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 第二十四章 挑选扶持的对象

第二十四章 挑选扶持的对象

推荐阅读:九零:全家白眼狼,真千金重生,不原谅救下落魄少女,没想到竟是宝藏女友!天命大仙医太后有喜鸿蒙炼天诀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重生1987,从县医院开始外科成圣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被全府驱逐,疯批权臣囚我入帐

    村民们看向村长,他们听村长的。
    李村长代表村民表态:“二娃,你要好多竹子?”
    每到冬天,就有大车下来收竹子拉去造纸。
    “万斤。到时候不够,再买。
    万斤,是分批次送来,我要的时候吆喝,你们再砍,先砍远的。”
    “你做啥要这么多竹子?”李村长好奇。
    夏知安笑而不语,李村长也没有指望夏知安回答。
    李村长让村民们自己想清楚,自己做决定把竹子卖给谁。
    “村长,你卖竹子给她吗?”
    “卖啊,能管几分钱嘛。就算她一辈子都还不起,我无非就是花点时间砍竹子。
    但是,莫欺少年穷,我觉得稳当。”
    “我们也砍,都是一个村的。”
    “我不砍,我要卖给大车。”
    “就是,夏家的人都不卖给她,我们为啥要相信她?”
    “随你们,各人选择。”
    石骨土大,夏知安一个人一个三角棚,夏孟生和夏小安一个棚,另外五人一人一个棚,虽然小,但互不干涉。
    地上厚厚的稻草就是床。
    棚四周挖了排水沟,不怕下雨。
    还有简易的像凉亭一样的做饭棚棚,用砖砌的简易灶台,就像野炊那样临时用一用,晚上就能做饭。
    秀才按非常专业正规的方法登记村民的姓名,竹子种类,斤数,日期,每个人签字,直觉认为夏知安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以后付钱。
    当他看到背篓里夏知安记录的记账本时,就更肯定,上面用表格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村某位婶子给她送了什么吃的。
    这些人,就是夏知安以后会优先回报的人。
    她拿什么回报呢?
    她的赚钱大计到底是什么?
    同样的,还有诋毁她污名她的也同样记录的清清楚楚。
    这些人,就是她不会用的人。
    夏小安放学了,听到姐姐需要竹子,拿了砍柴刀就去砍硬竹,这个是做房顶的好东西。
    听到屋后传来的砍竹声,李碧英抄了家伙:哪个龟儿子的敢偷她家的竹子?
    当看到是夏小安弯着腰呼哧呼哧憋红了脸跪在竹笼里砍竹子时,问:“三娃,你砍竹子干啥子?你不晓得这是要盖房子的嘛?”
    夏小安不回答,放下砍柴刀,双手抱着竹子往前拖。
    太高了,太长了,顶端又有枝丫相互缠绕。
    他毕竟年纪小,力气小,从生下来就体弱。
    李碧英把扁担放下,上前帮忙,生怕夏小安不会用巧劲,滚到坡下面去了。
    好不容易把竹子顺在田埂上,夏小安又去砍。
    “三娃,你要砍几根?妈帮你砍。是要拿到学校去吗?”
    夏小安埋头不语,专心干自己的活,剔除竹子顶部的枝丫。
    夏革文扛着锄头回来了,看娘俩在竹林里,还没有做饭,问:“砍竹子干啥?”
    李碧英摇头:“三娃要的。”
    夏革文瞪着夏小安,夏小安瞪着夏革文,不示弱,不退缩。
    夏革文想到了上午自己与夏知安的一幕,气不打一处来,恨恨的道:“儿女都是来讨债的。”
    转身进屋,不管了。
    夏小安抱着三根竹子的粗壮的那一头就走,发现抱不动,只能一根一根的拖。
    李碧英看明白了,去扯夏小安的耳朵:“你个败家玩意,背时娃儿,偷屋头的竹子去给那个短命婆?
    你护着她,是要跟她学吗?你要不要也学她跟老子断亲?”
    夏小安挣脱李碧英的大手,耳朵通红,莽声莽气:“断亲她也是我姐姐。你们断亲关我屁事。”
    “你敢去找她,就不要回来。老子就当没有生过你。”
    夏小安放下竹子,叉着腰:“二天(以后)哥哥的媳妇不喜欢你,你就进不了城。
    姐姐跟你断了亲,不会养你。
    你,只有我这个儿子在身边。你认不认我,随便你。
    姐姐有一口吃的,就会分一半给我。
    走大姑家去玩,大姑给我们煮鸡蛋面。
    姐姐把所有的鸡蛋都给我吃,等我吃饱了她再吃面条。
    大姑说:我要是对不起姐姐,她就抽我。”
    夏小安抱着竹子,背着小书包,朝石骨土的方向,走一会儿歇一会儿。
    李碧英站在竹林里,不晓得自己为啥子哭。
    从院子走出站在大门口的夏革文在听了夏小安的话后又转身进屋,余光扫到隔壁的老八。
    “老八,啥子时候回来的?”
    老八夏革松已经相了亲,说的是龙姓的姑娘。
    他很喜欢那个姑娘,所以去市里面的工地做工,多攒些钱。
    “刚回来。六哥,咋回事?”
    很明显,他也听到了夏小安的话,又看到对面的石骨土吵吵闹闹的。
    夏革文低着头:“过来喝酒,我们慢慢摆。”
    夏革文红了眼眶,他跟老八关系最好,都是在大哥那儿学手艺。
    石骨土,夏知安烧的吊锅,新灶没有干。
    吊锅里是用五花肉焖的米饭,地里扯的红萝卜切成丁,焖了一大锅,不用再炒菜。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440/4754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