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求官

推荐阅读:驭兽毒妃狂又拽,魔尊甘做裙下臣九域神荒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失忆五年,想起身世的我已无敌弃妃嫁给皇叔后,与他君临天下魔狱神帝沙雕小师妹靠炼气期带飞整个宗门黄帝秘藏全球警告,那个男人出狱了

    那一卷书简之中有什么东西,李余可太知道了。
    那其中不仅有勾股定理还有乘法口诀,与圆周率和阿拉伯数字图形等等。
    这要是被他研究透了,再将自己名声传出去,万一成了一代宗师怎么办?
    陈宫这人本就是天下一流的谋士,而且陈宫的特点就是有智而迟。
    也就是陈宫是有智慧的,但却往往不能当场发现,而是在过后才能觉察到。
    想到这里李余更不可能让陈宫走了,鬼知道他以后会琢磨出什么味来。
    李余不是将这些东西不留给这个时代,李余自然是会留的,甚至还留下来了注解,但不能是现在。
    陈宫见李余没有让自己走,又是对李余行了一礼。
    “宫谢过少府,今生追随先生左右,兴汉室,行正道,肝脑涂地,无怨无悔。”
    陈宫着便跪下给李余拜了一拜,李余也不敢让陈宫跑路,只能上前将陈宫扶起。
    “公台之言,亦我之愿,快快请起。”
    刚将陈宫扶了起来,又听见扑通一声,转头一看这才发现,徐庶也跪在地上。
    “我愿追随少府,刀山火海,义不容辞。”
    李余看向徐庶,也算是知道徐庶与陈宫的区别了。
    徐庶这个人,你他对汉室有没有什么好感,那自然是有的。
    但是要为汉室豁出命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徐庶的一手剑术出神入化,为一方侠客。
    后来徐庶为人报仇,杀了人之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想着周围的人认不出来他,他就可以跑路了。
    结果因为太过于奇异,导致被官吏抓住。
    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认识这个人。
    后徐庶的兄弟,这才一起来将徐庶救走。
    经历了这件事后,徐庶也算是悟了,能剑术再高,再能打又有什么用?能打有个屁用!
    人家官府把你一抓,还不是想杀就杀,想打就打。
    在这个时代,要有功名,要有学问。
    于是徐庶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性格选择去求学。
    而如今这个时间,徐庶应该是正在求学,就被系统给征召来了。
    现在看来系统这玩意根本不讲道理,即便是自己想要赶徐庶走,徐庶只怕也不可能走的。
    自己把系统想的太简单了,就应该对这狗系统防一手的!
    李余叹了口气,也只能上前将徐庶扶起。
    “你与公台随我左右吧。”
    徐庶被李余收下之后,心中那一股强烈到了极致的意愿这才开始逐渐减弱。
    徐庶原本的意识这才占了上风,但你徐庶后悔吗?
    他后悔个屁,原本也不过是在一个儒家学社之中求学罢了。
    如今李余这个名满天下的少府就在这里,什么狗屁儒家学社。
    这就像是,你原本在职高求学,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收你在清北大学上学,只要脑子没有问题,想必没有几个人会拒绝。
    李余带着徐庶与陈宫一同入了家中,一同吃了饭后,李余开始处理政事,而陈宫则为徐庶讲一些儒家经典。
    李余也询问了两人一番,也算是将两人了解了一下。
    李余自然是不可能放在自己的身边的。
    于是第二日便入宫为这两人找一个差事。
    何太后在宫中吃着果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就在这时宫女来报,李余来了。
    何太后赶忙迅速的将自己收拾了一番之后,这才坐了起来。
    “让李少府进来吧。”
    不一会就见到李余和陈宫还有徐庶走了进来,见到李余身后还跟着两人,不由得有些失望。
    李余上前朝着何太后行了一礼,却没想到何太后上前来抓着李余的手,将李余搀扶起来。
    “少府无需多礼。”
    李余直起身后,不动声色的将手从何太后的手中抽了回来。
    李余这才继续开口道。
    “太后,此二人乃昨日来投之人,一人乃是中牟县令,见朝廷危难,便弃官入洛阳,欲匡扶汉室,一人乃是至孝,臣欲举荐此二人。”
    何太后却是根本不看陈宫与徐庶,只是看着李余道。
    “此二人可为宫令。”
    “这……”
    李余正想让何太后换一个职位给这两人,起码也要离自己远一些才好。
    然而何太后似乎对自己的安排很是满意,陈宫和徐庶应该也是很满意。
    两人不等李余话,赶忙就对着何太后行了一礼。
    “臣谢太后……”
    一番感激的言语之后,何太后这才让两人退了出去。
    待两人退出去之后,何太后赶忙上前,来到李余面前。
    “李少府,本宫方才安排可还满意?”
    一边着一边朝着李余靠近,等完了之后,就已经快靠在李余的肩膀上了都,李余不动声色的后退一步,一脸正色道。
    “太后当以朝堂为重,问臣满意作何?”
    “那李少府言此二人可为何职……”
    “臣告退。”
    李余避开何太后逐渐靠近的身体,一个告退便走了出去。
    一边走出去一边庆幸,自己幸好没有孟德之风,要不然这谁把持得住。
    毕竟这何太后可谓是大汉顶级未亡人了。
    何太后看着李余匆匆退出,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走出太后所居住的地方之后,陈宫与徐庶又对李余谢过一番。
    毕竟他们原本一个是县令,一个没有职位,如今能够入宫当官,全凭李余的推荐。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科考什么的还没有出现,普通人想要当官全凭别人推荐,也就是举荐制。
    这个举荐制就很有意思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
    可以推荐别人有才,也可以推荐别人孝顺,然而别人凭什么推荐你去当官呢?
    就凭你孝顺?就凭你有才华?
    笑话!
    有才华的这么多,孝顺的人也这么多,凭什么就能轮得到你?
    而且这东西举荐的人你有你就会有,没有办法去审核的。
    因此为了加一层保险,那就是推荐的人和被推荐的人连坐,也就是你推荐的人出问题了,你也要背责任。
    这样一来推荐的人和被推荐的人,天然就是盟友,甚至可以是父子也不为过。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714/6301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