
    出于各种考量,各方均选择了,暂时维持表面上的宁静与平和。
    于是,即便是在冬日渐深时节。
    这座即将迎接新年到来的城市里,并没有出现过多骚动。
    倒是街头巷尾渐渐洋溢起了,几分节日前夕特有的热闹氛围。
    城中西北方向。
    与晋王府不过几条街道之隔的一片宅邸,显赫富丽,但没有人敢对其评头论足。
    城内的山西道三司衙门、太原府衙门以及县衙和各个衙门遍布各地。
    而这一角的宅院与其之间,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正因如此,靠近这显赫家族区域的一些街道上,汇聚了许多游侠与各类手艺人。
    心中盘算着若是被贵族家庭所看重,便能得到更多的财富,以供回家过年的开销。
    唱曲儿者、卖艺者、贩卖各式商品如发饰工具甚至草药之人,还有那些提供占卜服务或者看相术数者,在这里形成了一片繁华热闹之景。
    吸引了城里无数百姓来往不断。
    接近街区入口处,有个小茶点摊位,设置了少量桌椅,并供应热乎乎的茶汤,旁边便有一名说书艺人试图招揽顾客。
    这位先生通常会讲述《三国志》这类脍炙人口的故事集锦。
    但由于听众对此已颇为熟悉,故新奇感有所欠缺。
    当他完成一段表演后所得酬劳,往往仅限于零星铜板而已。
    这远不够支付日常开销,让他几乎丧失继续讲故事的动力。
    他坐在一边,为自己也准备了份饮品,并品尝着作为小食的豆子,同时目光穿过喧嚣望向那遥遥在望的豪宅大门。
    “入得此城已有数日矣,却未能挣下足够银两返乡过年啊。”
    长期处于昭狱环境,使得冯海面色略显苍白。
    这会,他换上了说书人的装扮,倒也不易令人察觉出异样。
    旁边店主百无聊赖地看着过往行人,稀稀拉拉前来消费的情形。
    偶尔瞥见这个正在休憩中的说书人,不由得发出轻蔑一笑。
    “你所讲内容,大家耳熟能详,《三国志》,早已烂大街了,你能讲出什么新鲜事儿来呢?”
    面对质疑,冯海反唇相讥道。
    “我即便讲不好,也好过你那味道欠佳的茶。”
    茶摊老板不以为意地反驳。
    “对我来说,只是打发时光的方式罢了。我家中七个儿子负责田间劳作,每日只需简单煮茶便可赚取生活费用。”
    若非出于安全考虑,承诺每天分出一半收益给老者作为掩护场所费的话,此刻冯海恐怕不会如此平静。
    见到老板总是眺望着不远处那姓李的大户家门方向,店主愈发挖苦地说。
    “真有本事就该挑些新颖有趣的故事来讲,比如《包公案》,如此方有机会获邀进李家讲演个把月,并且年末或许还能拿着足够的银钱回去过年,至于你说的这些零碎宝钞,在李家眼中不过是小意思而已。”
    听完对方的话语后,冯海先是注视了一会老板。
    然后才转向李家,冷哼了一声。
    “听说这个李氏家族拥有悠久历史,以及深藏底下的巨额遗产?”
    摊主微微颔首笑道。
    “确实如此,对他们而言,黄金白银都成了日常用品罢了。”
    语气虽带笑谈之意,但依旧掩饰不住心底对财富的渴望。
    他自己何尝不想亲身体验那份奢华呢?
    躺在价值连城的玉床上休息一夜……
    这种念头哪怕一闪即逝也是美好的幻想。
    紧接着,好奇之心驱使着他提问道。
    “唐代时期的李姓皇族,也曾发迹于此地,那么当今居住于此处之同宗是否与其存在血脉联系?”
    摊主缓缓回答说。
    “根本不可能有关联,难道还能让现代商贾,自称前朝皇家后代?在大明朝建立之前,此处的李家并未显赫,反倒是在协助异族压榨当地民众方面,表现得尤为积极。”
    “待到大明重新统一后,又立即转变立场开始服务于帝王家,听说为此付出了巨额财富换取不再追究旧账。自那时起,通过运输军事补给物资等方式,积累了巨额利润。”
    这是民间流传的?
    冯海感到惊讶。
    记忆中似乎并没有听过大明立国之际,这些商人给予过朝廷支持。
    “你说,我能进入这李家讲故事吗?”
    看着天空渐渐昏暗,街上的人流也愈发密集,冯海低声问道。
    茶摊主人已经开始整理小摊,把桌子搬到旁边租赁的空院子里。
    他一边忙碌,一边对着冯海嘲笑。
    “你?”
    “有点难。”
    冯海并未因此感到生气,他站起身来,走到旁边的屋檐下坐在石阶上,目光依旧盯着街对面的李家大门。
    此时,虽然天还未完全黑透,但李府中已是灯火通明。
    那些散发着芳香气息的蜡烛,如同不要钱一般被点亮,使得这幢高门大宅更加光彩夺目。
    门口已经陆续有几辆装潢精致的马车,驶来停下。
    身穿粗布长袍,却掩盖不住身上丝绢之美的富贵人士们。
    在在仆人的引导下,走进了宅邸的大门。
    直到夜晚来临。
    那个摊主早已领着一大群子孙回到了家中。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896/29385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