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被演了一脸

推荐阅读:开局签到辟邪剑法刻之痕后敕令灵性奇旅之时空裂痕上古一夜情深:狼性总裁,不请自来原来是镇元逆血苍生权倾盛世传奇从我是歌手开始

    被演了一脸
    胡旭华的话没有说完。
    但结果已然是不言而喻。
    很显然,波海造船厂的厂长绝对不会同意胡旭华到处乱跑,肯定没有答应。
    只不过最后还是被钻了空子。
    李暮合理怀疑,丁修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胡旭华就已经到了火车站。
    他无奈道:“没必要如此啊!”
    “有必要,李顾问,您不知道,在您走后的第七天,我们就遇到了巨大困难……”胡旭华长叹一口气,道。
    在李暮离开波海造船厂的时候。
    他们说要跟着走。
    当时其实只是开玩笑。
    毕竟京都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开展潜射D弹的研制。
    而且他们还拿着李暮给的方案。
    这要是再追过去求助,未免显得太过无能。
    可研究了十多天。
    他们最后发现,自己等人确实没有办法解决潜射D弹的大部分研制问题。
    理论问题不大。
    但一进入正式的研制,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好吧,来都来了。我待会儿带您先去半导体研究所的吴有望所长那里坐一坐,我稍后再过去。”李暮想了想,道。
    人都已经到了。
    总不可能再马上给送回去。
    而且他也想要听一听潜射D弹的研制计划。
    当然,还有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研制情况。
    胡旭华点点头,知道他还在工作,当即道:
    “好。”
    ……
    随后。
    李暮便带着胡旭华,进入半导体研究所。
    一般的外来人员,肯定没有这么轻松地就进来。
    不过有他作保,倒不是难事。
    警卫在检查过证件之后,就直接放行。
    待关建民将车子在所里的空地上停稳后。
    两人走下车。
    一出来。
    胡旭华看着半导体研究所气派的建筑群,以及里里外外来回穿梭的研究人员。
    眼中带着一抹朝圣般的景仰。
    虽说波海造船厂也很大。
    但说实话,名气和半导体研究所压根儿没法相比。
    不说别的。
    一个超算。
    就将这里,变成了所有夏国科学家心目中的圣地。
    就在他感慨不已的时候。
    忽然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人,道:
    “那是黄教授吧,我在报纸上见过他,半导体方面的专家!”
    “没错,是他。”李暮笑道。
    两人说话间。
    黄新华也看到了他们,走上前来,好奇道:
    “这位是?”
    “波海造船厂的胡教授,过来找我的。”李暮点头道。
    随着他的介绍。
    胡旭华伸出手,和黄新华重重地握了握,道:
    “黄教授,一直想要和您见见,当面感谢您。”
    “多亏了您在半导体领域上的贡献,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才能获得如此之大的进步。”
    “就连我的研究项目,也受益于您的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离超越m帝和老大哥的目标更进一步。”
    他的眼中满是感激。
    全国皆知,是神秘的河图造出了先进的计算机。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如果没有胡旭华在集成电路上的贡献。
    就不可能有河图在计算机方面的突破。
    如果说河图搭了一栋大楼。
    那么胡旭华就是为这栋大楼,提供最扎实最好用的材料的那个人。
    “哈哈,胡教授,您误会了,我可没有这么大的功劳。”黄新华连忙摆手道。
    闻言,胡旭华却以为他是在谦虚,道:
    “您不用谦虚,没有您,怎么可能有我们国家现在计算机领域的强大!”
    “您真的误会了。”黄新华一时哭笑不得,道:“那都是河图的功劳。”
    他说完后,微微顿了顿,看了一眼李暮。
    不过却并没有说出李暮的身份。
    毕竟哪怕胡旭华是和钱五师一种级别的科学家。
    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
    也不可能得知这个被封存为绝密档案的信息。
    “难道您不是河图的一员,或者是与其有关吗?”胡旭华有些震惊。
    他一直以为,黄新华是河图的成员之一。
    毕竟超算这种庞大的研究项目。
    不可能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
    而是至少几十人的团队日夜研究,才能看到成果。
    黄新华解释道:
    “不是,我只不过是在半导体方面有点研究罢了。”
    “至于河图是谁,与谁有关。”
    “这个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您应该清楚。”
    他说完后。
    胡旭华连忙道:
    “您说得对,是我太冒失了,抱歉。”
    河图研制出的超算,哪怕露出一点儿消息,对于m帝和老大哥来说,都是足以惊掉他们下巴。
    在这种情况下,身份自然敏感至极。
    不过一想到来了半导体研究所,却无缘见到大名鼎鼎的河图,他不免有些遗憾。
    ……
    说话间。
    三人来到所长办公室。
    抬起头,“咚咚~”地敲了敲房门。
    未待里面的人回应。
    李暮便“吱~”的一声推开门,走了进去。
    此时正准备起身开门的吴有望看到李暮进来,脸上露出笑容,道:
    “来了啊。”
    “嗯,这位是波海造船厂的胡教授,从那边过来找我的,在您这儿待一下。”李暮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听完了他的话。
    吴有望当即道:
    “你去忙你的吧,我来招待,肯定不会怠慢胡教授。”
    他一边说着。
    一边动作敏捷地去房间内墙边的木柜拿出茶叶泡水。
    见状,李暮又和胡旭华嘱咐几句。
    才走了出去。
    黄新华也赶忙跟上。
    ……
    待两人走后。
    办公室内,就只剩下了吴有望和胡旭华。
    虽说没有见过。
    但他们也不尴尬。
    吴有望将泡好的茶杯递了过去,笑道:
    “胡教授,喝茶。”
    “谢谢吴所长,您客气了。”胡旭华连忙道。
    见到他有些拘谨。
    吴有望继续道:
    “对了,胡教授,不知道您这次过来,找李顾问有什么事?”
    他知道李暮前段时间出去了一趟。
    不过对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了解。
    “研究的事情,想要请李顾问帮忙指导。”胡旭华言简意赅道。
    和黄新华一般。
    在涉及机密的信息时。
    他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吴有望顿了顿,疑惑道:
    “请李顾问去?恐怕他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都抽不出身啊。”
    虽说不了解李暮的工作情况。
    但从其每次来半导体研究所停留的时间。
    吴有望还是能推断出,李暮一定非常忙碌。
    在这种情况下。
    除非是大蘑菇那种级别的工程,否则轻易是不可能让他再出京都的。
    “我们当然知道。所以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和李顾问求求情,看看能不能把研究项目调到这边来。”胡旭华道。
    没有李暮。
    对于整个潜射D弹的研制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
    对此他们经过一两次的讨论和计算。
    结果都表明,如果能让李暮来指导,研究速度能至少提升3成。
    可别觉得这很少。
    在潜射D弹这种动辄以年为单位的研究项目上。
    3成就是一两年,甚至是三四年的时间!
    “调来京都啊!是您一个人来,还是有很多专家也想来?”吴有望眼睛微亮,急忙问道。
    胡旭华想了想,道:
    “不怕您笑话,是我们整个研究团队都想来。”
    “您和李顾问认识了这么久,应该比我们更了解他的能力。”
    “有他在,我们才能够更快的把项目搞成功!”
    整个团队?
    吴有望不由得呆了呆,算是明白胡旭华为什么说要跟李暮求情了。
    毕竟连人带项目一起打包带走。
    他要是波海造船厂的厂长。
    怕是要气得直骂娘。
    想到这里,吴有望迟疑道:
    “其实吧,也没必要全部过来。”
    “如果只是一部分人,我觉得没问题。”
    “甚至我还可以帮帮忙,让你们在半导体研究所这边住下,更方便一下。”
    他听到胡旭华想来京都的时候。
    确实有心想要将人拉到半导体研究所来。
    不过拉一个人没问题。
    拉一个团队,还是有点怕的。
    毕竟波海造船厂的厂长会不会骂李暮他不清楚,但绝对会跟他拼命。
    “如果您能帮忙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胡旭华脸上露出喜色,道。
    ……
    办公室外。
    走廊上。
    就在吴有望和胡旭华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李暮和黄新华,也走到了实验室附近。
    不过两人都没有进去。
    而是在外面,说起了集成电路的研制情况。
    黄新华道:
    “根据你上次提供的方法,我们现在在光刻胶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引入交联结构和刚性分子结构这两步,也基本完成。”
    “不过想要建立符合的树脂体系,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在双组分树脂和梯度分布设计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简单地说了说情况。
    当然,除了李暮提供的方法之外。
    他们也不是毫无突破。
    比如通过提高后烘温度,从而促进树脂的较量反应,增强机械强度。
    又比如控制显影条件,减少显影液对树脂的过渡侵蚀,保护结构的完整性等。
    通过调整光刻的工艺条件,也能够间接地改善机械强度和抗刻蚀性。
    甚至令李暮有些意外地提出了分层设计的想法。
    “采用多层光刻胶结构,低分子量树脂作为顶层,高分子量或抗刻蚀树脂作为底层。通过物理分层直接隔离性能需求,你觉得可不可行?”黄新华问道。
    李暮笑道:
    “当然可行,不过想要实现,需要克服多个难点。”
    “不同的光刻胶层之间需要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避免层间混合或界面的缺陷的出现。”
    “还有就是工艺兼容性的问题,溶剂侵蚀、热膨胀系统不匹配,都有可能影响成品……”
    他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分层设计,也叫多层光刻胶技术。
    不过这种技术,尽管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和设备要求。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
    还有分辨率与厚度的平衡问题、缺陷控制问题等。
    另外在设备上,也需要专门的机器做支持。
    比如高精度的旋涂机或喷涂设备、高精度的曝光机、高精度的显影机等。
    整体来说。
    效果好,成本也高。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黄新华果断道。
    在他心中,李暮同意的不一定没问题。
    但觉得不行的,十成十行不通。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
    “技术是可以的,就是现在很难实现。可以先研究着,以后再看看有没有可能。”
    ……
    在黄新华这边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将其在光刻胶方面、掩模技术方面和光学系统方面遇到的问题。
    都一一指导,给出方向之后。
    李暮回到所长办公室。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吴有望和胡旭华也达成了共识。
    ……
    一推门。
    李暮快步走进屋。
    往沙发上一看。
    一时有些惊奇。
    只见才来了不久的胡旭华,正和吴有望亲切地握着手,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
    他笑着调侃道:
    “怎么我才走了这一会儿,就像是走了一个月似的。”
    “哈哈,确实是相见恨晚,胡教授都想留下来了。”吴有望道。
    胡旭华佯装推辞,道:
    “哎哎,不成不成,刚刚是说笑的。”
    “厂里还有许多的研究要做。”
    “我要是留下来,那边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嘴上满是拒绝。
    可眼神里分明写着——快点快点。
    吴有望劝道:
    “一时半会儿不打紧,再说也可以把其他人也叫来。”
    “您不是说,如果能得到李顾问的帮助,对研究一定大有裨益么。”
    “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再回去也可以嘛,甚至可以直接考虑在我们这儿进行研究。”
    他说完后。
    胡旭华假装露出犹豫之色,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两人一唱一和。
    眼看着李暮都还没开口。
    事情都快要定下。
    好在最终胡旭华还是没忘了,这事儿要靠李暮才能办成。
    所以他赶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吴有望。
    后者赶紧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所长,这可不是件小事啊,别说一个团队过来,就是胡教授过来,都是件麻烦事。”被演了一脸却没察觉到端倪的李暮道。
    作为潜射D弹的研究带头人之一。
    且是033型潜艇和033a型潜艇的总设计师。
    胡旭华的调动,是非常敏感的。
    而且想让波海造船厂那边放人,也不容易。
    听到他的话,吴有望和胡旭华两人都露出失望之色。
    不过紧接着,李暮又道:
    “但前期的一些研究工作,放在京都也不是不成。”
    “只是人不能来得太多。”
    “最多来几个主要负责人,而且那边也得留下一部分。”
    他的话音刚落。
    胡旭华的脸上瞬间迸发出浓浓的喜色,道:
    “没问题,都听您的,只要让我们过来就成。”
    “既然如此,那我这就去跟上面申请,尽快地让那边的人过来。”吴有望跟着高兴道。
    见状,李暮想了想,道:
    “还是我去说吧,我和波海造船厂的厂长关系还是不错的。”
    “也成,你去不得罪人,我去就不一定了。”吴有望也没有坚持。
    毕竟这种“挖墙脚”的事情,还是挺招人恨的。
    虽说胡旭华等人最后肯定还是要回去。
    可这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
    随后,在商定胡旭华等人来京都的事情后。
    李暮才询问起研究情况。
    见到他们说到保密内容,吴有望也自觉地离开,还专门叫来警卫战士在门口站岗。
    胡旭华先说起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情况,道:
    “消声瓦的研制,倒是还算顺利。不过对于消声涂料,我们遇到了一点问题。”
    “在您的方案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两个研究方向:橡胶基消声涂料和聚氨酯基消声涂料。”
    “前者的技术成本较低,适用于大面积的涂覆,耐水性和耐腐蚀性也不错……”
    他一五一十地说起情况。
    其实有李暮的方案指导。
    那边的研制进度还是很不错的。
    虽说不时有一点小困难。
    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进度。
    李暮等到胡旭华说完,才道:
    “橡胶基消声涂料我就不多说了,给你们一点时间应该能自己解决。”
    “我主要说一说聚氨酯基消声涂料,根据我的理论推断,它应该有7个难点。”
    “吸声性能优化、耐水性和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环境实用性、施工工艺、安全性和成本……”
    他先概括了基本情况。
    然后开始一一分析。
    吸声性能优化的问题。
    主要指聚氨酯材料需要在宽频范围内,尤其是低频,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以及吸声性能与材料密度、孔隙率、弹性模量等参数密切相关,难以满足所有要求。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需要通过调整聚氨酯的配方,比如添加填料、发泡剂等,去优化材料的声学性能。
    其次是设计多层结构。
    利用不同层的声阻抗匹配,来增强宽频的吸声效果。
    最后是引入纳米材料或微球结构,改善材料的牺牲特性。
    但这一点难度不小,还要看材料研究所那边对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有没有突破。
    不过即便没有也不要紧。
    将其他6个方面的难点都解决之后。
    得到的消声涂料,足够应对m帝和老大哥的雷达。
    至少在5年内。
    两大国都没有可能够追赶。
    在中远距离上,基本探测不到他们的潜艇。
    理论上,只有靠近到10几公里,甚至是几公里的时候,才可能被探测到。
    不过这个距离。
    已经属于直接骑脸了,能把m帝和老大哥吓个半死。
    ……
    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
    李暮给出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后续的研究方向。
    有这份后续的补充方案。
    两者的研制,应该不会再有太大的问题。
    待他说完后。
    胡旭华放下纸笔,长松一口气。
    在李暮开口的时候。
    他就习惯性地掏出笔记,将所有内容都记了下来。
    毕竟消声瓦和消声涂料,最后都是要用到原子能潜艇上的,必须要重视。
    作为033型和033a型的总设计师,他本来的人生目标。
    就是设计出一艘足够强大,能够与m帝和老大哥抗衡的原子能潜艇。
    不过遇到李暮之后。
    他觉得可以把“足够抗衡”改为“全面碾压”。
    为了这个目标,一定要精益求精。
    李暮看着胡旭华抱着笔记研究,也没有催促。
    直到其再次抬起头。
    他才道:
    “胡教授,我随后会写一封信,让您带回去。”
    “毕竟你们都是厂里的骨干。”
    “就算是我出面,也要知会丁厂长一声才行。”
    听到这话。
    原本嘴角都压不住笑意的胡旭华,脸色一苦。
    他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道:
    “李顾问,您不知道,我出来的时候,只跟厂长说了一声,都没等他同意。”
    这要是回去。
    最后的结果先不说。
    丁修巡肯定先骂他一顿。
    “放心吧,要是丁厂长真不想让您来,半路就拦人了。”李暮笑道。
    胡旭华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有道理。
    他迟疑道:“好吧。”
    “那就这么定了,我还有其他事,就先走了,随后让秘书将信转交给您。您要是想在所里逛逛,可以找吴所长。”李暮道。
    说完,他便站起身,准备离去。
    胡旭华闻言也没有怀疑,毕竟李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待李暮走后。
    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不对,心道:
    “厂长想让我来,跟他骂不骂我好像不冲突啊!”
    ……
    另一头。
    老大哥使馆。
    阿列克谢快步走入大门。
    还没进去。
    他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一回头,是和他同校任职的教授,鲍曼。
    后者笑呵呵地打招呼道:
    “阿列克谢教授,好久不见了!”
    “好久不见,鲍曼教授,您刚刚到夏国,不休息休息吗?”阿列克谢道。
    他赶过来,正是因为国内的专家团,已经抵达。
    鲍曼叹气道:
    “休息不了啊,上层下了命令,让我们尽快确认机械狗的真实性。”
    “这种武器如果能够研发出来,对于战争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在我们和m帝争霸的局面进入相持状况的现在,急需这样高精尖的军事武器,来打破僵局。”
    听到这话。
    阿列克谢刚想说些什么。
    就看到雅科夫迅速从门内走了出来,道:
    “进去说,别在这里讨论。”
    闻言,阿列克谢和鲍曼立刻停下话头,跟着他走进使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572/5271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