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开府建衙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修改各营营号这件事,唐风已经考虑了一段时间。
那些名震千古的军队,无一不是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如今荡寇军初露锋芒,各营也是该有一个响亮营号的时候了。
一众将领闻言,都不由得有些疑惑与迷惘。
就连石刚听到他这个决定时,也不禁略微有一些诧异。
不过唐风此时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来说。
话锋一转,看向吴勉,“刚刚吴大人所言,的确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宝通县作为样本。”
“我们可以在宝通县取得成功的经验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西疆三郡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行各项政令。”
“比如在西都郡提出种植棉花的提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
“听闻今年在西都郡种下的那些棉花长势喜人,再过两个月也能够迎来不错的丰收。”
听到唐风这席话,南宫岳与杜国清都有些惊讶地看着吴勉。
这件事他们之前还未听说。
在西疆推行经济作物的种植,他们并没有去想过。
今年安通郡仿效宝通县,颁布了屯田令与垦荒令。
不过只是让一部分百姓赶上了春耕的尾巴。
与宝通县相比,安通郡百姓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加上西都郡修筑关隘,拓展官道,这番大兴土木需要不少的匠人。
而且并非是徭役,去做工的匠人还能赚到工钱。
导致安通郡有不少百姓流失去了西都郡。
这也是导致杜国清把安通郡交给唐风的另一个原因。
唐风看向众人,又接着说道,“政令的执行,与相应的官员密不可分。”
“基层官员,更是落实政令,反馈百姓需求的第一道关口。”
“这些官员决定着我们能否听到百姓的心声。”
“如今西疆三郡初定,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这恰巧是我们眼下的一块短板,不知道诸位可有好的提议?”
唐风话音刚落,南宫岳便沉声开口。
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主公,当下应该广纳贤才,简拔官员,安排其政务,但是暂时不给他们安排官职。”
听到南宫岳言简意赅的话语,唐风顿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大盛的右丞相,简单地一句话,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之前一直困扰唐风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给予那些挑选出来的贤才安排官职。
毕竟在他看来,有了官职傍身,那些官员才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应地政令。
只不过在西都郡实行的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一些临时仓促提拔起来的官员,并不具备相应的执政能力。
再则在大盛普遍的观念里面,为官就是一个铁饭碗。
不仅能够光宗耀祖,还能够衣食无忧。
唐风本来就是工科类出身,搞技术,搞研究,他是一把好手。
但是对于古代政务这样的问题,却还是有着一些局限性。
毕竟不能够照搬现代他所知晓的那套模式过来。
这也是他在得知南宫岳其人的时候。
就在第一时间与杜国清去华岳山将其请回来的一个重要缘由。
“南宫大人此法甚好,如此一来,就能够避免在西都郡出现的一些问题。”
“能够更好地将各项政令执行到位,让广大百姓受益。”
吴勉赶忙赞同了南宫岳的提议。
唐风高兴地点了点头,不给予实际官职。
这让那些临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心中都知晓这等于是一个考核的过程。
只有干好了,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地任用。
如此一来,不仅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各项政令得到更好地执行。
他想了想,赞同南宫岳方法的同时,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变动。
“前辈这法子不错,那就依照前辈所提出的方法落实。”
“另外,所有官员的任用必须要进行考核,进行优胜劣汰。”
“对于施政能力考核不达标的官员,则将免除其职务。”
众人闻言,尽皆惊讶。
谁都没有想到,唐风此举,直接打破了以往对官员铁饭碗的认知。
不过仔细想想,他的这个方法,的确能够有效地刺激那些施政的官员兢兢业业做事情。
接着众人又商讨了一些施政细节,最后都达成了一致。
“主公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平蛮贼,荡奸佞,使得西疆三郡归一。”
“为了三郡之黎民百姓,下官恳请主公开府建衙。”
“自成一家,为西疆三郡百姓谋。”
吴勉此时郑重其事地站了出来,对唐风躬身一礼。
声音洪亮,振聋发聩。
在场众人闻言,尽皆心绪激荡。
正式开府建衙,也就意味着在场所有人。
都等于是开国元勋。
大家也更有了盼头。
不管是直接立国,亦或是自立为王。
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些名震千古的军队,无一不是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如今荡寇军初露锋芒,各营也是该有一个响亮营号的时候了。
一众将领闻言,都不由得有些疑惑与迷惘。
就连石刚听到他这个决定时,也不禁略微有一些诧异。
不过唐风此时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来说。
话锋一转,看向吴勉,“刚刚吴大人所言,的确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宝通县作为样本。”
“我们可以在宝通县取得成功的经验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西疆三郡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行各项政令。”
“比如在西都郡提出种植棉花的提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
“听闻今年在西都郡种下的那些棉花长势喜人,再过两个月也能够迎来不错的丰收。”
听到唐风这席话,南宫岳与杜国清都有些惊讶地看着吴勉。
这件事他们之前还未听说。
在西疆推行经济作物的种植,他们并没有去想过。
今年安通郡仿效宝通县,颁布了屯田令与垦荒令。
不过只是让一部分百姓赶上了春耕的尾巴。
与宝通县相比,安通郡百姓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加上西都郡修筑关隘,拓展官道,这番大兴土木需要不少的匠人。
而且并非是徭役,去做工的匠人还能赚到工钱。
导致安通郡有不少百姓流失去了西都郡。
这也是导致杜国清把安通郡交给唐风的另一个原因。
唐风看向众人,又接着说道,“政令的执行,与相应的官员密不可分。”
“基层官员,更是落实政令,反馈百姓需求的第一道关口。”
“这些官员决定着我们能否听到百姓的心声。”
“如今西疆三郡初定,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这恰巧是我们眼下的一块短板,不知道诸位可有好的提议?”
唐风话音刚落,南宫岳便沉声开口。
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主公,当下应该广纳贤才,简拔官员,安排其政务,但是暂时不给他们安排官职。”
听到南宫岳言简意赅的话语,唐风顿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大盛的右丞相,简单地一句话,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之前一直困扰唐风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给予那些挑选出来的贤才安排官职。
毕竟在他看来,有了官职傍身,那些官员才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应地政令。
只不过在西都郡实行的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一些临时仓促提拔起来的官员,并不具备相应的执政能力。
再则在大盛普遍的观念里面,为官就是一个铁饭碗。
不仅能够光宗耀祖,还能够衣食无忧。
唐风本来就是工科类出身,搞技术,搞研究,他是一把好手。
但是对于古代政务这样的问题,却还是有着一些局限性。
毕竟不能够照搬现代他所知晓的那套模式过来。
这也是他在得知南宫岳其人的时候。
就在第一时间与杜国清去华岳山将其请回来的一个重要缘由。
“南宫大人此法甚好,如此一来,就能够避免在西都郡出现的一些问题。”
“能够更好地将各项政令执行到位,让广大百姓受益。”
吴勉赶忙赞同了南宫岳的提议。
唐风高兴地点了点头,不给予实际官职。
这让那些临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心中都知晓这等于是一个考核的过程。
只有干好了,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地任用。
如此一来,不仅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各项政令得到更好地执行。
他想了想,赞同南宫岳方法的同时,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变动。
“前辈这法子不错,那就依照前辈所提出的方法落实。”
“另外,所有官员的任用必须要进行考核,进行优胜劣汰。”
“对于施政能力考核不达标的官员,则将免除其职务。”
众人闻言,尽皆惊讶。
谁都没有想到,唐风此举,直接打破了以往对官员铁饭碗的认知。
不过仔细想想,他的这个方法,的确能够有效地刺激那些施政的官员兢兢业业做事情。
接着众人又商讨了一些施政细节,最后都达成了一致。
“主公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平蛮贼,荡奸佞,使得西疆三郡归一。”
“为了三郡之黎民百姓,下官恳请主公开府建衙。”
“自成一家,为西疆三郡百姓谋。”
吴勉此时郑重其事地站了出来,对唐风躬身一礼。
声音洪亮,振聋发聩。
在场众人闻言,尽皆心绪激荡。
正式开府建衙,也就意味着在场所有人。
都等于是开国元勋。
大家也更有了盼头。
不管是直接立国,亦或是自立为王。
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575/5299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